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演出 > 正文
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生命力
2024-10-18 09:34:06來源:文匯報編輯:劉欣

舞劇《李清照》以當代視角講述“一代詞宗”波瀾起伏的一生,呈現極盛的宋代美學。

肢體劇《俑立千年》“喚醒”在歷史中沉睡的文物。

  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積澱深厚,是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臺上,閃耀傳世詩篇、古老戲文、浩瀚文物的光彩,書寫家國情懷、君子人格、風骨氣度的華章。藝術家們以現代創作手法與傳統美學精神結合的敘事風格,構建歷史與當代共存的敘事時空,呈現思辨理性與浪漫想像的瑰麗碰撞。

  讓我們追隨美妙的藝術靈光,穿過悠長的時光隧道,走進古人的精神世界。

  詩意勃發,呈現立體鮮活的人文大戲

  如何在紮實歷史考據下展開藝術想像,讓魏晉風骨、唐宋美學復現于舞臺?本屆藝術節多部參演作品為古人立傳,既富有中華美學的藝術氣質,又飽含深刻悠遠的東方哲思。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當我們吟誦著李清照的詞句時,仿佛穿越時空,走進“一代詞宗”浪漫唯美、大氣磅薄的精神世界。今年是李清照誕辰940週年。她的詞作風格前期流麗明快,後期則悲苦憂愁,與其一生的動蕩坎坷息息相關。作為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開幕式演出,上海歌舞團新創舞劇《李清照》將舞蹈藝術與這位宋代女詞人的家國情懷、詩詞意境相融合,勾勒在動蕩亂世中堅韌與超然的形象。該劇在舞蹈編排上匠心獨運,演員舞動之中既展現了宋代文化的獨特韻味,又融入了現代審美理念。舞劇《李清照》的舞臺美術設計簡約清雅,運用桌椅、幾案、硯臺、筆墨、紙張等物象,勾勒出雅致的宋代美學圖景。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的詩觸動了無數遊子的心。讓我們一起回到唐朝,去看看杜甫與他的“詩之江湖”吧!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杜甫》敘寫詩人仕途的坎坷、生活的困頓,著力刻畫其苦中作樂的豁達胸懷,穿插其與嚴武、高適、李白、蘇渙等文化大家的相交與相離,將杜甫的高尚靈魂與內心掙扎展現得淋漓盡致。《杜甫》的舞臺呈現結合寫實與寫意的手法:用漫天飛舞的“神火幽花”,營造杜詩名篇的曠達意境;借去繁就簡的白描方式,勾勒唐朝的歷史畫卷;以“夢中夢”的時空交匯,引領觀眾神遊古代名士的精神家園。劇作家筆下對白精妙,重現人藝歷史劇獨有的韻味,成就一齣既有深厚歷史積澱,又立體鮮活的“文人戲”。

  “微風清扇,雲氣四除。皎皎亮月,麗于高隅。”嵇康筆下的宴遊賞月,充滿閒適雅致的情趣。伴隨那一曲《廣陵散》,我們去往魏晉,對話“竹林七賢”,在歷史與當代共存的敘事時空,試讀一個沒有“嵇康”的《嵇康》故事。從文本來看,該劇以古代傳説和寓言來説理喻事,頗具傳統文化的神韻,遣詞造句上求古而不拘泥于古,探向傳統創作方法的精神內核。從舞臺呈現來看,竹林、古琴、《廣陵散》,水聲、風聲、長嘯聲,直觀體現出中華文化的藝術氣質,上海戲劇學院的主創團隊運用“背躬”“景隨人走”“時空流動”等藝術手法,借鑒戲曲舞臺的假定性,體現出氣韻靈動的美學特徵。

  以“詩宴·人文匯”為主題,戲曲板塊亦推出多部力作。“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從這寥寥數句足以窺見唐代女詩人薛濤的才情。成渝兩地攜手推出的印象京劇《薛濤》採用雙女主架構,以“孔雀”觀照薛濤的內心,細描人物的心靈圖譜。在面臨人生抉擇時,薛濤追隨心之所向,走向自己的命運。孔雀愛羽,才能飛得更遠;人若惜名,方能立身處世。該劇保留京劇的聲腔之美的同時,融入崑曲腔調和民歌聲腔,以及現代流行樂的氣息,打破觀眾對京劇唱腔的刻板印象,在古韻新聲之中實現與薛濤穿越時空的相逢。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是古典詩歌之巔峰。崑曲是百戲之師,是古典戲曲之集大成者。昆劇《詩宴·唐才子傳》用清麗悠遠的百年昆腔為觀眾勾勒出了一幅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唐代詩人群像。全劇以辛文房編撰《唐才子傳》的視角展開敘述,通過《潯陽》《除夕》《守志》《草堂》四折戲,圍繞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賈島的生平軼事、人格光彩、個體詩風等徐徐展開,巧妙融入《琵琶行》《題李凝幽居》《凝碧池》《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詩篇,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此外,新編歷史京劇《武帝劉徹》以細膩筆觸描繪一代君王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剛毅果決,他以“打得一仗勝,贏得百年安”政治謀略實現和諧萬邦的宏大理想。該劇賡續上海京劇院的創作風格,舞臺呈現融合厚重的漢文化與京劇獨有的美學追求,在假定性的空間中展開大漢盛世的恢宏畫卷。漢劇《夫人城》則獨闢蹊徑,濃墨重彩地將三國女性人物孫尚香的命運和情感搬上舞臺。該劇挖掘湖北三國文化遺存,將傳統文化資源進行當代舞臺藝術轉化,豐富歷史人物的藝術形象,鮮明呈現荊楚文化特色。

  國潮興起,實現古今藝術的跨界對話

  如何以身體語言“復活”傳世名篇,呈現中國人的精神哲學和浪漫想像?舞臺劇《荊楚映象》與舞蹈詩劇《九歌》對戰國時期詩人屈原的文學作品進行創造性的解讀與創新性的演繹,實現古今藝術的跨界對話。

  “尊鳳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的楚俗充滿神秘色彩。原創史詩舞臺劇《荊楚映象》以經典名著為架構,上半場《天問》《九歌》描繪神秘華麗、充滿想像力的“荊楚世界”,將觀眾帶入奇幻神話;下半場《離騷》《橘頌》以屈原的經歷為線索,展現波瀾壯闊、慷慨悲歌的歷史畫卷。楊麗萍融匯戲曲、皮影、木偶、武術等傳統藝術形式,結合現代舞臺科技,把楚辭畫成了畫,製成了景,演成了戲,吼成了曲,跳成了舞,將曾經晦澀難懂的古文、古情、古意生動再現。該劇舞臺呈現別具一格,頂天立地的青銅巨門、高達6.5米的巨型編鐘、精美的玉覆面、靈動的車馬人物出行圖等元素融為一體,讓觀眾感受楚文化的瑰麗燦爛。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出品的舞蹈詩劇《九歌》取材于《九歌》的若干詩篇,借“東君”與“雲中君”、“山鬼”與“河伯”、“湘君”與“湘夫人”、“大司命”與“少司命”等上古之神,將天地人神具象轉化為舞臺畫卷。該劇啟于上古而映照當下,既歌諸神,又歌你我;既歌遠古,又歌今朝,為觀眾傳遞“無神,有我”之價值內涵。舞蹈詩劇《九歌》既是數章“古篇”,也是一首舞蹈“新詩”。舞蹈中描繪自由與徘徊、思念與等待、愛情與生命等眾多場景。深邃又樸素的命題、迷人雋永的情愫,在長歌中娓娓道來,在跳躍舞動的詩篇裏共赴高遠。

  在藝術節的舞臺上,觀眾還能“遇見”不少為古本賦新聲的好戲。其中,甌劇《張協狀元》改編自南宋時期的古老戲文,是中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戲曲劇本之一。為追尋南戲韻味,《張協狀元》回歸最古樸的空臺,完全以表演為核心的演劇形式,甚至傳統戲曲的一桌二椅都被“簡化”。6個演員詮釋14個角色,以極具地方特色的舞臺演繹“生”出萬物。這版《張協狀元》中,甌劇第一次使用6種傳統聲腔,全劇色彩和人物個性更豐富鮮明。

  呼應國潮興起,古典名著、古老戲文煥發新生;文物亦借由藝術手段和現代科技,走出博物館,踏上新舞臺。作為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委約作品,舞劇《敦煌歸來》由胡沈員工作室出品,以晚唐時期的敦煌“信使團”為背景,講述一段關於家園與信念的傳奇故事。那些曾經存在於歷史中,卻沒有被史書銘記的人們,用信仰和夢想鑄就一座座精神豐碑。作品的舞蹈語言以男子敦煌舞為突破點,通過男性舞者的肢體語言魅力,糅合歷史與現代審美,描繪敦煌文化的獨特風貌。敦煌文化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瑰寶,壁畫卓越的藝術技巧和深邃的文化內涵享譽全球。舞劇《敦煌歸來》汲取敦煌壁畫的靈感,精選送行、燃燈、耕種、酒肆、遇盜等場景,以意象化的方式,再現敦煌壁畫中的文化精髓,讓文物在舞臺藝術的呈現中煥發新生。

  由中國煤礦文工團與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出品的肢體戲劇《俑立千年》“喚醒”在歷史中沉睡的文物,為觀眾呈現了一場集肢體表演、戲劇、舞臺視覺于一體的藝術盛宴。主創團隊結合“科技+影像”的手段,借助“戲劇+肢體”的表達,巧妙地運用“戲劇”結構鋪陳“肢體”敘事,讓俑“活起來”。劇中,彩繪伏睡女陶俑在夢境中甦醒,與兵馬俑、彩繪男裝女俑、擊鼓説唱俑、綠釉陶男俑、獻食女俑等多個陶俑角色,穿越秦、漢、唐,展開一場對自我和所思所見的哲學探索。當觀眾凝視舞臺上鮮活的陶俑時,不僅是在欣賞一件件“藝術品”,更是在進行一段跨越時空的對話,傾聽歷史的迴響,感受那份共有的文化記憶與情感共鳴。(記者 宣晶)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