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電視劇 > 正文
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鹹 影視作品中的“中年敘事”觀察
2024-09-25 09:19:04來源:光明日報編輯:劉欣

  從左到右依次為中年題材電視劇《凡人歌》《玫瑰的故事》《小夫妻》劇照。資料圖片

  近期電視劇《凡人歌》再現了當下都市中年人生活中的“一地雞毛”,如同一面多棱鏡,映射出中年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鹹,引起了觀眾的共情和討論,也讓影視作品中的“中年敘事”成為關注焦點。

  雖然聯合國對於何謂中年有一個明確的年齡界定,但在人們的感性認識中,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五十半百,似乎都可以列入中年範疇。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年既是一個時間概念,更是一個在更加複雜的社會關係中被要求的狀態。

  近年來,愈發豐富的影視作品,尤其是電視劇密集且大量地關注中年人這一群體,並且幾乎每種劇集類型都有涉及,已然成為一種現象,其創作優勢與局限都值得關注與探討。

  中年題材內容豐富且具有延伸性

  如果把根據諶容的小説改編的電影《人到中年》視作改革開放後最早以“中年”命名的影視作品的話,那麼之後隨著電視的普及和成為主導的大眾傳播媒介,電視劇就成為塑造中年角色和表現中年生活的重要藝術形式。

  近年來,中年人在各種類型的影視作品中輪番出場。比如,都市情感劇《我們的婚姻》《第二次牽手》《浪漫的事》《男人四十》《中國式離婚》《玫瑰的故事》《小夫妻》,講的是中年人的情感婚姻故事;《關於唐醫生的一切》《玫瑰之戰》《好事成雙》等職場劇,訴説的是中年人的職場問題;《小敏家》《小舍得》《小離別》《小歡喜》等家庭倫理和育兒劇,講述的是中年人的代際和教育問題;《孝子》《滿堂爹娘》關注的是中年人對於長輩的照護與贍養問題;《張衛國的夏天》《我是余歡水》《中國式關係》採用荒誕或偏喜劇的風格來表現所謂“中年危機”。當然,更多的作品則是將以上幾種類型相互融合,呈現中年人所面臨的整體困境,如《更年期的幸福生活》《熟年》等。

  這些大量聚焦或表現中年人的作品,延伸進不同類型的電視劇之中,一方面説明中年人及其生活為觀眾所關注;另外一方面,也説明從影視創作的角度而言,中年題材為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故事源泉。其原因在於,中年相較于青少年及老年等群體,其社會及人際關係最為複雜,可以涉及的題材內容,除了自身主體之外,更可擴及現實生活的各個層面。比如“上有老下有小”這一對中年人最常用的形容,就是指其在家庭範疇內,與子代和父代的關係;而職場中與同事、生活中與他人的關係,也是中年人生活圈層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因而,中年和中年題材的電視劇,既可以表現中年這一群體的獨有特徵,同時也可以以中年群體為關係仲介,表徵更為廣闊的社會現實,探討更為豐富的社會話題。

  中年題材影視創作的敘事與特徵

  基於主體和關係的中年影視敘事,若從已有的電視劇來考察,其最主要的主題一言以概之,可謂“中年危機”。

  如果追溯“中年危機”,這一概念與雅克所説的“成年人意識到生命有限以及他們的生命中可能還留存多少時日的時候”相關。生命的老化與庸常,雖是常態和不可阻擋之勢,卻難免在寂靜疲乏等某一時刻,讓人生出委屈和無聊,以至於升騰起不甘。如果這種情緒有發泄和處理的管道,那麼自然可以平穩過渡,讓生活恢復到積極狀態,而如果情緒得不到發泄和排解,則很容易出現各種焦慮、不滿和痛苦,以至於成為在中年期特有的各種身體和精神在主觀和客觀上的表徵,是為“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的背後有生物性時間和社會性時代變化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基於製造影視劇戲劇衝突點的考量,絕大多數表現中年的電視劇,其主要的敘事策略都是訴諸各種困境:物質困境或精神困境,源於自身或源於他者。

  近年來表現中年人及其生活和世界的電視劇,又主要有三種集中的創作傾向。

  第一,主要集中于城市生活。出於市場回報的考慮,作為大眾文藝形式的電視劇,將其表現群體主要聚焦于城市中年人,除《鄉村愛情故事》外,當下的電視劇中較少見到農村中年角色。其實,農村的中年人也非常值得關注,比如很多鄉村振興的帶頭人都是中年人,他們每個人都有故事,他們也會遇到人到中年的各種困惑和問題,影視作品中的“中年敘事”不能忽視他們,也不能忽視他們身後的那些普通農民。

  第二,主要集中于男性。雖然《人到中年》的主人公是一位女醫生,然而它之後的電視劇中的中年人及其困苦和問題的表現主體,卻大都集中于男性,電視劇在處理中年題材時,女性視角以及對於中年女性的關注和訴説較為稀缺。

  第三,電視劇對於物質生活和具體生活困境具象化表現遠遠多於對中年人精神和心理層面的描摹刻畫。對於具象的生活和細節以及困境的呈現,于創作者和接受者而言,都是便宜的,但抽象的情感,心理和精神表現的缺失,也凸顯了創作者表現能力和想像力的匱乏,長此以往會造成接受者的審美疲勞。

從表現中年到超越中年

  好的現實題材作品,會塑造出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角色,更會在此基礎上傳遞出正面的人格魅力及社會價值。以中年生活為主題的電視劇創作,既豐富了熒屏上的角色形象,也拓展了電視劇的敘事議題和現實維度,讓觀眾在觀劇的過程中既可以反思自身,也可體認社會與生活。

  然而,過度的危機或困境敘事,不僅不能讓觀眾得到情感的紓解和精神的撫慰,反而會讓他們陷入焦慮的漩渦。因而,面對越來越多的聚焦中年的電視劇創作,如何在現有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于內容題材以及敘事策略等層面進行進一步的開拓和創新,是創作者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優秀的影視作品不僅要反映現實生活和社會心態,讓觀眾産生共情和認同,更需要讓觀眾獲得向上與奮發的勇氣和力量。這可能是影視作品在表徵生活的基礎上,需要更加認真思索的向度。從這個角度看,表現“中年危機”是重要的,但只呈現淺表的“中年危機”的各種樣態是不夠的;而如果只是在作品結尾給出一個潦草蒼白的解決之道,也是不負責任的。

  在很多國産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生活層面的種種展示,也有一些讓人有記憶點的情節和人物,但總體上更偏重對慾望和物質困境的敘述和表達。一些國外的優秀影視劇,如《我的解放日記》《我的大叔》,不追求過於曲折的情節和故事,主要聚焦于情感的渲染以及中年人內心的掙扎和糾結,以一種個人化的體驗呈現更為豐富的社會心態,這樣的敘事策略可資我們借鑒。

  年華如落花流水,世事如白駒過隙。中年有其人生特定階段生理和心理上的獨特性,但內心的複雜與困惑、生活的壓力與不易,並不是中年人所獨有的,只是這些表現之於中年人有其代表性和普遍性,因而具有極大的樣本意義與表徵意義。這也是近年來將社會發展及社會心態與中年人的生命歷程相結合進行創作的電視劇越來越多的根本緣由。從這個角度而言,無論表現哪個年齡段,無論聚焦對像是誰,都應將個體命運與時代發展相勾連,給予觀眾真善美的體驗和奮發向上的力量。影視作品中的“中年敘事”,不僅表現中年危機,更要表現中年奮鬥,不僅表現中年,更要超越中年,給予人們人到中年再出發的勇氣,給予觀眾信心和力量。

  (作者:呂鵬,繫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研究員、影視文化與視聽傳播研究中心主任)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