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東方女性之美《我們來了》總導演被讚“最懂女人心”
資深電視製作人,湖南衛視《我們來了》總導演陳汝涵
近日,隨著湖南衛視推出的展現東方女性文明之美的《我們來了》的熱播,其超強女神天團,唯美夢幻畫面,活色生香的文化生活體驗,以及充滿特色的競技遊戲都讓觀眾眼前一亮,而其獨特的製作方式和清新的畫風也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日前,湖南衛視金牌電視製作人陳汝涵接受媒體專訪,在訪問中,她分享了真人秀節目製作經驗及電視思想感知,讓人更加了解《我們來了》節目所包含的意義。
打造最美溫暖“女綜” 《我們來了》夠貼心
很多觀眾將《偶像來了》稱之為“不撕、不衝突也不鬧的真人秀”。而這一季,畫風似乎激烈起來。汪涵笑稱:“這不是我們來了,是我們拼了。”針對競爭元素,在《我們來了》中將被放大的聲音,總導演陳汝涵回應稱其實不然,用意並非如此,第二季依舊會延續“不撕、不鬧、不衝突”美美的,暖暖的綜藝風格。她解析第一集節目所謂的“畫風突變”,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説,體驗是人們達到相互理解的最佳途徑,因此節目組用節奏比較極致的體驗讓大家能迅速團結在一起,也是讓大家能迅速站在統一戰線的一個方法。在總導演陳汝涵看來,《我們來了》的節目定位就是一檔女性綜藝文化生活體驗真人秀,它沒有固定模式,陳汝涵表示“如果一個戶外真人秀節目,你每一期都知道它的固定環節,你是不會對它有期待的。”而不固定則代表不可控,這更考驗導演組的功力與敏感性。節目用綜藝、真人秀、現場紀實的手法,以女性的視角,塑造一種溫暖、和諧的姿態,舒緩的進行文化生活體驗,發現新知,傳遞思想。“我喜歡的節目就是這樣一個節奏,我沒有辦法做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我們來了》這個節目又美,又有見識,是我喜歡做的事情,我願意付出很多精力。”
如何把控真人秀的“真實性”導演表示“不干預”——“作為導演設計好整體大的板塊,讓他在這個大的板塊自由的發揮就可以了,不要在中途干預他的情緒和故事走向”
對於如何把控真人秀的真實性,陳汝涵認為,首先,前期不要人為的想去控制他,不要想去干預、設計,作為導演設計好整體大的板塊,讓他在這個大的板塊自由的發揮就可以了,不要在中途干預他的情緒和故事走向;其次,在後期剪輯中,你要把前期真實的東西還原出來,不要刻意的嫁接一個喜劇效果。她表示,前期對整體的把控很重要,很多真人秀後期做了再次的編劇,二次編劇是必要的,但是必須建立在前期錄製的真實性上面,如果你本來是往左邊的,二次編劇成了往右,這就是不對的,只能是二次編劇更立體的強調是往左邊的,才會有更深的印象。“當然是每個導演的訴求和價值觀不一樣,因為有的導演更講究劇情的顛覆性,從選角開始就會考慮這個問題,但是我不喜歡,我不能接受太激烈的東西。”
美麗與智慧並存的嘉年華優秀女性體現節目價值觀——“我就是要告訴觀眾,優秀的女性除了美食、逛街,購物,聊天還要會學習,《我們來了》也會通過明星的影響力做一些公益活動,這也是節目的價值觀的體現。”
《我們來了》節目賦予每一站特殊的女性氣質,通過各個地域的差異化特色文化詮釋東方女性之美。陳汝涵指出《我們來了》節目最大的價值取向就是傳遞美好,塑造女性之美,倡導一種有品質的生活。陳汝涵強調《我們來了》是一檔陪伴型的節目,比較休閒,舒適,優雅,不是那種很激烈的感覺,本身的口碑和美譽度可能更重要一些,更加會強調一種樂觀、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節目整體畫風不是激烈的,也不是揪心的,更沒有“心計”可言,節目的氣場首先讓觀眾沉下心來,帶著一顆輕鬆愉悅的心情,安靜的享受節目。她稱“我就是要告訴觀眾,優秀的女性除了美食、逛街,購物,聊天還要會學習,《我們來了》也會通過明星的影響力做一些公益活動,這也是節目的價值觀的體現。”
《我們來了》從表像而言,從八位女嘉賓的穿衣打扮,言談舉止中女性觀眾會從中有所觀照,第二個就是生活方式給大家一個參照。這些明星為什麼這麼簡明,這些人實際看上去比自己的年齡要小,為什麼會呈現出那麼精神的面貌,為什麼被大家所喜愛,是因為他們背後的付出和努力,尤其是青少年會覺得明星很容易,其實不容易,你的職業讓你必須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你頂著明星的光環,所以你要努力的要配得上這些光環,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才行,所以《我們來了》也有勵志的層面。
總導演談女神“八美”各有特色——“八位女性的性格特質代表了我對女性的審美理解,有端莊優雅,有熱情奔放,也有羞澀的,賢淑的,調皮的,可愛的,總之是有很豐富的層次。”
《我們來了》集結了趙雅芝、劉嘉玲、莫文蔚、陳喬恩、江一燕、謝娜、徐嬌、奚夢瑤八位女星組成唯美女神天團,對於真人秀節目而言,選角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節目的成敗,為什麼會選擇她們擔任體驗者,陳汝涵認為,從《我們來了》節目的立意、氣概和思想內涵而言,嘉賓必須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有獨立的思想感知,有強大的氣場和影響力。“八位女性的性格特質代表了我對女性的審美理解,有端莊優雅,有熱情奔放,也有羞澀的,賢淑的,調皮的,可愛的,總之是有很豐富的層次。”
八位個性氣質不同的女性聚合在《我們來了》的舞臺,陳汝涵希望把《我們來了》做成“中國最頂級的女星都在畫面裏同框”,從而進行美好的體驗之旅,陳汝涵認為,女性的美感,一個人個性的豐富,肯定不是單面的,面對不同的人呈現出來的面貌是不一樣的,就像職場女性在職場上有她的一面,對待親人又是另一面,面對愛人的時候又是不同的,面對孩子的時候又不會一樣,優秀的女性層次是豐富的,不可能是單面的,有很多棱角這個人才比較飽滿,比較立體,因為性格的縱向面比較多,才會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才是一個比較優秀的人。
對於隊長汪涵和袁弘的定位和表現,在陳汝涵看來,汪涵和袁弘是有不同的擔當,汪涵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老司機”,也是一位比較成熟的男性,在生活中也是一個有閱歷的人,袁弘更多的是展現他的活力。陳汝涵表示:“我們也在挖掘他的喜感,在人物的設計上,涵哥有知識,有積澱,再加上我們的價值觀是統一的,不會把這個節目帶偏,而袁弘能發揮青春活力的作用,包括在遊戲方面有精彩的表現。”
把真人秀當成直播來做,才能記錄最真實的狀態——“直播,不可能重新來過,真人秀和直播其實是一樣的,重新來過一次,藝人就知道了,真人秀紀錄的都是藝人當下第一的反應,重來一次就不是他最真實的狀態。”
陳汝涵是湖南衛視電視節目晚會資深製片人、總導演,她率領團隊曾成功擔綱製作金鷹節開幕式、勞倫斯頒獎晚會、第八屆漢語橋、快樂澳洲行等多臺節目以及大型晚會,被業內公認為最強大的晚會導演,被譽為芒果臺“晚會女王”,她表示:“直播,不可能重新來過,真人秀和直播其實是一樣的,重新來過一次,藝人就知道了,真人秀紀錄的都是藝人當下第一的反應,重來一次就不是他最真實的狀態。”
從《偶像來了》到《我們來了》,陳汝涵感言:“以前做的努力沒有白費,現在有了一個爆發的出口”,也印證了前輩老師的話,做電視要做好的節目,知識結構完整很重要,日常審美很重要。通過兩季的節目,陳汝涵都能感受到並且産生了相應的效果,知識性結構完整就是節目的攝取量比較廣泛豐富,不僅在知識層面,在日常生活也有結構體系,也代表你的日常審美,從而反應到節目的審美。對於真人秀導演而言,日常積累非常重要,有自己穩定的、堅持的審美同樣很重要。陳汝涵表示“最重要的是觸及到了一個新的領域,很多工作方式也不一樣,比如做晚會,更注重的是舞臺上的他們,做真人秀更注重的舞台下的他們,這就是最大的差別。”
節目,人,思想,行動,配套和諧才有力量——節目,人,思想,行動一定是配套的才有一股真正和諧的力量,如果那裏不配套都有一種反作用力,整體的呈現就不會那麼舒適。
在談到電視理想時,陳汝涵説,最想做的節目首先給自己心裏帶來愉悅,才會去做,而且要做原創的內容,現象級節目應該是原創節目,模式節目不應該成為現象級節目。對於最想嘗試的電視形態是什麼,陳汝涵坦言,最想做紀錄片,類似于《我在故宮修文物》,帶有強烈的個人審美氣質,比如做中國民間手工藝人的故事,在《我們來了》節目中也會體驗很多非遺項目,這些內容應該紀錄下來讓它傳承下去,讓更多人去關注。
陳汝涵談及《我們來了》為什麼會做文化體驗的項目,“我希望能有到達率,希望觀眾能夠接受到一些信息,我們百年手工藝有非常多的故事,我想讓我們的藝人去體驗、觸摸、感知,我要把這些故事挖掘出來,通過藝人傳播出去,這也是藝人想做的事情,他們也是有思想的,如果只玩遊戲是做不下去的,因為節目,人,思想,行動一定是配套的才有一股真正和諧的力量,如果那裏不配套都有一種反作用力,整體的呈現就不會那麼舒適。”
而對於一個成功的導演而言,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清晰的目標,並且有實現個人願望的能力。陳汝涵導演不僅最懂“女人心”,也最懂“導演心”。從《我們來了》到解讀中國真人秀節目模式,這次談話令觀眾和粉絲更懂節目製作的“初心”,也更了解偶像選擇節目的“用心”,“有心”的節目,才有誠意。
陳汝涵及金牌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