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電影《營救飛虎》在北京華夏電影中心舉行首映禮。現場的道具展示區和主題展板前軍事元素、歷史元素滿滿。在映後互動環節,該片編劇、導演劉浩良攜主演韓庚、米切爾·霍格、陳永勝、王丹妮、韓陌、伍允龍等悉數到場。該片將於9月3日全國上映。
回望歷史,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於日寇鐵蹄之下。在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據時期,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是唯一成建制且堅持抵抗直至抗戰勝利的武裝隊伍。孤懸敵後的他們在日偽軍夾擊的環境下浴血奮戰,襲擊日軍據點,截擊日軍運輸車隊,成功營救包括美軍援華“飛虎隊”隊員在內的數十名盟軍飛行員與國際友人。
主創合影
《營救飛虎》的核心情節正是取材自這段抗戰傳奇。電影將港九大隊27天營救美軍陸航中尉唐納德·克爾的真實事件,濃縮為48小時的極限行動:援華美軍“飛虎隊”飛行員詹姆斯(米切爾·霍格飾演)在執行轟炸侵略者任務時不幸被日本戰機擊落俘虜,深陷敵營,飽受摧殘。危急時分,我黨潛伏人員歡少(韓庚飾演)和港九大隊戰士沙膽仔(陳永勝飾演)、三家姐(王丹妮飾演)、蝦米(韓陌飾演)、單刀(伍允龍飾演)毅然集結,逆行深入敵佔區,以血肉之軀硬生生在槍林彈雨中撕開了一道生路……
電影海報
劉浩良導演介紹説片中1:1復刻了1944年的香港街景,空戰、巷戰以及爆破場面全部採用實拍完成。該片監製黃建新因故未能出席,他特為發來視頻表示這是一部具有國際背景的電影。
“我們直接展現了在港的東江縱隊分支抗日殺敵,並且搭救墜機後的援華‘飛虎隊’飛行員的事跡——大家小時候,可能都知道平原遊擊隊、鐵道遊擊隊這些華北冀中平原地區的抗日遊擊隊伍,但對廣東、香港一帶的東江縱隊等抗日武裝力量了解的就比較少。《營救飛虎》無疑補上了這塊全民族抗戰歷史的拼圖。”黃建新説。
劇照 韓庚飾演地下黨員歡少
對於觀眾提問歡少是不是應該有真實的姓名,韓庚表示這只是一個代號,“我覺得歡少是那個年代很多地下黨員,那些無名英雄的一個縮影。正是有了他們當年的無悔付出,才有了我們當下的和平生活。”
談及在片中“假笑”的習慣性動作,韓庚介紹説此次拍攝期間和導演一道為人物設計了很多“毛邊兒”。“歡少長時間身處敵營,目睹了侵略者的殘暴卻為了完成最終的任務不能暴露身份,這種‘假笑’其實是他一種自我麻痹的偽裝,也和他最後犧牲前徹底釋放了自己,恣意地大笑形成一種對照。另外,按照劇本裏對歡少的人設,他之前腿部中槍造成動作不那麼利索靈便,我從進組第一天就在同側的鞋裏放了顆小石子,時時提醒自己,在行走跑動的時候要帶出槍傷後遺症的感覺。”
身高一米七九、模特出身的王丹妮,此番飾演既能穿旗袍色誘敵人,又能熟練地操作英制恩菲爾德步槍彈無虛發的神槍手三家姐。談及為何要在片中以寸頭的造型示人,她表示這是接到劇本時,導演就提出的相應要求。“寸頭展現出了人物堅毅剛強的一面。戲裏她三個未成年的女兒都被日軍殺害了,留起寸頭也表現出時刻都想要找敵人復仇的決心。當然,大家也會看到她在這個小隊中,時而像家姐時而又像母親溫柔的一面,所以我認為三家姐是一名剛中帶柔、剛柔相濟的女戰士。”
片中中美抗日誌士結成生死之交,戲外兩國演員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90後美國演員米切爾·霍格,之前的代表作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電影《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他表示在片場每天完工後,中方演員都會請他一起吃燒烤,“我還喜歡上了吃中國麵條。”
談及此次出演的緣起,米切爾表示自己出生在飛行世家。“我的祖父、爸爸和表妹都是飛行員,所以當拿到劇本要出演飛行員角色,我立刻想到少年時爸爸帶我進駕駛艙,給我講解飛行、飛機知識的過往,非常迅速地就進入了角色。詹姆斯對應的原型人物是克爾,我也讀了他寫的日記和當年繪製的卡通漫畫,這些都幫助我了解到那段歷史。”
《營救飛虎》中設置了多處中美兩國戰士惺惺相惜的感人瞬間,劉浩良導演介紹説就此曾專門請教了社交媒體上頗具知名度的影像藏家鄒德懷,“比如片尾詹姆斯和沙膽仔對火點煙的場景,就是來自於一張真實的歷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