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開挂勇闖頒獎季 原聲音樂特輯再燃感動
傳奇大師梅爾·吉布森在闊別導筒十年後,攜其新作《血戰鋼鋸嶺》載譽回歸。影片自12月8日內地上映以來,口碑、票房便一路飆高,越居年度最受歡迎的院線電影,主人公道斯誓死堅守的不摧信念,更是感染無數觀眾。日前,片方發佈一支1分25秒的《祈禱》原聲音樂特輯,在呈現震撼戰爭場景的同時,也將精神內核展現得淋漓盡致。信仰與堅守,救贖與聖潔,冷靜客觀地傳達影片反戰的價值觀。梅爾·吉布森再現傳奇,撕裂平凡,直戳內心。
真實在煉獄中更震撼 戰爭是人性的試煉場
二戰題材的電影不勝枚舉,繼《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戰爭影片已許久未出現令人耳目一新的範本。然而本次,梅爾·吉布森打了一場很好的翻身仗。《血戰鋼鋸嶺》在北美定級為R級,內地上映只刪減不到30秒,堪稱引進戰爭片的奇跡。從原聲音樂特輯的第一組鏡頭開始,沖繩島戰役就像一張畫卷一樣被展開,硝煙瀰漫,戰火紛飛,殘垣斷壁都是自然原力在視覺效果特大化基礎上的真實體現。戰爭畫面顆粒感的體現,與震撼人心的音效,將戰場的血腥和無情真實的再現。
和以往的戰爭題材影片不同,《血戰鋼鋸嶺》中梅導沒有對戰爭進行絲毫美化。長達五十分鐘的戰爭場面中,子彈打入士兵體內飛濺而出的空腔效應,導彈墜落密集升起的黑霧和火光,都令銀幕前的觀眾仿佛置身戰場,切實感受戰爭的衝擊和生命的恐懼。許多從影院走出的觀眾表示影片結束後仍然心悸,感嘆煉獄般的戰場帶來的視聽衝擊。
信仰在硝煙中得永生 反戰是和平的主旋律
戰爭永遠是人類歷史上不可回避的殘酷事實,《血戰鋼鋸嶺》未曾嘗試否定,而是選擇用更為堅定的信仰,擊穿硝煙屏障,直擊觀眾內心。影片原聲音樂《祈禱》,向不平凡的英雄致上最崇高的敬意,為眾人帶來信仰與黎明。對於年輕的道斯來説,正是享受美好時光和蜜語愛情的時候,然而在國家危難之際,他毅然隻身奔赴戰場。他因為拒絕攜帶武器,數度遭到戰友的恥笑與霸淩,然而卻在眾人撤退時,憑藉一己之力穿梭于槍林彈雨中,拯救了75名戰友的生命。
道斯的悲憫對像是全人類,通過個人信仰的奇跡來詮釋出《血戰鋼鋸嶺》的精神內核。正是由於道斯的堅守,才有戰爭的黯然失色,才有戰友的死而復生,才有眾人對於信仰的崇敬與慨嘆。梅爾·吉布森十年磨一劍,精雕細琢出又一部影史經典。影片中用得最多得一句話“再救一個”,就是道斯恪守信仰,可以挽救眾生的集中展現。
梅導並沒有迷失在暴力美學中,而是通過戰爭的真實還原,來向眾人展示戰爭的巨大威懾力和殺傷力。因為畏懼戰爭,從而不發動戰爭,實現真正的和平,這是反戰片的目的所在。《血戰鋼鋸嶺》也正是因為這種反戰的人文情感,而得到廣大觀眾的共鳴。國內主流平臺豆瓣的評分高達8.8分,被許多專業影評人稱讚為“繼《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震撼心靈的戰爭片”。
日前,男主角安德魯·加菲爾德入選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並以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三大提名,入圍第74屆金球獎。《血戰鋼鋸嶺》處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視覺疲勞期,又撞檔《薩利機長》,上映之前一度處於劣勢,但憑藉良好的口碑宣傳,迅速實現票房的逆襲,此次公佈的《祈禱》原聲音樂特輯也為影片更好宣傳造勢。影片上映當天,恰逢入選美國年度十佳電影,也顯示著影片將成為引爆今年賀歲檔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
《血戰鋼鋸嶺》正在全國各大院線火熱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