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焦點 > 正文
許倬雲走了:他曾教我們“往裏走,安頓自己”
2025-08-05 10:27:10來源:中國新聞網編輯:劉欣

  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先生在美國去世,享年95歲。

  作為最具影響力的史學大家之一,許倬雲學貫中西,著作等身,他出生於福建廈門,祖籍江蘇無錫,代表作包括《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漢代農業》《萬古江河》《説中國》等。

  null

  圖片來源:許倬雲個人微博

  “關心天下之事”,幾乎是他一生的寫照。經歷過戰火紛飛的艱難歲月,許倬雲的內心充滿了對祖國的深情厚意與無盡熱愛,當被問及人生最大的遺憾,他一字一頓:“但悲不見九州同。”

  近年來,年過九旬的許倬雲依然筆耕不輟,他堅持寫作、直播,始終關注著青年一代的成長與發展,鼓勵年輕人“往裏走,安頓自己。”

  他曾説,“我就覺得要趕時間。我該做的事,我不要耽擱,儘量做下去,盡我的餘年,幫助我們的年輕人,身心有個安頓。”

  一起來看看,許倬雲的這些話裏,能不能找到你要的答案:

  關於“歷史”——

  ·從一個人看他的時代,他的悲歡離合多少是他自己負責任,多少不是他的責任。絕大多數的悲劇不是他的責任,都是犧牲品。

  ·並不存在不可改的歷史命運,也不存在歷史決定論。歷史只能永遠追尋、矯正和改進。

  ·“知道自己”這一點,才是“以史為鑒”的真義。作為個人,沒有人在患健忘症之後,還能清楚理性地處理日常事務。而作為整體的人群,卻往往以為只是活在今天,何必知道過去。歷史的知識,即是治療集體健忘症的藥方。

  關於戰爭記憶——

  ·長大後我才曉得,當年川軍派出一個師直奔前線,在臺兒莊全陣亡,從士兵到師長,一個不留。這是我最難過的事情,當時我不過才8、9歲,知道他們要去打“國仗”,所以小孩變大人不是年紀,而是心境。

  ·我看見滿城的屍首,我們房子炸掉了,睡在街邊上,夜裏驚醒,看見陰兵過境,那個是精神極度緊張之後的反應,幻覺。

  ·這些事情,讓我接近人民,接近最弱的地方,生死關頭、饑餓關頭、罹難關頭。我對生命因此特別重視,特別尊敬,也特別對別人的苦事我感同身受。

  null

  圖片來源:《十三邀》視頻截圖

  關於教育、讀書——

  ·為了做一日和尚,總得盡一日鐘的責任,因此來者不拒,有人願意聽,我就盡力交流。畢竟,我們都是知識鏈的一個環節,這一長鏈,不能在我手上斷線。

  ·讀書不是為了學位,讀書是為了獲得一種判斷世界的能力。

  ·各位的身體裏都有一個自己,這個自己是最寶貴的東西。在你二三十歲的時候,要尋找自我,不要糟蹋它。第一,不要被慾望糟蹋;第二,不要被自憐糟蹋。

  ·這一輩子,“完整的人”這四個字是你的責任。

  ·你是頂天立地的人,世界因你的存在而改變,因你的不在而缺憾。

  與年輕人對話——

  ·往裏走,安頓自己。

  null

  圖片來源:《十三邀》視頻截圖

  ·要人心之自由,胸襟開放,拿全世界人類曾經走過的路,都要算是我走過的路之一。要有一個遠見,超過你的未見。我們要想辦法設想我沒見過的地方,那個世界還有可能什麼樣。

  ·我們今日正在江河入海之時,回顧數千年奔來的歷史長流,那是個別的記憶;矚望漫無止境的前景,那是大家應予合作締造的未來。

  關於終身學習——

  ·隨時準備面對新的問題來的時候,有新的思考方式去處理它。我不會總是用同一套思考方式處理過去一直面臨的問題,我會嘗試新的角度,又每天學一些新的東西,每天對一些過去的思考方式有質疑之處,這個是我養成的習慣。

  ·我們做學術研究的人,永遠不會認為自己到了終點站,我們前面永遠還有更長的路,更遠的途徑,更複雜的問題,等待我們去處理。

  null

  圖片來源:《十三邀》視頻截圖

  關於故鄉和最後的歸屬——

  ·我的墳地在中國,已經做好了。

  ·我真正的歸屬,是歷史上的、永遠不停的中國。不是哪個點、哪個面,是一個文化體,那是我的中國。

  ·那個中國裏有孔子,有孟子,有董仲舒,有司馬遷,有蘇東坡,有杜甫,有辛棄疾,有楊萬里,有範文正公,有黃山谷,有王陽明,有顧亭林,等等。

  ·那個中國裏有經書、詩詞、戲曲、建築,有人性,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我還可以回到那裏去。

  null

  圖片來源:《十三邀》視頻截圖

  ·無錫不是路過之處,而是安身立命之地,不管離鄉多久,都會讓我想到,無錫是我可以交托一切、放下一切的地方。

  ·夢魂之中,常常萬里關山,一重山一重山,千重浪,一波浪一波浪,最後,都會進入太湖……

  ·我盼望,我在世間走了這麼一遭,有機會跟大家説這些話,使大家心裏激動一點,本來平靜無波的心裏可以起個漣漪。小波浪可以造成大的潮流,推動大家不斷地、一天比一天進步。

  null

  圖片來源:許倬雲個人微博

  來源:“許倬雲説歷史”公眾號、廣州日報、《人物》雜誌、中國新聞週刊、《十三邀》《往裏走,安頓自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