光明日報評《加油!向未來》是有營養的節目(圖)
《加油!向未來》將科學原理融合到節目的實驗設計中,使節目“營養豐富”
當下,電視節目主打媒體融合和多終端傳播的概念並不新鮮,只要在不同終端進行內容投放的節目都自稱是媒體融合。其實不然,真正的媒體融合節目是製作思維上的“融合”,以用戶真實需求為導向定制內容。媒體融合本身並不能提升節目的內容品質,但它能讓有營養的節目更容易吸收。
節目內容首先要“營養豐富”
電視節目能否順利實現媒體融合,首先還是要看節目內容是否“有料”。7月3日,央視綜合頻道推出了大型科學實驗節目《加油!向未來》,以科學為題材,用百姓喜歡的方式,把科學原理融合到節目的實驗設計中,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不但在節目中設置了大量具有科技含量的內容、設置手機端互動、製作互聯網視頻,還首次使用了VR技術同步播出,打造出一檔媒體融合型電視節目。
針對不同傳播渠道有不同的內容設計,這是媒體融合的基礎。首先,《加油!向未來》針對大眾傳播的渠道,節目設計了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大型實驗項目,如用大型裝置來驗證“能量守恒定律”;其次,針對互聯網傳播特點,節目設計了“人打哈欠能不能傳染狗”之類的趣味科學;最後,針對VR技術這類新科技,設計了VR平臺同步播出,讓觀眾能夠通過新科技親臨現場,與現場觀眾獲得同樣的感受。
目前,很多電視節目並不注重多層次需求的滿足,單一的娛樂性讓節目雖然能夠産生一定的傳播度,但因為缺少複合價值,最終沒有辦法成為真正的媒體融合型節目。究其原因,根源還是在於出發點設計上出現了問題,只注重渠道融合和技術驅動,並沒有真正做到“內容為王”。媒體融合不能作為節目的追求,而應該是節目製作和傳播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