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劇照 揚州市木偶研究所供圖
《大象來了》劇照 中國木偶藝術劇院供圖
《伽利略傳》劇照 中央戲劇學院供圖
偶劇是一種由演員操縱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形式,其歷史源遠流長。在我國,關於木偶戲最早的記錄出現在漢代馬王堆墓葬中的帛畫上,畫中描繪了“偶人舞樂”的場景。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木偶戲在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無論是原汁原味的木偶戲,還是被用於動畫片中的木偶元素,又或是當下舞臺上造型精美、充滿趣味的木偶劇,這種古老的戲劇形式不斷拓展表現題材,將現代生活元素和先進技術融入其中,展現出無限活力與潛力。
不同地區有不同風格和特色
偶的發展是一個漫長而多彩的過程。最早,偶用於祭祀,後人們逐漸關注到偶人娛人的功能,偶逐漸進化成能歌善舞的“傀儡”,出現在賓宴喪喜儀式中。因此,木偶戲古稱傀儡戲。一般認為,木偶戲出現于漢代,在唐代發展興盛。到了明清時期,木偶戲遍佈全國各地。風格多變、詼諧幽默的木偶戲是人們生活的一種娛樂活動。
在我國,木偶戲在不同地區有不同風格和特色,現在仍在演出的主要可以分為鐵枝木偶戲、杖頭木偶戲、提線木偶戲和布袋木偶戲。中國傳統木偶戲大多是程式化的。以主要分佈在福建晉江、漳州的木偶布袋戲為例,在角色方面,布袋戲大致可分為生、旦、凈、末、醜、獸、雜等七種角色,操偶師(演員)根據角色需要兩手均可做木偶跑、跳、拋接、翻轉、打鬥等動作。而在布袋戲中,又分為南派和北派。其中,北派為漳州布袋戲,唱昆腔、漢調、京劇,薌劇興起後改唱薌劇,雜以京調;南派為晉江布袋戲,指泉州地區掌中木偶戲,以泉腔演唱。
偶劇既是表演的藝術,也是製作的藝術。偶的製作需要經過選材、雕刻、彩繪等一系列複雜的工藝流程,這些工序純靠手工製作。而且,木偶的服裝縫製還要考慮到偶人內的機關等細節,整個流程十分耗時,可以説任何一個被製作出來的偶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布袋戲中,布袋偶的頭部中空,由木頭雕刻,除了頭、手掌與足部外,偶的身體與四肢都用布料製作。布袋戲中人物動作節奏明快,迅捷有力,指掌功夫是布袋戲表演的關鍵。演出時,演員將手套入偶的服裝中進行表演。以右手操偶為例,演員需將食指部分套入偶頭,拇指放入偶的左手,另外三根手指放入偶的右邊(右手),利用手掌與五指的搖擺或晃動控制偶的頭部、身體做點頭、搖頭、行走等動作。這對表演者食指與中指間的開闔度、柔韌度要求極高。正可謂在指掌之間,演繹乾坤。表演中,演員要通過偶的不同立姿、頭姿、手姿、步姿塑造有內心活動的人物形象、展現人物性格,由此達到“人偶合一”的表演境界。
外表慢慢脫離怪誕 越來越貼近人形
用偶演故事並非中國獨有的藝術形式,世界許多國家都有偶劇演出。在19世紀中後期,就曾有西方木偶劇團到上海進行劇場演出。20世紀30年代,也有人曾借鑒西方木偶戲的表演形式改革中國傳統木偶戲,用人偶編排兒童喜歡的故事情節。由於兒童成為木偶戲的主要受眾,木偶戲的題材、表演形式以及藝術語言風格都發生了改變。當下舞臺上的木偶戲,已經不完全等同於中國傳統的傀儡戲,而是在東西方藝術交融中不斷革新,煥發出新的光彩。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審美品位的變化,偶劇中偶的外部形象慢慢脫離了怪誕的面部造型,越來越朝著實際生活中人的形象靠近。現代偶的形象更加注重美感和性格化。例如,以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為藍本的木偶劇《嫦娥奔月》中,嫦娥似仙女下凡般靈動飄逸,面部粧容精緻、皮膚細膩、眉眼傳神。而她的水袖服裝設計更是錦上添花,本身杖頭木偶的水袖就如清風拂面般飄逸,再配合嫦娥美輪美奐的面部形象,其像活脫脫的“天女下凡”。
傳統觀念通常認為,只能看見偶的戲才是“偶戲”,偶戲表演要將操縱偶人的演員完全遮擋起來。而如今,時而人、時而偶,或是人與偶同臺成為偶劇表演的主要形式。並且,人與偶同臺表演使舞臺表現更加生動,受到觀眾和創作者的青睞。如偶劇《伽利略傳》就採用了人與偶同臺表演的方式,對偶劇表演中,偶的運用尺度,偶在某些角色和場景中取代真人演員的必要性和原則等進行了探索。在木偶劇《鐵道小飛虎》中,同是對“強子”這一角色的展現,既有一比一“人偶同體”的方式起到刻畫人物的作用,也有較小的揚州杖頭木偶方式,在舞臺遠景中表現群體形象和肢體動作,使舞臺富於變化。
現代舞臺技術加持下,偶劇的表現題材突破了以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為主的傳統題材。如中國木偶藝術劇院以環保、科普等為題材,創作了《飛吧,丹頂鶴——丹頂鶴的故事》《狂歡野鴨湖》《大象來了》等劇目。揚州木偶研究院創作的《鐵道小飛虎》運用杖頭木偶、托偶、桌偶、布袋偶等多種偶型講述紅色故事。由中央戲劇學院偶劇專業畢業生創作的《假面先生與餓了小姐》講述關於奮鬥與夢想的原創故事,該劇依託面具偶的基礎型,圍繞“假面”主題,通過操控形式、視覺比例變化以及人偶交融等手法改變偶角色的視覺呈現,例如融入面具形象的蝴蝶偶、大提琴偶等,産生了全新的視覺表達。上海木偶劇團創作的科幻木偶劇《銀河系曆險記》,搭載AI技術,開啟木偶與觀眾沉浸式互動的新篇章。這些創新不僅提升了偶劇的藝術表現力,也拓寬了觀眾群體,尤其是吸引了年輕觀眾的關注。
以傳承與創新精神 不斷拓展藝術表達空間
偶劇已成為綜合文學、音樂、美術、戲劇、雕塑等各門類藝術特點,具有較強表現力和感染力的一種舞臺藝術。其所包含的“美”體現著普通民眾的審美理想與審美追求,具有廣泛的觀眾基礎。未來,偶劇發展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要加強經典傳承與保護。深入挖掘整理經典劇目,保留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傳統木偶戲無論唸白還是唱詞,又或是木偶的雕刻工藝,都具有較高的文學以及民俗價值,使木偶戲煥發新活力的根本,是精準提煉並妥善保存其獨特藝術氣質。木偶戲融合美術、音樂、表演藝術,同時兼具服飾、道具等不同元素,要通過師徒傳承、專業教育等方式,培養新一代偶劇表演和製作人才,確保技藝的延續。
要強調創新與融合發展。木偶藝術守的是技藝,新的是內容和形式。要融合現代元素,將現代科技、音樂、舞蹈等元素融入偶劇表演中,使傳統文化更加符合時代審美。創新傳統劇目藝術表現形式,探索新的表演方法與途徑。尤其要注意豐富演員的情感體驗,培養演員把體驗到的角色情感通過手中的線注入偶人的能力,賦偶以生命。
讓偶劇走進生活,拓展受眾。要進行受眾細分,開展多元創作。偶劇的觀眾並不應局限于少年兒童,要針對不同年齡層和觀眾群體,創作多樣化的偶劇作品,滿足不同審美水準的需求。實現木偶戲的現代化傳播,提高社會影響力,如將木偶劇精彩片段、偶的製作流程等在視頻平臺上播放,將木偶元素與電影、動漫、遊戲等結合,發展偶劇衍生品,展示其文化魅力。提升觀眾的參與感、體驗感和新鮮感,為觀眾提供與偶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讓更多人感受到偶的魅力。拓展國際市場,積極參與國際文化交流活動,與世界院團合作,將中國偶劇推向世界舞臺,提升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作者:趙矜斯,係中央戲劇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