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焦點 > 正文
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中國話》訴説五千年文明的韻味與傳承
2023-01-18 10:59:1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劉欣

  為記錄並保護中國的語言文化,深入挖掘並展現中國話的獨特魅力。1月21日-27日每晚20點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與北京商舟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紀錄片《中國話》將在CCTV-9重磅首播。

  作為中國語言文明的生動縮影,紀錄片《中國話》通過對語言學者及普通中國人的採訪與講述,系統性地挖掘、梳理和探究“中國話”的起源發展和獨特魅力,填補了語言文化類紀錄片的空白,將帶來根植于血脈的“語言”新風潮。

  一場別開“聲”面的語言盛宴

  從千人千面的中國話,看步履不停的文化傳承

  語言有其獨特的時間性與空間性,而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和地域特徵,造就了中國人與生俱來又花樣繁複的語言生態。我國是當今世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話是我們世代相承的文化根脈,也承載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情感記憶。

  上下五千年,中華語言文明擁有長久的傳承及演進歷史,中國話從何而來?經歷過哪些發展?緣何成為如今的模樣?這些問題,關乎每一位中國人的精神與氣韻。

  作為一部以語言為主題的文化紀錄片,《中國話》通過對中國語言文化的梳理,深入到歷史的進程中,深耕中華語言文明的脈絡,以廣闊的視角和具象化的表達,勾勒出跨越時空的語言圖景,展示中國話的波瀾壯闊與意義深遠,弘揚語言之美。

  語言離不開人的講述,紀錄片《中國話》也不止將視角局限于歷史及其演變的進程,更是採用普通人的視角,以質樸人聲傳遞中國話、講述中國話,展示出中國話的多樣魅力。 

  一部活色“聲”香的語言大賞

  從千人千面的話語聲,找到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

  千千萬普通的中國人,連接著中國話的無限可能性。紀錄片《中國話》每期主題各不相同,以語言的韻味、語言和方言的形成、普通話的演進、語言的傳承、語言背後的情感、各異的溝通方式及對語言的保護為主題,宏觀又不失細節地梳理出中國話傳承的脈絡,讓每一句中國話都有跡可循,也讓不同主題都能在片中得到深入淺出的拆解和闡釋。

  第一集《言之有味》著重講述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中國話的腔調和韻味,從《詩經》中尋找古代漢語的發音方式,輾轉不同地域尋找方言聲調的秘密,還有彩虹合唱團構擬宋代人的發音方式,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譜寫曲子,探尋中國人的文化基因。第二集《步履聲聲》則展現了我們最熟悉的中國話的演變歷程,人口的遷徙影響了語言、方言的形成,豐富的地形地貌也創造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獨特語言現象。

  第三集《同心共語》將普通話的前世今生生動地傳遞至觀眾眼前,希望讓觀眾看到普通話隨時代發展迎來的新變化,看到中國人與普通話更緊密的連結,讓普通話與中國人一起充滿活力地前行。第四集以《言傳身教》為主題闡述了中國話的傳承力量,呈現了雲南哈尼族山歌、南京白局等獨特語言形式。

  語言的細微差異中,往往蘊藏著豐富的感情。第五集《言為心聲》用語言打開了觀眾記憶深處的情感,母親的歌謠、苗語中“心”的狀態、神奇的語氣助詞……一字一句之間,是中國人情感的紐帶。第六集《能言善道》通過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身份群體與人交流的表達方式,講述了中國話在演變過程中的開創出新。第七集《千言萬語》聚焦語言保護,除了呈現阿昌族仙島語、獨龍語等瀕危的少數民族語言以及處在危機邊緣的老北京話,還為觀眾介紹了國家為保護瀕危語言所做的努力。

  數字化時代更加碎片化的閱讀習慣,讓語言的完整性留存和記錄變得愈發迫在眉睫。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打造的紀錄片《中國話》,以影像的形式為語言賦予更多“可視化”與“可看性”,讓語言的文化屬性可以被聽到、被看到,並生動雋永地留存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之中。千人千面的講述、天南地北的呈現、五花八門的記錄,豐富觀眾思考維度的同時,也將生動地呈現出中國話在不斷探索中的海納百川、生生不息。

  該片選擇以人為敘事主體,採訪了幾百位普通的中國人,他們樸實的講述,讓“中國話”有了畫面、有了感情、有了性格,觀眾在觀看節目時,能自然而然尋覓到一種親切的歸屬感和熟悉感。縱觀從古至今的中華文明史,正是千千萬萬普通的中國人,創造了中國話、使用著中國話,也傳承著中國話,這是中國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期待著《中國話》的播出,喚起聲音的記憶,建立情感的紐帶,增強文化的認同,傳遞出中國語言的文化魅力。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