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隊》劇照。出品方供圖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之際,電視劇《歸隊》的播出引發廣泛關注。該劇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指導、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重點扶持,憑藉高遠的立意、深邃的挖掘和新穎的藝術表達,成為抗戰題材劇中一部別具匠心的佳作。
作為劇作家高滿堂的心血之作,《歸隊》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傳奇”“傳情”“傳神”三個維度。
劇中塑造了一系列成長在黑土地上的普通人形象,他們在抗戰時期展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智慧。抗聯小分隊排長魯長山既鐵骨錚錚,又智慧敦厚。他假扮隊員蘭花兒的父親獨闖草寇山寨營救她,又帶領隊員田小貴組織群眾粉碎日軍圍堵;二班長湯德遠屢陷險境卻總能化險為夷;隊員高雲虎甚至在被活埋的情況下仍能死裏逃生。酒館老闆大闊枝的形象尤為出彩,她明艷照人又仁義善良,八面玲瓏又果敢威武;草寇小白馬既兇狠野性又溫柔多情。這些“奇人”性格多面,組成多姿多彩的人物群像。
在敘事層面,劇作沒有過多展現抗戰的戰鬥場面,而是更多地挖掘鮮為人知的敵我博弈的“奇事”:日本勞工營裏,侵略者對中國人殘酷壓榨,中國人奮起反抗衝出牢籠;松林鎮惡霸、漢奸、土匪串通,製造金礦塌方以謀財害命;叢林中老把頭兒發現罕見大參,幾波找參者上演令人眼花繚亂的戲碼;抗聯小分隊被打散前定下八棵松刻號相約……這些“奇事”貫穿全劇,扣人心弦。該劇為營造白山黑水的“奇觀”,除了實景拍攝原始森林、茫茫雪原,還呈現了各路戲班子唱大戲、金礦採礦井突然塌方、小白馬為花兒娘立碑跪拜等場景,既具有視覺衝擊力,又富有地域特色。
在情感表達方面,該劇對親情、友情、愛情都有出色演繹。抗聯小分隊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聚在一起,肝膽相照,不離不棄,有一塊餅子每人分一口,有一雙襪子盡著兄弟穿,在生死關頭寧願犧牲自己,也要掩護戰友。他們相互信任、生死相依的深深戰友情令人動容。大闊枝冒死救下高雲虎並藏在酒館地窖,一邊給他療傷,一邊應對各路敵人搜查,兩顆心逐漸靠近,然而為了家國大義,他們把愛埋在心底。
該劇集的“傳神”體現在對愛國主義、英雄主義、集體主義的傾力表達上。愛國主義精神不僅在抗聯小分隊隊員身上得到展現,也滲透在老把頭兒、小白馬、大闊枝等各色人等心裏。他們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對腳下這片土地深深的愛,得到精細傳達。英雄主義精神在抗聯小分隊身上表達得極為突出,他們不畏侵略者的強權與殘暴,不畏處境的危險與困頓,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最終戰勝艱難險阻。抗聯小分隊相親相愛、相互支撐的集體主義精神則是該劇傳遞出的特別亮點。
《歸隊》在普通人、小細節、微情境等的設計上精雕細刻,在人物內在情緒、情感、情懷的挖掘與抒發上深度開掘、深刻呈現,亦莊亦諧、情理交融,營造出符合歷史真實和現代審美格調的影像風格,為抗戰影視作品創作提供了寶貴經驗和啟示。
(作者胡智鋒,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