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秀劇《信仰》劇照 橙天嘉禾劇場供圖
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隨著數字技術和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傳統演出領域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
鏡框式舞臺作為經典的舞臺空間樣式被打破,新興演藝空間中,演員穿梭在觀眾間密切互動,舞臺和觀眾席甚至雙雙實現了360度旋轉;線上直播方興未艾,各種藝術形式“雲”端競放,開拓演藝新生態;虛實融合,虛擬數字人可與真人同臺演出,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和獨特的觀賞體驗……
廣大文藝工作者主動適應新發展趨勢,推動舞臺藝術創作與新媒體、新技術融合發展,講好中國故事,使文藝精品以多元形式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技術環境下,也引發從業者深入思考舞臺藝術與科技發展之間的關係。
1 舞臺表演每個環節都在經歷一場科技革命
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百名孩子舉著閃閃發光的“和平鴿”自由奔跑,人走到哪兒就有一片虛擬的雪花出現在腳下。這個場景是借助人工智能動作捕捉技術實現的,通過多個攝像頭跟蹤,計算機視覺演算法能算出每個演員的位置,然後在伺服器實時渲染相應畫面,再疊加到地屏顯示系統中,呈現出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效果。
國內首部XR(擴展現實)數字戲劇《麥克白》實現了用數字科技替代傳統實景舞美,觀眾在螢幕上看到的一切,只有演員和一面鏡子是真的,剩下全是數字化內容。拍攝現場的攝影棚只有18米寬,但通過XR技術在視覺上營造出了三四十米的空間。
“因為科技的介入,舞臺表演每個環節都在經歷一場巨大的革命。”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簡稱“藝科所”)所長李蔚説。從作品構思開始,過去感覺不可能實現的想像正成為現實,AI通過深度學習和演算法分析,可自動生成概念圖、3D場景,並在燈光設計、布景更換、舞臺設備升降、排演訓練等方面發揮作用;網絡直播間成為“第二演出舞臺”,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風尚和文化需求;新媒體平臺帶來了文藝評論的重要變革,網絡上人人都是評論家,碎片化、個性化的表達影響著作品的口碑和市場。
“創作空間變大了,表現形式豐富了,可表現的元素也更多了。”李蔚説,過去,舞臺上能體現的元素有限,現在,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增強現實、原真採集等數字技術手段,可以把非遺、文物中的文化元素、精神標識提煉出來,應用到舞美、服化道等各個環節。
XR實驗劇《琵琶行》劇照 藝科所供圖
針對我國文化資源類型豐富、時空跨度大、脈絡傳承延續等特點,北京郵電大學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將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紋樣、色彩、工法等文化要素分類梳理,構建起一個龐大的文化資源素材庫。創作者可以從庫中調取所需元素,不僅豐富,而且權威,實現了歷史文物的活化利用,充實了舞臺表現,是科技推動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
舞臺上新科技、新體驗層出不窮,但創新效果怎樣評判、技術使用是否安全、有沒有推廣價值,就需要標準。以吊威亞為例,這是電影拍攝中經常用到的技術,隨著近些年大型演出增多,舞臺演出也開始使用威亞,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還首次運用了3D雙威亞技術。兩位演員每人身上綁定4根來自不同方向的鋼絲繩,在空中完成各種動作。表演中威亞繩擰在一起怎麼辦,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同樣需要制定行業標準。
藝科所作為文化和旅遊部系統承擔藝術科技研究及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工作的科研單位,同時也是全國劇場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設有“國家舞臺設備品質檢驗檢測中心”。緊跟發展趨勢,2021年,藝科所聯合多家單位起草的《演出安全 第7部分:舞臺威亞安全》行業標準發佈,針對威亞的分類、安全技術要求、管理規範、操作流程進行了規定。
成立以來,藝科所主動介入舞臺藝術創新,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混合現實環境下的觀演空間支撐技術研發”和“文化和旅遊服務信用評價與服務品質檢驗檢測技術與平臺(共性關鍵技術)”,都是事關行業發展的重大研究項目。
數字戲劇《麥克白》劇照 慕峰供圖
2 新業態、新場景
新國風環境式戲劇、全新觀念演出、XR數字戲劇、沉浸戲劇主題公園……今天很多演出已經無法説清是否發生在某一個劇場、是否明確屬於某一藝術門類,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前所未有的創新與變革,兩者並非簡單疊加,而是通過現代技術手段賦能文化內容、創新傳播方式、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實現藝術表現形式的重塑與昇華。
影秀劇《信仰》的觀眾席位於劇場中心,舞臺圍繞著觀眾席360度展開。隨著劇情更迭,不但觀眾席能進行360度自轉,舞臺也能以觀眾席為軸心進行公轉。沉浸式劇目《天釀》共有六大觀演區,不設固定觀演座席,可跟隨劇情的發展,行走在不同空間裏,感受移步換景的視覺盛宴。
伴隨著演出空間的重新定義,演員與觀眾的深入互動成為可能,觀眾可以在表演中主動發現或參與戲劇內容。全感官浸入式懸疑劇場《法醫秦明—屍語者》,每位觀眾都擁有一個新身份——實習法醫,穿上白大褂,跟隨法醫秦明在1:1實景還原的空間裏探尋案件真相。
山水實景秀是我國最早的實景演出,涌現出“印象”系列、“千古情”系列、“山水盛典”系列、“又見”系列等一批演出品牌。隨著人們對旅遊過程中參與性需求的不斷提高,實景演出也通過科技賦能不斷煥新。
在國家首批“5G+智慧旅遊”應用試點項目之一“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景區,數個升降臺勾勒出幻城獨特的建築形態,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緩緩升起;埋藏在地下數千年的圖景重見天日,與遊客對話交流;在火車站劇場,智慧翻板配合機械麥穗吊桿,呈現出波瀾壯闊的滾滾麥浪……讓燦爛的華夏文明可看、可聽、可感、可觸。此外,景區還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提升運營能力,為遊客提供一鍵購票、景區導覽等服務。景區的建成還帶動了周邊市民發展餐飲、零售、民宿産業,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大型駐場觀念演出《無界·長安》劇照 本報記者 盧 旭 攝
“我國舞臺科技的水準總體上跟世界先進水準基本持平,尤其在燈光、機械方面,在國際市場上佔的份額比較大。旅遊演藝方面,一些大型展演裝備的發展水準處於世界前列,這跟國內市場的需求是伴生的,人民群眾對‘詩和遠方’的嚮往會推動企業不斷創新、實踐。”李蔚説。
藝科所也一直致力於數字演藝融合的相關研發,XR實驗劇《琵琶行》以全新的創作方式再現了中國唐代敘事詩名篇《琵琶行》中“江頭送別”的詩意場景,通過攝影機追蹤與實時圖像渲染技術,將虛擬場景與攝影機拍攝的實時場景即時融合,給內容創作和表演提供了更大空間。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圖》劇照 任冬生供圖
3 線上線下融合成趨勢
演員口含6顆尖而長的野豬獠牙或吞或吐,時而上下左右搖動翻轉,甚至突然刺進鼻孔,配上鮮艷的臉譜和華麗的戲服,引得網友連連驚嘆。這是19歲的李藝在直播間展示的非遺項目耍牙,一門起源於浙江寧海、和川劇變臉並稱“西臉東牙”的傳統技藝。
白天,李藝去劇院演出,晚上就在直播間表演耍牙,因演出的神秘感和高難度,擁有了上百萬線上觀眾。互聯網讓耍牙這樣小眾的傳統藝術,特別是一些絕活得到了廣泛傳播和認可,堅定了傳承人的信念。
近兩年,依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線上直播、指尖劇院、雲劇場等線上演藝形態興起,推動了更多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同時拓展了演藝空間,産生了新的藝術創作和表達方式。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利用“互聯網+”,建設“雲”劇場,舉辦“雲”展覽,構建起集成化展示、分眾化傳播的演播直播平臺矩陣。藝術節期間,200多個平臺參與線上直播,總觀看量達2.63億人次,多部劇目的觀看量過千萬。主辦方還推出“雲”上群星獎,展示歷屆群星獎精彩內容,為觀眾提供演、宣、賞、評一體化線上服務。
《抖音演藝直播數據報告》顯示,2023年,16萬場越劇直播吸引了8.9億人次觀看,觀眾數量同比增長50%,越劇也是打賞“票房”收入第二高的戲曲,第一為黃梅戲。戲曲主播還會發起直播PK“鬥戲”切磋技藝,觀眾圍觀打賞,再現了傳統節日打擂臺戲的熱鬧景象。
小觀眾戴上VR眼鏡,體驗“置身”劇院觀看演出的感覺 李 雪 攝
截至2023年12月,已有90多家國有文藝院團的1000多名演員嘗試線上演出,其中很多是“天下第一團”。直播間不僅能觀賞一線城市劇場上演的經典劇目,演員還可以分享創作理念和幕後故事,與觀眾實時互動。部分基層文藝院團因此有了解決人才流失、演出市場萎縮等問題的新出路,提振了文藝工作者的信心。
“線上演出並不是簡單線下演出的轉播,‘雲’演藝也不是把線下內容搬到線上這麼簡單,它是在擴展現實、多視角合成、智慧導播、全息投影等技術加持下,走出的差異化道路,形成了從內容生産、多渠道傳播到多形式觀演的演藝新業態。”李蔚説,大型文藝演出從編創起就要打造適合線上演播特點和傳播方式的表現手法,用什麼樣的轉播機位、多少清晰度、需要哪些技術手段都要仔細斟酌,服化道跟現場演出也不一樣。
今年4月5日,原創話劇《蘇堤春曉》在北京首演。借助國家話劇院數字演藝新業態——“第二現場”,讓上海、成都、南京、深圳、杭州、烏鎮六地觀眾同步觀看到了轉播。轉播不僅實時、逼真,更能讓觀眾欣賞到傳統劇院普通座位難以細緻感受的視角和微表演細節。
4 “藝術+科技”要恰到好處
舞臺藝術與科技融合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同時也面臨著挑戰。
首先,技術的更新迭代特別快,從業者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科技應用,保持創新的思維和能力。
“目前行業內既有藝術修養又懂科學技術的複合型人才還比較短缺。”李蔚建議,可以從人才培養和使用兩個環節發力。在人才培養上,加強教學和科研的結合,使一線科研成果儘快轉化成教學內容;做好院校學科和專業設置,培養市場需要的專業型人才;做好實踐教學,通過訂單式培養等方式,加強教學單位和創作單位的互動,特別是發揮好文化和旅遊部高校共建機制,為人才成長搭建橋梁。
在人才使用環節,相關單位要建好科研載體,依託文化和旅遊部的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平臺不斷增強實踐能力;引導人才積極參與高品質的培訓,比如今年10月舉辦的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藝術與科技融合發展人才培訓班”;要加強有組織的科研,通過重大科研項目鍛鍊人才。
其次,要平衡好科技與藝術之間的關係,切忌一味追求炫技,忽略了藝術的核心表達和情感傳遞。
新國風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劇照 出品方供圖
這一點在戲曲演出中比較明顯,傳統戲曲舞臺上只有一桌二椅,卻能夠“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軍萬馬”,觀眾最看重的還是演員唱、念、做、打的功夫,這也是戲曲傳承的精髓。現在的戲曲舞臺,有些作品過度追求視覺上的新奇與震撼,繁複冗贅的舞臺設計反而限制了演員的發揮、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
在李蔚看來,好的藝術作品是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成功的關鍵還是要有優質的內容,恰當的技術手段作為輔助融入舞台中,更多的是增加觀眾的情感共鳴。
由浙江小百花越劇院、百越文創、一台好戲聯合出品的新國風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演出一票難求,引發了業內關於戲曲“破圈”的熱議。戲曲理論家汪人元評價,《新龍門客棧》的“破圈”絕非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創新,還在於以新的表演空間、新的觀演方式、新的傳播渠道、新的互動格局,突破了原有觀眾群,吸引了非戲曲觀眾的熱情投入。其中,戲曲文化的厚重力量是內在支撐,對標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努力是“破圈”的關鍵一擊,體現了可貴的勇氣和智慧。
“要用動態和發展的眼光看待藝術和科技的融合,藝術創新為科技的應用提供了新的場景,技術的突破也為文化藝術的繁榮帶來了新的契機。但是在藝術、科技融合的過程中,要有一個‘技術止步點’,到一些細微領域,就需要衡量技術是否還能發揮作用。”李蔚表示,“那些口碑佳作,在科技運用上往往是化繁為簡,是為主題服務的,不是為了炫技。所以技術的使用要恰到好處、不能越位。”(李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