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綜藝 > 正文
真人秀擁有情緒魔法就夠了嗎
2024-11-08 11:16:24來源:文匯報編輯:劉欣

  “血壓上升”“一邊煩一邊看”……近日,一檔以明星夫妻嘉賓為觀察對象的婚姻紀實觀察真人秀頻頻登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該節目宣稱通過為期18天的“再愛之旅”,展露更多婚姻本相。然而,隨著節目的播出,其核心手法逐漸浮出水面——以“情緒價值”爭奪流量紅利。

  節目中,三對面臨婚姻危機的藝人夫妻成為觀眾審視的對象。他們的情感糾葛讓觀眾“很上頭”,而個別嘉賓的言行也讓觀眾“很惱火”。其中,一位男嘉賓在夫妻畫像環節中對待畫師傲慢無禮的態度,更是引發了觀眾的強烈不滿和批評。不少網友認為,這種行為不僅不尊重他人,也暴露了其缺乏教養、情商低下的一面。而此前,該男嘉賓就已經因為不尊重妻子、不尊重工作人員等行為被詬病,有網友表示此次事件更是讓觀眾的“積怨”爆發。

  明星嘉賓在真人秀節目中的口碑崩塌並非個例。在另一檔旅行社交綜藝中,一位具有廣泛知名度的女演員也被觀眾“鑒定”為情商差、沒禮貌,與其在作品中展現出的接地氣、親和力的角色形象大相徑庭。這些公眾人物在真人秀中的表現,無疑讓觀眾大跌眼鏡,也讓他們親手打破了自己的光環,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自我祛魅。

  不可否認的是,真人秀類節目頗受歡迎。一定程度上,它提供了別樣的視角,讓觀眾能夠更真實、全面地了解明星藝人等公眾人物。但是,當節目過度尋求以展現嘉賓“翻車”言行為“賣點”時,就不得不讓人質疑其動機了。

  在競爭激烈的文娛市場中,為了爭奪有限的觀眾注意力,真人秀節目製作方往往會尋求能夠快速吸引眼球的內容。明星的情感生活、性格缺陷等話題自然成為他們的首選,因為這些內容具有強烈的戲劇性和衝突性,能夠在短時間內引發大量討論,從而提高曝光率和關注度,實現變現,有人稱之為綜藝的情緒魔法。然而,作為精神文化産品,除了“情緒價值”的商業邏輯,綜藝節目難道不應該有更高的追求嗎?如果只是引導觀眾消費“窺私”和“獵奇”,不加節制地點起情緒的“火頭”,這類真人秀的“真”與“秀”尺度在哪,傳遞了怎樣的價值觀,而大家在罵過笑過後又究竟能留下什麼?( 衛中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