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電影 > 正文
2024年電影:以多樣題材滿足多樣觀影需求
2025-01-22 09:24:58來源:光明日報編輯:劉欣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2024年是中國電影努力尋求變革的一年。新的現象和趨勢在這一年更加凸顯:短視頻流行,微短劇崛起,流媒體、電視、移動端等多平臺提供了海量的觀影觀劇空間。大眾文化消費面臨更多選擇,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電影票房。但我們不能因此唱衰整個市場。中國電影仍存在較大增長空間和市場潛力。數據顯示,春節檔、五一檔等票房較上一年度同期均有上漲,彰顯觀眾對電影強烈的消費需求。多樣化選擇下,觀眾對電影的審美期待值也會變得越來越高。應對這些新變化,電影創作者在深耕現實生活、觀察社會變遷的同時,對大眾觀影需求和媒介傳播規律予以了更多關注,涌現出了更加多樣、與大眾需求相契合的優質作品。

  現實題材電影帶給觀眾情感能量

  社會學家蘭德爾·柯林斯提出,“情感能量”是社會互動的根本動力,主導著社會交往和人際關係。人們不斷分享和傳遞共同的情感能量,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認同,以及個人對社會集體的歸屬感,並進一步形成社會團結的凝聚力量。2024年,現實題材電影秉持現實主義創作理念,將創作不斷與變化發展的觀眾審美期待相結合,為社會提供情感能量。很多作品聚焦真實事件或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現象,表現普通人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以及他們解決問題、實現突破時展露出的智慧和魅力。其創作手法契合觀眾日常生活經驗,使他們容易對角色的人生選擇産生價值認同和情感共鳴,由此形成共享共通的“情感能量”,增強社會的凝聚力。

  比如,《第二十條》取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以檢察官韓明為故事主線,詮釋“正當防衛”的法律概念,反映法條背後的人性和情感,凸顯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樸素真摯的渴望。《抓娃娃》以充滿假定性的荒誕劇情探討家庭教育話題,敘事視點在父親馬成鋼和兒子馬繼業之間切換:馬成鋼秉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理念,期待馬繼業在艱苦環境中磨煉成才;馬繼業發現父親的秘密後,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們一起搖太陽》根據紀實報道文章改編,表現身患重症的年輕人呂途和淩敏頑強面對疾病帶來的考驗,傳遞出當代青年人在風雨中砥礪前行的生活勇氣。還有聚焦困境兒童的《野孩子》,以成百上千個外賣員為原型的《逆行人生》等,這些作品讓“銀幕人生”與現實生活相互映照、相互滋養,彰顯時代浪潮下的理想信念與精神氣象。

  2024年,女性電影以多元化的女性形象、新穎的情節走向和細膩的情感探索給觀眾帶來獨特觀賞體驗,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熱辣滾燙》以習慣討好所有人的樂瑩通過拳擊重新找到人生價值的故事,傳遞“一切都來得及,記得愛自己”的主題。《出走的決心》中,50歲阿姨蘇敏在原生家庭和婚姻中隱忍幾十年,終於勇敢踏上自我發現之旅。她的堅韌和生命力深深打動了觀眾。《好東西》圍繞單親媽媽王鐵梅、女兒茉莉和鄰居小葉彼此溫暖、相互慰藉的故事展開,以自嘲的生活流敘事表現當代女性努力擺脫社會刻板印象、活出更好的模樣的精神風貌。

  這些作品通過深入生活的劇情和嚴肅深刻的思考設置公共議程,在劇情演進中啟發觀眾學習知識、交流心得、思考人生,進而形成推動個人成長、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的強大精神力量,為觀眾提供了兼具實用性、思想性的“人間指南”。

  本土化類型敘事實現多元拓展

  自中國電影産業化改革以來,創作者們積極探索電影類型創作的有效路徑,逐步形成一種與觀眾良性互動的本土化類型敘事策略。2024年,國産類型電影不僅積極探索主流電影的類型敘事模式,而且在類型元素的融合創新上有了更多元的拓展。

  在時代主題的召喚下,主流電影充分調用類型元素,努力拓展主流價值與類型敘事的結合空間。《志願軍:存亡之戰》情節推進緊密圍繞類型敘事“衝突-解決”的主結構展開,營造出戰爭片盪氣迴腸的視聽震撼。與前作《志願軍:雄兵出擊》不同,《志願軍:存亡之戰》從運籌帷幄的宏觀視野轉向家庭命運的微觀白描,聚焦李默尹、李想、李曉一家三口,將個人、家庭與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讚頌捨身忘我的民族精神與家國情懷。從“我和我的”系列到“長津湖”系列,再到“志願軍”系列,主流電影不斷書寫“家國同構”的時代主題,與觀眾達成有效的類型電影互動機制。

  創作者還積極探索類型融合的創新模式,進一步增強原創力,助推類型化向個性化、風格化的方向迭代升級。改編自麥家同名小説的《解密》調用懸疑、推理、奇幻、諜戰等類型元素,將導演個人化的原著閱讀經驗轉譯為充滿浪漫主義的視聽奇觀。影片以容金珍的生命軌跡為主線,讓觀眾跟隨著他的主觀視點穿梭于現實與夢境交疊的想像世界。《飛馳人生2》在賽車競速的類型敘事下,雜糅動作片、喜劇片和青春勵志片等的慣用手法,講述天才車手厲小海的青春成長、昔日冠軍張弛的重新出發以及一群為理想奮鬥的青年人的團結協作,讓觀眾在賽道上的精彩競技與生活裏的酸甜苦辣交織中感受強烈的戲劇衝突與情感共鳴。懸疑電影《誤殺3》、愛情電影《雲邊有個小賣店》《被我弄丟的你》、科幻電影《749局》,以及探索電影與劇集IP聯動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一閃一閃亮星星》等,也在總結類型化已有的成功經驗同時大膽創新,為本土化類型敘事拓展廣闊空間。

電影藝術語言不斷探索創新

  2024年,中國電影在藝術語言的形式創新上做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探索。有些作品勇於打破傳統範式,在影像介質、視聽調度、情節結構和時空轉換上努力開拓電影藝術表達的話語空間。《從21世紀安全撤離》打破傳統電影的因果敘事邏輯和單一視點營造的空間真實感,將所有視聽元素進行分解、並置與重組,帶領觀眾透過顫動的運動鏡頭、跨媒介的影像拼貼、錯亂的蒙太奇跳接穿梭于超越時空的意識流幻覺中。《朱同在三年級丟失了超能力》以散文化敘事展現一個小學生“漫長”的一天。創作者將主人公朱同的主觀心理世界外化為童話般的奇幻場景,用荒誕幻想疏解成長的煩惱,勾連起觀眾的童年記憶。

  還有一些創作採取“元電影”(指拍攝創作電影過程的電影)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在描述影視創作過程中挖掘深刻寓意,展開哲學思考。《走走停停》戲中戲的套層結構讓人徘徊于虛構與真實之間。片中,北漂失敗回到家鄉的編劇吳迪拍攝劇情片《似是故人來》,而吳迪的同學馮柳柳以吳迪的生活為主要內容,拍攝紀錄片《回故鄉的人》。觀眾透過他們的鏡頭感受人物在生活中的迷茫與成長,共同思考著人生意義。《銀河寫手》把編劇張了一和孫談為把劇本搬上銀幕而尋找投資方和製片人的過程拍了出來。片中,演員時不時打破第四堵墻,與觀眾直接對話;用短視頻解説電影編劇理論《救貓咪》,將視聽語言與橋段設計的典型手法直觀呈現在觀眾面前。這些創新趣味性與專業性並重,將人物爭執、爆發、隱忍、成長的過程表現得動情走心。

  舞臺電影、紀錄電影、動畫電影讓電影與其他藝術形式相互賦能,呈現出全新的藝術特徵。舞劇電影《只此青綠》中,充滿韻律感的鏡頭調度賦予舞蹈更具審美性的視覺張力。舞者化為王希孟繪製《千里江山圖》時的筆鋒,在銀幕上點、染、皴、擦,實現舞蹈與電影、現代與歷史之間一次超越時空的對話。紀錄電影《裏斯本丸沉沒》儼如一個破案過程,創作者通過打撈沉船的線索、尋找歷史後人的現場、搶救式的人物採訪,還原“裏斯本丸沉沒”的細節,讓歷史真相“浮”出水面。還有《白蛇:浮生》採用更加現代化的視覺表現手法,如流暢的線條、鮮明的色彩對比,以及富有創意的造型設計,呈現經典傳説故事,使其在不失原有韻味的基礎上,展現出全新的生命力。

  總而言之,2024年中國電影面對影視消費分眾化傾向以及短視頻、微短劇等新形式帶來的挑戰,始終砥礪前行,在類型融合、情感共鳴、形式開拓上都取得了可喜突破,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豐富的創造力。2025年,電影人應再接再厲,繼續專注內容創作,俯下身去,紮根生活,觀照老百姓的喜怒哀樂,以高品質、多樣化、創新性的電影作品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提升觀影黏性,開啟中國電影創作的新階段。

  (作者:陳 剛,係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