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演出 > 正文
國家大劇院探索科技賦能藝術 “第二現場”讓好戲跨越山海
2025-04-21 15:31:39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劉欣

  4月19日,國家大劇院戲劇場裏,話劇《林則徐》再次開演。不同的是,這一晚,當清末的詭譎風雲在北京舞臺上鋪展時,全國各地的觀眾可以同步共享劇場裏的震撼與感動。

  這是一次不尋常的直播,跨越數千公里,匯聚多方合力,“藝術+科技”持續拓寬著舞臺邊界,為推動“大戲看北京”更好傳播進行了一次成功探索。

  4月19日晚,觀眾在中影國際影城天天中影店觀看話劇《林則徐》“第二現場”直播。

  話劇《林則徐》“第二現場”直播加入著名主持人周濤的幕後探訪。方非攝

  更多細節

  一台精彩酣暢的演出呈現

  “燈光,走,音響老師請準備。”簡潔的指令順著對講設備傳出,開演的鐘聲敲響。大螢幕上鏡頭一轉,從忙碌的後臺來到安靜的劇場,黑暗中,黃河、長江的線條蜿蜒向海,晚清的迷夢搖搖欲墜。朝堂上,人們各懷心事,首鼠兩端,林則徐從光影的深處走來,滿腹思慮壓得他步履沉重。他痛陳鴉片危害,字字椎心泣血,在如斯凝重的空氣中,原創話劇《林則徐》的直播掀開了深沉的序章。

  作為國家大劇院舞臺藝術“第二現場”的啟幕之作,原創話劇《林則徐》自2019年首演以來歷經檢驗。這部由國家大劇院、廣州話劇藝術中心聯合製作的大戲匯集了編劇郭啟宏、導演王筱頔、舞美設計季喬、作曲趙季平等眾多頂尖主創藝術家,曾赴多地巡演,一票難求。

  在林則徐誕辰240週年之際,今年4月,話劇《林則徐》開啟第8輪演出。在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電局、北京市經濟與信息化局指導下,這一次,無論是濮存昕、徐帆、洪濤、郭達、關棟天等著名演員的精湛演繹,還是《林則徐》飽含的家國情懷、上乘的舞臺品相,都在前沿技術的助力下從國家大劇院同步“飛”向全國各地,被更多觀眾看見。

  “這是國內迄今為止覆蓋區域最廣、聯動影劇院最多、協作技術環節最複雜的演出直播活動。”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説。據統計,《林則徐》的“第二現場”直播覆蓋全國20余家劇院、百餘家影院和兩所高校,南至海南,北至黑龍江,東至江蘇,西至新疆。

  除了完整呈現《林則徐》全劇,“第二現場”還加入了著名主持人周濤在開演前和中場時的幕後探訪,以及許多在現場很難用肉眼捕捉的細節,比如,道光帝手中的奏折不過小小一疊,但透過鏡頭的“逼視”,觀眾會發現,奏折上竟真的用遒勁的書法寫著密密麻麻的小字。

  更多技術

  一次多元聯動的技術突破

  從一方舞臺到百面大屏,話劇《林則徐》的直播籌備週密而充分。為了實現“多機位、多景別、多角度”的視聽效果,演出現場一共佈置了7個機位,幾十個點話筒。國家大劇院副院長馬榮國介紹,在正式直播前,劇院已進行過幾次演練,設計了詳細的分鏡頭腳本,並在換場黑幕時加入特效,讓大銀幕上的場景過渡絲滑流暢。

  “‘第二現場’不僅對劇院各部門的專業與協調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離不開整個鏈條上所有工作人員的付出和努力。”馬榮國説。國家大劇院“第二現場”充分結合了超高清直播、全景聲系統、智慧導播等先進技術,需提前在所有直播點位完成多輪全面的技術測試和設備升級,其中,信號傳輸是最有挑戰的瓶頸。

  多方托舉,換來了《林則徐》的穩妥落地:京東方中聯超清投入超高清雙鏈多網融合播控雲平臺、U-Station解碼解密一體化播控終端、U-Stage“超演大屏”數字舞臺顯示系統等産品,予以全鏈路支撐,在北京藝術中心等部分播映點位,3300萬像素、7680Hz超高刷新率、22Bit灰階等頂級顯示技術精準還原現場的生動色彩,創下國內相關領域的規格之最;作為基礎電信運營商,北京聯通拿出智慧全光網絡等全國領先的前沿技術,實現圖像傳輸的零卡頓、零失誤……

  這次意義不凡的探索絕非一夕之功,而是早有鋪墊。“在2019年,我們就開始與國家大劇院合作進行相關的技術儲備,中間也嘗試了一些劇目的轉播實驗,所以這次《林則徐》的直播只用兩周就完成了準備工作。”北京聯通副總經理馮蘭曉説。

  而作為北京市廣電局重點支持的超高清單位,國家大劇院與京東方中聯超清的合作也于幾年前起步——2021年,話劇《林則徐》被拍攝為8K電影,2023年,話劇《暴風雨》的北京演出以8K超高清同步直播的方式聯動千里之外的景德鎮。“今年,《林則徐》的‘第二現場’直播覆蓋規模更大、觸及觀眾更多,這是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突破。”京東方集團高級副總裁、中聯超清董事長兼CEO荊林峰説。

  更多觀眾

  一場跨越山海的藝術共享

  “一場演出最多能容納一兩千名觀眾,但《林則徐》能借助技術的力量、突破時空的界限走向更多人,我們作為創作者深感榮幸。”導演王筱頔很受觸動。4月19日晚,全國共有2.5萬名觀眾以相對優惠的票價走進影院或劇場,同步共享北京舞臺上發生的一切,20余家劇院的上座率均達90%以上。

  在新疆和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錚錚誓言感動了2000余名當地觀眾和200多名援疆幹部。“和田整體脫貧之後,大家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期待也日益提高,都希望能得到更高品質的文化供給。”第十一批北京市援疆幹部呂會東説,在促進優質文化資源以數字化新形態直達基層的意義上,“‘第二現場’為邊疆地區實現文化共同富裕探索著新路徑。”

  “未來,國家大劇院‘第二現場’會在每年推出約6部作品。”馬榮國透露,這些作品既包括國家大劇院原創製作劇目,也有其他院團的優秀作品,涵蓋交響樂、舞蹈、音樂劇等各種門類,“我們會攜手把這些作品推向更廣闊的平臺,更秉承‘藝術為民’的初心,把優質舞臺藝術推向更廣泛的觀眾群體。”(高倩)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