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演出 > 正文
“劇場秩序俠”自發倡導文明觀演
2025-09-11 10:50:07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劉欣

  剛過去的8月底,俄羅斯國寶級劇團瓦赫坦戈夫劇院攜《奧涅金》《萬尼亞舅舅》兩部經典大戲亮相北京保利劇院,可謂好評如潮,但同時也意外引起一場有關劇場文明禮儀的討論。演出期間,劇場內頻繁的手機掉落聲與觀眾自發的大聲呼籲,讓“文明觀演”這一話題再次成為公眾焦點。

  null

  俄羅斯話劇《萬尼亞舅舅》劇照。 塔蘇攝

  手機掉落影響臺上台下 現場觀眾呼籲管好手機

  “兩個俄劇看完,我有一個巨大疑問:劇場的地板是不是有磁性?吸引手機一個個掉落?”兩部俄羅斯話劇在京演出期間,有觀眾在社交平臺發出這樣的質疑。確實,記者在現場感受到,每場演出都會發出手機掉落聲響多達上十次,有的時候甚至還會出現不同角落連續傳來“咣當聲”。由於保利劇院地板沒有地毯,也使這些響聲格外刺耳。在安靜的話劇演出中,多次響起這樣不合時宜的噪聲,無論是對臺上的演員,還是對台下的觀眾,都造成了干擾。

  《萬尼亞舅舅》兩場演出中場休息時,都有現場觀眾自發站起,大聲向全場呼籲:“為了保證演出效果,請大家都看管好自己的手機!”此舉贏得很多在場觀眾支持,鼓掌表示贊同,還有人表示劇場需要這樣的“無名秩序俠”。

  演出結束後,一位觀眾在社交網絡上表示:“我就是今天《萬尼亞舅舅》中場的‘秩序俠’。”她説,“大家不用感謝我,要謝就謝黃磊老師,每年烏鎮戲劇節,只要他在場,都會耐心勸大家看好自己的手機,不僅不要拍照,也不要咣當掉手機。在他的勸導下,至少在烏鎮青年競演的所在地蚌灣劇場,我沒聽過一聲咣當,也沒見過一張被手機螢幕照亮的‘大亮臉’。”

  這條信息下面有很多觀眾留言,有人認為:“做得好!下半場掉手機的人明顯少多了,證明其實可以做到人為控制!”“給中場休息喊話手機靜音和拿穩的人點讚,真是我的嘴替。”有人用行動做出響應:“劇場需要勇士,我今天制止了一對一直在講話的小情侶,他們後面就沒講話了。”“向您學習。今天我前面一位開著很亮手機螢幕的觀眾,我也大膽提醒了,應該勇敢起來!”

  還有觀眾建議:“劇場可以在觀眾座位側邊或者前座裝個網兜,就和一些電影院一樣,讓大家可以放手機。”“手機滑落真的很難避免,特別是夏天衣服沒有口袋。但觀眾應該更加注意,看演出時把手機放在包裏。”劇場工作人員也表示:“每場演出前都會反復播放觀演須知,提醒觀眾文明觀演,但有些觀眾已經對此麻木了,反倒是這種觀眾之間自發的呼籲倡議效果更明顯。”

  觀眾主動維護觀演環境

  劇場文化不斷走向成熟

  “劇場秩序俠”的出現,也給俄羅斯劇團此次北京之行帶來了感動。“因為《萬尼亞舅舅》是首次來中國演出,所以我們都很關心觀眾的反應。中場休息的大幕剛剛合上,我們就聽到有人在觀眾席大聲喊話,整個團隊都緊張極了,擔心出了什麼事。”瓦赫坦戈夫劇院經理基裏爾·克羅克告訴記者,“後來聽到掌聲,我們更加困惑。經過詢問才知道是有觀眾在自發維護劇場秩序,這讓我們非常驚訝和感動。”他由衷感慨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北京觀眾對演出的尊重、對演員的尊重、對劇場的尊重和對觀眾的尊重,這給了我們特別大的驚喜。每次來中國都能感受到新的變化,但這次讓我們印象特別深刻。”

  從當年不知道進劇場看戲時不能打電話、吃東西、聊天、拍照錄影;到如今管不好自己的手機,不是螢幕太亮就是聲音太響;還有遲到觀眾用手機手電筒模式給自己照亮,晃到其他觀眾……伴隨時代變遷,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劇場禮儀的話題常談常新,甚至會出現很多新的現象新的問題,成為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劇場不文明觀演問題”背後折射的,是如何建立一種互相尊重的劇場文化——不僅是觀眾對演員的尊重,也是觀眾之間的互相尊重。

  可喜的是,此次事件中“無名秩序俠”這樣的觀眾自發行為顯示了觀眾群體意識的提升。這説明觀眾已經從被動接受規則轉變為主動維護觀演環境,這是劇場文化趨於成熟的表現。手機不停掉落的噪音與支持維護秩序的掌聲,共同構成了當代文化的復調敘事——傳統與現代、個體行為與集體倫理在此碰撞,最終達成新的共識。

  這次瓦赫坦戈夫劇院的北京之行,也意外成為觀察劇場文明演進的切片,它再次提醒我們,劇場是一個共同創造的空間——不僅需要舞臺上的精彩表演,也需要觀眾席上的專注與尊重。在這個智慧手機無處不在的時代,如何讓劇場成為我們共創的美好精神家園,需要每一位走進劇場的觀眾自覺努力維護。(王潤)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