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正成為當前全球流行文藝的普遍特徵。
整個“復聯”系列就仿佛一張巨型拼貼畫,一個個超級英雄就是上面的碎片。左圖為至今為止的全球電影票房冠軍:《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海報。
動漫是日本禦宅文化最成功的全球化産品,學者東浩紀就曾指出過,日本動漫作品中那些受人喜歡的角色往往是一系列令人喜歡的元素拼合而成的。右圖為日本動漫電影《排球少年!!垃圾場決戰》海報。
“段子式電影”“套路劇”“梗文”“音樂裁縫”……這些詞彙,即便是沒聽過的人也能猜到幾分它們的意思。
如今,我們的確能夠在文藝作品中越來越多地看到各種“碎片”,欣賞完一部電影、電視劇、網文、音樂,好像記憶中留下的並不是完整的作品,而是一個個段子、金句、熱點、套路以及“梗”。這些“碎片”零星地穿插在作品當中,總是能夠抓住我們的注意力,喚起我們這樣那樣的遐思,從而讓欣賞作品的過程變得凹凸不平,不那麼沉浸、整一、順滑。
不只是中國當代文藝有這樣的現象,全球流行文藝也呈現出相似的特徵。當前的全球電影票房冠軍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整個“復聯”系列就仿佛一張巨型拼貼畫,一個個超級英雄就是上面的碎片;動漫,是日本禦宅文化最成功的全球化産品,學者東浩紀就曾指出過禦宅文化中的“萌要素”現象和數據庫創作,相較于敘事人們更關注角色,而那些受人喜歡的角色往往是一系列令人喜歡的元素拼合而成的。
除卻文藝作品本身,作品構思、創作、傳播的過程也體現出類似的特點。當某一題材、情節或套路等元素流行之後,相似的元素總會出現在其他作品中,直到被下一波流行所取代。與過往相比,當代的文藝創作更傾向於將某些元素或類型作為創作的起點,而非整體性的現實經驗。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上述特徵?一個流行的批判話語,是將這些現象統一貶斥為“碎片化”,認為它們妨害了經典的、整一的文藝形式。但換一個角度來説,在這些“碎片”之下的,恰恰是當代大眾心理的一整套“密語”。一部文藝作品如果對上了密語,就能夠進入大眾視野,而如果對錯了密語,就只能在大眾文藝場的週邊失語徘徊。這樣看來,當代文化的“碎語”傾向應當是一種特徵性的指認,而不應單純地受到批判性的指控。由此而來的問題是,這種“碎語”的傾向是如何産生的?毫無疑問,其原因是多元的,但在塑造大眾文藝心理的過程中扮演最關鍵角色的,應當是新媒介。
那些散佈在當代文藝作品中的“碎語”,幾乎都來源於我們信息化、數字化的生活方式,諸如打遊戲、刷短視頻、看直播,以及這些生活方式下特有的內容,例如熱搜、彈幕、“10W+推文”、網絡熱詞等。過去,它們是生活的調劑,而如今,它們已成生活本身。文藝作品歸根到底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但如果生活本身已成碎語,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呈現這種新生活。
媒介不只改變了現實生活,更深層次地,它還改變了參與文化活動的人本身。“媒介即信息”,媒介左右著由此産生的信息與文化,並或隱或顯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行為。幾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只要一台手機,一組wi f i密碼,我們就可以被數不盡的信息包圍;多媒體技術讓信息的呈現方式變得無比豐富;大數據技術又大大降低了篩選信息的成本……所有這些媒介都構成了當代人的境遇。在這樣的境遇下,當代人與遠古人的生理性狀沒有太大差別,但是當代人與上一代人的媒介身份卻千差萬別——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台大型信息處理器。我們習慣於讓大量異質化的信息共存在我們的視覺與觸覺範圍內,通過轉動眼球或滑動手指來篩選出更精彩的信息。
在這樣的媒介環境中,文藝作品如果一味表現過去的現實經驗,或者其無法匹配當代媒介形式,那麼消費者很可能難以産生共鳴;如果文藝作品不能源源不斷地提供新信息,創造信息增量,那麼作品就很容易被丟回信息的洪流中,人們可以轉而去搜尋新信息。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當代文藝作品呈現出“碎語”傾向:那些金句、套路、梗,不光是新媒介創造的新現實,同時也符合當代人接收信息,並與信息互動的方式。
面對這樣的新境況,退守或批判絕非良策,新的文藝狀況已然蔚然成風,擁抱並加入其中是必然的,只是當代的創作者需要掌握一門新的“語法”,開掘當代文藝更多的可能性。當代文藝雖然“碎”,但這些碎片並非憑空而來。那些被用於當代文藝創作中的題材、套路、熱點、金句,它們本身是從新媒介創造的新現實的基礎上提煉而來的。能夠挂在熱搜榜上的事件、“10W+”的觀點、自成一派的敘事套路、第一時間抓住注意力的題材元素,無一不是經過海量信息大浪淘沙後才得以顯現。這也就意味著,那些“碎語”在進入大眾視野,被大眾接受之後,就已經是對現實生活的某種提煉和概括,因而能夠替代藝術創作中的某些步驟。
以文學創作的現實性為例。
作家往往需要立足於現實,對現實規律進行發掘,對現實典型予以把握,最後演繹並完成作品,這一創作過程經歷了“現實-規律/典型-作品”三個步驟。我們熟知的作家路遙,為了完成《平凡的世界》就曾輾轉多個不同的鄉村,體會真實的鄉村生活並提煉文學素材。但是在當代流行文藝中,“現實-規律/典型”這一步驟是可以被新媒介技術完成的。2018年以來,佛係、我太難/南了、996、內卷等流行語一度走紅網絡,與此相關的段子、梗也層出不窮,這些就是通過媒介技術匯聚、篩選並呈現出的現實。而網絡文學的作者們毫不避諱地將這些語匯運用在文學創作中,“君子報仇,百年不晚”“躺到最後,應有盡有”“路見不平,繞道而行”“今日無事,勾欄聽曲”等玩梗信手拈來,反倒促成了“穩健流”“佛係修真”“茍道長生”等網文新類型的流行,在嬉笑怒罵之間,演繹著當代讀者獨特的社會心態,體現出網文創作在面對新現實、新經驗時的敏銳性。
當然,對新媒介“碎語”敞開懷抱,並不意味著創作者可以忽視藝術原創的重要性,獨特的靈感、精心的運思、專業的技能,這些依舊是創作者立身的根本。以2024年末上映的電影《好東西》為例,在觀影過程中我們很容易識別出諸如“女權表演藝術家”“有毒的男子氣概”、滴滴“臭車”等一系列近年來流行的文化符號,它們會讓觀眾的觀影體驗充滿顆粒感與網感。但同時,在識別這些散落的文化符號之外,我們更應該關注創作團隊對女性現實的深入體察,對所運用的文化符號的取捨,以及將這些文化符號綴連為完整電影世界時的巧思。
還需強調的是,流行文化並不排斥其他文化形式與之相容併發生化學反應。以古文物為例,2014年,推文《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將故宮文創一舉推成網紅頂流;《我在故宮修文物》也一度走紅網絡;三星堆發掘後,古蜀文明引發了大眾的想像與創作;“聽泉賞寶”借助直播,為網友打開了通向了古董文物的神秘大門……經典文化、傳統文藝需要與當代人“對齊顆粒度”,而流行文化中的那些碎片很可能是打開當代受眾心靈的密鑰。
我們可以發現,當代流行文化縱然聲勢浩大,但文藝並沒有因為新媒介與流行文化而崩壞,它只是在呼喚著一種“新語法”:我們需要對流行文化符號與大眾媒介心理間的關係有準確的把握,並讓這份把握,成為貫通新媒介生活與新文藝作品的中樞,在這個遍地“碎語”的文藝場中發出新聲。(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