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起,由華人夢想與馬德里數字藝術中心聯袂打造的“龐貝古城:最後一日”多元沉浸體驗展,在北京UCP恒通國際創新園夢想數字藝術中心揭開神秘面紗。
西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的熾熱塵埃,將羅馬帝國最繁華的龐貝古城永遠定格在毀滅的瞬間。憑藉虛擬現實與元宇宙技術應用,1946年後的今天,人們得以被帶入維蘇威火山爆發前夕的龐貝,親歷災難降臨的震撼瞬間,見證這座古城在當代的虛擬重生。
體驗展現場 主辦方供圖
體驗展現場 主辦方供圖
“龐貝古城:最後一日”創作團隊涵蓋考古學家、專業編劇、製片人、作曲家、音頻團隊、管弦樂隊、43位VR和沉浸式動畫師、9位元宇宙動畫師,傾力呈現一場穿越千年的沉浸體驗。繼風靡馬德里、維也納、柏林三城後,這場累計吸引50萬觀眾的現象級大展,終於以亞洲首秀之姿驚艷亮相。
沉浸式步入這座象徵著羅馬帝國新興力量的城市——龐貝,探索城市空間、生活方式、文化習俗、美味佳肴等,並以第一人稱視角體驗維蘇威火山爆發的瞬間。一站式感受文物史料、城市公共空間、近千平全景光影沉浸、元宇宙(行進式VR)和虛擬現實(VR)體驗。
觀眾進行沉浸式體驗 主辦方供圖
《龐貝古城:最後一日》還展出了30余件來自歐洲博物館的珍貴文物與精密復刻品,陶土面具,青銅雕像,曾被火山封存的宴飲、征戰、祭祀壁畫……而最讓人無法平靜的是幾組遺體模型——惶恐的母親奮力托舉起的嬰兒,抱頭掩面蜷縮成一團的人,這是考古學家經由“石膏注模”技術復原的遺體模型,定格了罹難者在龐貝末日的最後瞬間。
體驗展現場 主辦方供圖
為了讓中國觀眾對龐貝城市和具體的公共空間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知,據策展人劉雨晴介紹,本次亞洲首展基於原版內容基礎上做了本地化創新設計,特別引入了露天劇場的場景營造,並還原了詩人之家的藝術花園,重現古羅馬時期的生活美學。同時,展覽融入了龐貝市民的角色設定,通過觀展引導與隨機互動的方式,為觀眾帶來更加沉浸的體驗。這種以故事化設計與表達構建的教育式娛樂空間,將為觀眾開啟一場獨特的文化探索之旅。
據悉,本次亞洲首展已正式對外展出,展期至8月31日,展覽期間還將推出系列分享會、工作坊等形式,更深入地挖掘古羅馬的豐富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