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綜藝 > 正文
音樂綜藝應從人文內涵上開闢新賽道
2024-03-20 09:35:38來源:光明日報編輯:劉欣

  《經典咏流傳·正青春》劇照。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一開年,《我想和你唱》第五季、《17號音樂倉庫》第二季等音樂綜藝開播,或以經典旋律引發共情,或以精彩競演扣人心弦,雖各有創新之處,卻只在音樂領域産生影響,並未實現破圈傳播。這一現象引起業界對音樂綜藝發展的思考。

  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創作應回歸音樂本質

  自1984年首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開始,音樂綜藝已走過四十個年頭。從新人選秀、歌手競演到跨界比拼,不同年代有其專屬的現象級節目,並且這些節目持續獲得大眾關注。然而近年來,音樂綜藝雖然數量不少,樣式各異,市場表現和觀眾口碑卻不如之前,呈現有丘陵、缺高峰的狀態。為數不多的出圈之作仍以傳統競演類真人秀為主,掀起討論、形成看點的也多因賽制模式創新帶來的新鮮感和晉級淘汰形成的話題度。

  在表現音樂這一核心內容時,懷舊成為很多節目慣用的手法。近年流行樂壇原創力略顯不足,部分新創作品金曲“品質不高”,熱歌“溫度不夠”。與唱片時代、流媒體時代聽眾自主欣賞一首完整歌曲的傳播方式不同,短視頻時代很多歌曲是通過給短視頻當背景音樂走紅的。人們往往只記得歌曲的高潮部分,不知道演唱者、歌名,不容易形成全民傳唱的影響力。音樂綜藝為找到大眾口味的最大公約數,紛紛改編翻唱經典老歌,以喚起人們的青春回憶。然而,一味打懷舊牌,容易導致內容同質化。很多作品改編自同一首老歌,有的為了吸引眼球,盲目追求舞臺效果,讓歌手過度炫技或對歌曲胡亂改編。這種做法容易破壞人們對經典的美好情感,使大眾審美跑偏。音樂綜藝在嘉賓選擇上也進入思維窄巷,很多編導跟風邀請業界幾位人氣較高、有綜藝感的歌手。有的嘉賓甚至對節目聚焦的音樂類型完全不了解,導致演出或點評娛樂性有餘,專業性不強。新鮮面孔寥寥無幾,演出陣容高度重合,也讓觀眾産生審美疲勞。

  在傳播生態變化下,陣容華麗、過度包裝等流於形式的改變不會讓音樂綜藝走得長遠。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創作還應回歸音樂文化本身,用人文內涵和美學意蘊延續生命力,開闢新賽道,深挖新立意,昇華新內涵。

  以音樂為媒介,挖掘傳統文化的價值

  近些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很多綜藝節目的創意源泉。一方面,綜藝以多種藝術形式的跨界演繹、跨媒介的傳播策略,助推傳統文化“出圈”;另一方面,從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也為綜藝創作賦予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獨特的文化魅力。這種創作潮流為促進音樂綜藝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順著這個思路梳理中國音樂文化根脈,有編導想到了“和詩以歌”的傳統。《尚書·舜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歷史文獻記載清楚地告訴我們古代詩歌與音樂之間存在緊密聯繫。所以,音樂綜藝可以以音樂表演的形式呈現中國古代詩歌,結合歷史記載和當下音樂的特性,對詩歌的意境進行還原演繹,探求詩歌文化的藝術本質,也增強人們對音樂藝術的理解鑒賞。如《經典咏流傳·正青春》裏,以男低音與女高音對唱的音域差營造反差美,描畫《渡荊門送別》中祖國山水的壯美意境,讓觀眾感受到青年李白滿懷抱負,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心理狀態;歌曲《觀溪》將中國傳統打擊樂器大鼓、鑼與現代電音樂器結合,讓蘇軾身處逆境越挫越勇的形象躍然眼前……在現代音樂作曲技法與唱腔設計不斷演進的背景下,音樂綜藝用不同音樂形式、不同音樂風格、不同唱法詮釋詩詞的文化內涵,為觀眾提供更深層次的藝術體驗。

  以傳統文化為音樂綜藝賦能,也不能局限於以現代音樂再次唱響古典詩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就凝結在一個成語、一個地名、一襲華服、一冊典籍之中。這些看似簡單的器物、行當、理念,都是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最佳注腳,也是當今中國的重要精神與物質基礎。所以,音樂綜藝可以以悠揚旋律為鋤,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挖掘素材,提煉內涵。如《節氣唱遊記》以“中國節氣”為題材,跟隨年輕音樂人來到他們的家鄉,了解不同地區在節氣中的特色習俗和文化,汲取音樂創作的靈感。編導特別設置“聲音盒子”裝置,在某個特定節氣採集自然聲音或當地民歌,並將這些聲音融入音樂創作,使歌曲更貼近節氣的主題和氛圍,讓觀眾理解傳統節氣文化關於天地、時間和人關係的獨有理念,以傳統文化的多樣元素充當音樂綜藝的人文主題與文化語境,用現代視角挖掘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

  開拓國際視野,講好文明互鑒的故事

  音樂不僅是挖掘傳統文化的創新媒介,還是與世界交流的共通語言。所以,音樂綜藝也可以跳出一時一地的局限,與國際接軌,以更自信的姿態講好中國故事,以更開放的視野做好文明互鑒,不僅讓中國觀眾了解更多國家精彩的音樂文化,也讓世界“聽見”屬於中國的聲音。

  有的編導已看到了這一創新突破點,嘗試在節目中引入國際元素。比如,《乘風2023》等節目中不乏海外嘉賓的身影。他們與中國歌手合作競演,學習中國音樂,或教中國演員演唱外國歌曲,打造多元文化交融的舞臺。不過,這種方法對中外文明互鑒的表現尚停留在淺層,如何以現實觀照走向縱深,發揮音樂連接心靈、溝通世界的作用,以講述、對話與表演開啟美美與共的文化之旅,應成為接下來音樂綜藝思考的課題。

  他山之石,或能為音樂綜藝帶來啟發。比如,我們可以挖掘中外文化交流互動的典型事例,以音樂的形式講述出來。國際文化交流節目《美美與共》將中國河鋼9人管理團隊帶領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走出困境的故事,譜成一曲以打擊樂為主的《鋼鐵交響曲》。一邊,鋼架、油桶等變成樂器,以富於變化的敲擊聲詮釋鋼鐵生産的熱烈場景;另一邊,身穿藍色和紅色工服的舞者模倣機械裝置的動作,表現兩國鋼鐵人通力合作、創造生産的過程。這種藝術表現方式跨越了文化、語言的障礙,讓海內外觀眾都能理解。

  音樂綜藝不僅可以在嘉賓互動、節目編排上融入國際元素,還能通過創作聯動,以內容輸出、IP共享等方式進軍海外市場,譜寫中外音樂文化與影視文化交流的新故事,為音樂綜藝創作打開新空間。比如,西班牙根據中國音樂綜藝《我們的歌》創作的《不可思議的二重唱》讓中國原創節目模式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節目創作中,中國版權方與當地影視行業在硬體建設、人才挖掘等方面深度合作,獲得了豐富信息,總結出有益經驗,為未來中國音樂綜藝創作傳播提供參考。而同一個IP中外兩個版本的音樂綜藝播出,在熒屏上形成對照,也跳出了音樂綜藝本身,在産業、受眾等更廣闊的層面實現了交流互鑒。

  在媒體生態的變化中,在現代技術的升級下,編導們應以原創力為基準,摸準時代脈搏,回應時代命題,對音樂這一核心內容進行深耕,連接古今、貫通中外。唯有如此,音樂綜藝才能以更深遠的時間維度、更廣闊的受眾範疇展現當代社會的精神風貌和價值追求。

  (作者:張璐,係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客座導師)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