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海上驚《雷雨》,如今《雷雨》動京城。在曹禺經典名劇《雷雨》發表91週年之際,李六乙導演帶領頂尖團隊創作的新版《雷雨》在國家大劇院舉行世界首演,並啟動國內外巡演。這部舞臺新作不僅充分體現出對曹禺原作文本和創作精神的回歸與尊崇,更以高級的美學追求和深刻的人文哲思對經典進行了獨特闡釋和當代重構,讓這部中國現代話劇里程碑之作煥發出新的光彩。
這版《雷雨》以“回到曹禺、回到文學、回到戲劇本身”為創作主旨,恢復了以往被很多版本刪去的“序幕”“尾聲”和一些精華臺詞,讓“修女”“聖經”“大雪”這些曹禺原著中提到的元素都重現舞臺,不僅引領觀眾感受曹禺當年創作時的情感與哲思,也讓該劇長期被忽視的“非傳統現實主義”因素重新受到重視和思考。尤其是讓命運的力量和悲憫的精神以極重的分量出現在舞臺上,更深層次地體現出了創作者的戲劇觀與世界觀。
曾擔任《花樣年華》《一代宗師》等經典電影視覺設計的著名藝術家張叔平,繼話劇《哈姆雷特》之後再次與李六乙導演合作,為這版《雷雨》提供了極富象徵意義的舞美燈光和服裝造型設計,一上來就把人帶到一種夢幻神秘的氛圍當中。綺麗曖昧的大面積幽藍色調,在絲滑豐富的燈光下變化無窮,如情慾的深海,如命運的漩渦,如心靈的宇宙,席捲一切。光影變化與音樂旋律的結合,營造出一種緊張而又撕扯的氛圍,讓觀眾沉浸其中。
演出從多年後周樸園回到賣給教堂作為醫院的周公館,看望被修女照顧的繁漪和侍萍開場,引出了回憶中那個悶熱盛夏雷雨之夜發生的周家故事。對表演有著極高要求的李六乙導演,帶領演員們深入挖掘角色的內心世界,將人性的複雜與深邃展現得淋漓盡致。胡軍扮演的周樸園不再是簡單的封建專制大家長形象,他雖有權威,但陰鬱孤獨、精神困苦,沉溺于往事無法自拔,更加突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也讓他提出的問題“是誰害死了他們?”更具有發人深省的力量。盧芳扮演的繁漪一頭卷髮、一襲黑色旗袍登場,將人物內心的狂野和被壓抑的痛苦展現得震撼人心。正如曹禺所言,她的生命交織著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她的行為充滿了極端的矛盾,情熱燒瘋了她的心,燒到電火一樣的白熱,激成一朵艷麗的火花。
苗馳扮演的周萍也讓這個人物呈現出極為複雜的性格層次。面對繁漪,他有深切的愛恨糾纏,也有虛偽的無情逃避;面對父親周樸園,他有敬畏和愧疚,也有不甘和軟弱;面對四鳳,他時而勇敢時而猶疑;面對侍萍、魯大海,他冷漠殘酷卻又流露真情……身穿中式長袍和西式洋裝的他,堪稱劇中最分裂的人。
最特別的是,這版《雷雨》李六乙導演捨棄了魯貴這個角色,同時讓李紅扮演的侍萍不再以“魯貴之妻”的老媽子形象出現,而是身穿素雅旗袍,以一種更獨立、更具尊嚴的態度回歸到讓周樸園終生難以忘懷的“梅侍萍”。因此侍萍的兒子魯大海雖然是礦工身份,卻戴上了眼鏡、穿上了西裝,多了幾分書卷氣。李小萌扮演的四鳳也演出了一種詩意的美,淡化了以往很多版本中極力渲染的外化情緒,甚至連那句“讓天上的雷劈了我吧”也做了不同的處理。
劇中很多調度都會給人以超現實的獨特感受。比如所有人物都在場上,但孑然一身的周樸園卻會不停發問:“這個屋子怎麼一個人都沒有啊?”比如觀眾都能清晰聽到鐘擺的音效聲響,周樸園卻會説:“鐘怎麼停了?”舞臺上,時空不再以現實意義存在,幻象疊加真相;人物彼此之間的調度和距離也不是簡單的現實關係,很多對白變成了心理獨白。除了臨近尾聲時的一聲震天雷鳴,劇中不見寫實的雷聲雨聲,取而代之的是更能在人們內心掀起“風暴”的悲愴古典音樂;燈光也不是依據情節發展而是根據人物內心情緒的變化而轉變。
這種有意的“去戲劇化”和“陌生化”,讓作品突破了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而以更具衝擊力的心理現實主義和表現主義,引領人們在詩意的夢境與回憶中感受和探索複雜的人性,在生命和命運的層次上去思索生死愛恨的意義。最終,舞臺向內擴展,茫茫大雪漫天飛舞,那些死去的年輕生命在舞臺深處回望,將無限的空間留給當代觀眾去品味和思索。這個人們早已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也煥發出了新的魅力和詩意,和它91年前橫空出世時一樣動人心魄。(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