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實施《進一步豐富電視大屏內容“廣電21條”促進廣電視聽內容供給的若干舉措》,其中包括“取消40集上限”“不嚴格限制古裝劇數量”“抓好紀錄片精品製作”“大力支持精品優秀動畫片”等21條改革措施,被稱為“廣電21條”。
“廣電21條”一經推出,行業反響熱烈。舉措打破原有行業的政策限制,更注重從行業實際出發。“這些措施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時的。”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積極評價。“廣電21條”尊重長劇的藝術規律和市場規律,堪比一場及時雨,喚醒從業者的幹勁和信心,也讓人期待著影視産業下一季的繁花綻放。
釋放集數空間,但杜絕“放水”
“‘廣電21條’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優質內容供給的重視,將為影視産業注入新動能。”閱文集團版權業務總經理惠敏表示,“政策對季播劇‘邊審邊播’、古裝劇靈活排播、劇集集數上限鬆綁等規定,為IP系列化、長線化開發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備受關注的《慶餘年3》《贅婿2》等作品將持續迭代開發,延長IP生命週期;而《凡人修仙傳》《火旺》等重磅IP則可借助靈活排播機制,更精準地觸達目標受眾。
從各界反響來看,突破電視劇集數的限制是“廣電21條”中最受矚目的調整。自2020年起,為遏制“注水劇”氾濫,行業曾規定電視劇集數一般不超過40集。而“廣電21條”明確,未來電視劇集數將不再以40集為硬性上限,而是根據劇目題材、內容品質及實際需求靈活調整。這一變化為歷史正劇、大IP改編等長篇敘事作品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可避免因集數限制而拆分播出的尷尬,保持劇情連貫性,提升觀眾追劇體驗。同時,對於超過40集的劇目,總局將組織專家評審,嚴格把關內容品質,防止“注水劇”回潮。
針對季播劇,“廣電21條”取消了原規定中兩季需間隔一年的限制,避免因間隔期過長,導致觀眾熱度流失;在古裝劇方面進一步釋放播放空間,調控更加靈活化。
審查環節“減負、提速”
對“廣電21條”中改進協審制度,饒曙光尤其讚賞有加:“‘非必要不協審’機制對於電視劇和相關內容生産的健康高品質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他看來,此項舉措有利於電視劇的立項、創作、生産和播出,進一步解放了內容創作者的生産力。
在電視劇內容審查方面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通過建立總局和省局同步審查機制,壓減完成片審查時限(複雜題材30天內反饋意見)。對於涉案劇內容審查流程,減輕了不必要的協審負擔;對於一般歷史題材和專業領域劇目,鼓勵引入專家提前介入把關,確保作品嚴謹性和專業性。此外,針對系列劇、情景劇、單元劇,試點“邊審邊播、邊改邊播、分集分單元反饋”機制,為行業探索更靈活的創作播出模式邁出關鍵一步。
在境外內容引進與改編方面,將優化境外版權作品改編電視劇管理政策,聚焦境外優秀作品開展高品質本土化改編,且不局限于日韓IP;同時支持優質海外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在衛視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引進劇集指標分配也將優化,支持衛視頻道等重點主體引進優秀電視節目。
引進更多優質的境外電視內容,或將起到“鯰魚效應”,刺激本土劇集品質提升。這需要電視劇創作者以及內容生産者苦練內功,紮根生活,深入生活,創作出更多高品質的電視劇和內容産品。饒曙光指出:“要研究市場的變化,更好地去適應市場、適應觀眾的需求、滿足觀眾的需求,最終有效地促進電視劇創作生産及其相關內容生産的高品質可持續繁榮發展。”(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