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聚焦鄉村發展、書寫山鄉變化、展現鄉村風貌成為當下文藝創作的重要課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選擇聚焦鄉土,深入挖掘鄉村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帶領觀眾沉浸了解鄉土文化與鄉村風情,在時代變遷中探尋鄉村産業發展及鄉村文化新變,充分展現鄉村的嶄新畫卷。
以社會為緯、時代為經,書寫立體的鄉村發展圖景
鄉村綜藝以社會為緯、時代為經,跟隨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腳步,展現立體的鄉村發展圖景。早在1995年,以《鄉村大世界》為代表的鄉村題材綜藝節目出現,農民登上舞臺以表演的形式展示他們積極健康的精神風貌,增進人們對鄉村的感性了解。2005年後涌現了一批以體驗農村生活為主要內容的綜藝節目,這些節目注重體驗性、遊戲性,進一步拉近觀眾與鄉村的距離。2017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提出,鄉村綜藝獲得了新發展。《嚮往的生活》等鄉村慢綜藝出圈,鄉村田園成為有別於快節奏都市生活的“詩和遠方”。
近兩年,鄉村綜藝仍在不斷演變。創作者主動改進話語體系,拓寬創作視野,創新節目形式,推出《種地吧》《燃燒的月亮》等新作。這些節目超越了城鄉對比的簡單立意,不再將鄉村當作敘事背景板,而是將其作為具體的人文地理空間,把富有地域特色的鄉村美景、鄉村生活、鄉村産業、鄉村文化置於前臺,深入展現中國鄉村的發展巨變。如《種地吧》以10個年輕人耕種土地、收穫糧食為主線,將真實、艱苦的農業生産過程記錄下來。節目中大型收割機、無人機、割捆機輪番上場,讓觀眾了解我國農業自動化、機械化的進步和發展。《燃燒的月亮》不滿足於在草原上度假、玩遊戲,而是讓12位女性嘉賓親身投入牛羊養殖、乳製品製作等畜牧業經營實踐中,將生動的草原生活和民族文化呈現給觀眾。
相較于傳統鄉村綜藝,新創作的鄉村綜藝主動聚焦新時代鄉村景觀、鄉村産業、鄉村建設的躍遷。接下來,創作者應進一步開拓視野,用綜藝形式錶現美麗鄉村、數字鄉村、智慧鄉村、文旅鄉村、生態鄉村、藝術鄉村等更多鄉村創新發展模式,展示鄉村中未來鄰裡、教育研學、健康養老、低碳生態、産業經濟、文化藝術等多元場景。無論是“時代中的鄉村”還是“鄉村中的時代”,都亟待更多節目紮根現實的深厚土壤,繼續發現、書寫。
注重個體敘事,表現鄉村青年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
農民是鄉村綜藝的敘事主體,每一個個體匯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代農民群體的時代群像。因此,鄉村綜藝應從個體敘事出發,厚描個體生命經驗與鄉村振興交織的關鍵節點,以有故事、有厚度、有質感的對話展現新時代農民群體的時代風采。
不同時代背景下農民群體的構成、特徵存在差異,所以鄉村綜藝應將從傳統農民到當代鄉村青年的角色改變作為創作的題中應有之義。在社會轉型過程中,有些人片面地認為農民落後守舊。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尤其是當下的鄉村青年在教育背景、創新創業、實踐能力上都有了質的飛躍。從群體構成來看,鄉村青年包括紮根鄉村的轉型者、回歸鄉村的建設者、來到鄉村的創業者等;從群體職能來看,出現鄉村文化特派員、科技特派員、鄉村CEO等嶄新角色;從群體角色來看,劃分為鄉村社會振興引領者、鄉村經濟發展建設者、鄉村文化振興的參與者等。
鄉村綜藝應聚焦這些擁有新角色、呈現新特徵的鄉村青年的多元實踐,通過表現每個“我”的理想、堅守、奮鬥、犧牲,每個“我”獨一無二的生命節點、生命歷程,來講述鄉村振興的時代發展史。例如,《花兒綻放》邀請的嘉賓張桂芳,24歲回村擔任村幹部,為了改善家鄉人民的生活,先後為村裏改造自來水管網、修繕抗旱減災蓄水池、打造集體種植基地,從一個不被看好的“娃娃書記”變成了鄉親們離不開的好幹部。她的故事“以點帶面”地反映出了新時代背景下鄉村振興的不凡發展歷程。
挖掘鄉村的歷史文化記憶,構建當代鄉村文化新空間
鄉村綜藝還應傳承鄉村文化,構建鄉村的當代記憶,在傳統與現代的溝通對話中提升鄉村文化的厚度、增強鄉村文化的吸引力。
每個鄉村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和文化。豐厚的歷史文化記憶為鄉村綜藝創作提供了充分空間。所以,鄉村綜藝可沿著歷史脈絡,深入挖掘鄉村獨特的歷史文化,形成富有鄉村特色的文化資源。例如在江蘇無錫嚴家橋村,錫劇是一種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符號。《山水間的家》探訪位於嚴家橋村的錫劇小劇場,講述村民自發聚集起來排演錫劇,不論老少都對錫劇有深厚感情的故事,讓更多觀眾認識了這一地方劇種,也了解了嚴家橋村的歷史文化。此外,鄉村文化的傳承還體現在鄉風、鄉情等多個面向,《舌尖上的鄉村》等節目深入鄉村,展現鄉村普通人家質樸的生活狀態、細膩的情感表達以及深厚的家學淵源,對這些內容進行了多維度挖掘。
在創造性轉化鄉村蘊藏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同時,鄉村綜藝還需建構面向當下的鄉村文化。近年來,“村BA”、村超、村晚等活動在中國鄉村遍地開花,這些文化實踐以新潮多樣的形式賦予鄉村文化新生機,也為鄉村綜藝提供了新素材。如《花兒綻放》來到村超的發源地貴州榕江,結合當地特色,推出“村賽”企劃。節目在水清山幽、魚肥稻香的小丹江畔,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村奧會”,讓嘉賓參加同心鋸木賽、水上籃球比拼等競技項目,彰顯多民族融合地區的鄉村文化魅力。還有《燃燒的月亮》講述蒙古族敖包會從傳統祭祀活動發展成現代民族文化節的過程。嘉賓和當地牧民一起比摔跤、拼拔河、吃特色大餐,沉浸式感受鄉村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古今交融的文化積澱。除了這類節慶活動之外,鄉村日常生活中的新興文化實踐還包括鄉村共享稻田、共享鄉宿、共享書屋,以及鄉村短視頻、鄉村直播、鄉村電商帶貨等。為此,綜藝節目應當“步履不停”,持續關注鄉村正在涌現出的文化新現象,以突破現有題材、視野的局限性。
鄉村綜藝通過真實再現鄉村生活、立體塑造鄉村青年形象、生動呈現鄉村文化,扭轉了以往大眾對於鄉村的固有印象,重塑了觀眾對鄉村的記憶,打造了一個可觸達、可體驗的鄉村新世界,從而深化人們與鄉村的情感聯結,使他們對鄉村産生更多歸屬感和認同感,激發各界對鄉村發展的新想像。從這個角度看,鄉村綜藝在時代性書寫上已碩果纍纍,但仍任重道遠。
作者:別君華,係杭州師範大學文化創意與傳媒學院講師
本文圖片均為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