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拉開,大唐風雲席捲而來,借由京劇的唱、念、做、打,顏真卿忠誠、剛正、擔當的一生濃墨重彩地揮灑于舞臺之上。
9月17日晚,國家大劇院與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新編歷史京劇《顏真卿》首演,于大眾對顏真卿“書壇巨擘”的認知外宕開一筆,講述他中晚年最富傳奇、最見風骨的生命歷程,展現其作為傑出政治家、軍事家的鐵血風骨。
新編歷史京劇《顏真卿》劇照。方非攝
現場
環環相扣呈現立體的“顏真卿”
顏真卿不僅是享譽中外的書法家,更是挺身而出的民族脊梁——安史之亂中,他仗劍奮起,聯合河北十七郡歃血結盟,以誓死平叛的決心守衛家國;李希烈叛亂之際,已屆古稀之齡的他又孤膽深入虎穴。新編歷史京劇《顏真卿》通過“歃血”“兵援”“遭陷”“祭侄”“受命”“就義”等9個場次,把顏真卿的多重身份與精神特質漸次鋪展:他是“以筆做鋒矛”的書法家,墨韻中藏著文人風骨;是“以身化長劍”的軍事家,沙場上彰顯鐵血膽識;更是為國為民的政治家,朝堂內外堅守初心。
演出現場,開篇的“歃血”一場戲先聲奪人。安史之亂爆發,山河危如累卵,顏真卿(張建峰飾)身著鎧甲而來,手持鋼刀,目光如炬。饒陽太守之女王倩兒(竇曉璇飾)身著孝服,手捧半幅染血戰袍奔至臺前,哭訴父親戰死沙場的噩耗,河北十七郡郡守無不為之悲慟。顏真卿當即在戰袍上揮毫題詩:“風雲識勁節,血火鑄忠魂。天地英雄氣,浩然萬古存。”隨後,他率眾人歃血盟天,浩蕩胸襟博得一片喝彩。
“祭侄”一幕更是把劇情推向高潮。顏真卿遭小人構陷外貶十年,與韋夫人(翟墨飾)已心生歸隱之意,此時,兄長顏杲卿、侄兒顏季明的幾捧遺骨被尋回——顏杲卿與少子顏季明因安史之亂悲壯殉國,顏氏一門三十余口被害。全場燈光驟暗,唯有一束追光聚焦在顏真卿身上,他悲憤交加,揮筆寫下《祭侄文稿》,伴著舞臺上一片宛若鮮血的猩紅色,顏真卿筆走龍蛇,“天下第二行書”的蒼勁變得具象可見。
兩個多小時的演出中,從“兵援博清”時夫妻二人以白綾明志的決絕,到“遭讒被貶”時直面姦佞誣陷的剛直;從“受命出使”時單刀赴會曉諭叛將的無畏,到“就義”時身陷烈火從容赴死的壯烈,新編歷史京劇《顏真卿》為觀眾呈現了一個超越書法家的立體人物形象,正如導演李卓群所言:“顏真卿是勇者、尊者、智者、仁者,我們要讓觀眾在舞臺上讀懂他的初心與信仰。”
創作
“尊古不復古,守正不守舊”
作為國家大劇院、北京京劇院的強強聯合之作,新編歷史京劇《顏真卿》集結了國內頂尖主創團隊:編劇蔡赴朝以立意至高、動機至真、性格至烈的文本為劇目打下堅實基礎,唱腔設計、作曲朱紹玉,導演李卓群,視覺總監、舞美設計高廣健,服裝、造型設計藍玲,燈光設計唐銘,多媒體設計張松等一線藝術家攜手,共同捧出這部“尊古不復古,守正不守舊”的時代新作。
“劇本乃一劇之本,《顏真卿》的劇本基礎非常好,不僅有強烈的矛盾衝突,故事情節也非常抓人,劇情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緊張狀態,之後的設計又環環相扣。”朱紹玉特別提及,新戲創作有時會“把唱詞寫得別彆扭扭”,《顏真卿》有難得的詩意,而且接地氣,格式、韻腳都很契合京劇音樂韻律,“《顏真卿》的聲腔強調一個‘韻味’,有韻味才能吸引人。”朱紹玉同時注重結合作品的時間背景,融入管子音樂等標誌性的西北地域特色,在彰顯“京朝派”醇厚底蘊的基礎上,為全劇注入一抹熾烈濃艷的唐時氣韻。
在舞臺呈現方面,提取自傳統戲曲的“帳桿”將是《顏真卿》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視覺元素,它在戲曲舞臺上屢見不鮮,但經過放大、羅列等種種變化後,高廣健發現大有文章可做,配合劇情的起承轉合,它們或縱貫如劍戟刀槍,或舒展似竹林毛筆。高廣健以帳桿為線、帳幔為面,通過極簡的舞美語匯,流暢靈活地帶動著城闕、軍帳、宮廷、禪廟等場景的切換。
同時,一彎弧形表演區域從樂池延伸向觀眾席,把三面臨席的中國傳統式舞臺與西方鏡框式舞臺結合起來,當王倩兒帶著亡父的遺願從這裡走上沙場,當唐皇滿懷心事在此處黯然踱步,一種幾乎打破“第四堵墻”的觀演感受把觀眾強烈地拉進了《顏真卿》的情感脈流中。
陣容
三組主演詮釋多流派魅力
“顏家滿門忠烈,能在舞臺上感受、飾演顏真卿滄海橫流的人生,這好像是上天給予我的一種眷顧。”張建峰説,恩師歐陽中石的書法,他耳濡目染二十多年,《祭侄文稿》的創作又與他的家鄉河北正定有著深厚淵源,走近顏真卿,他有情懷,更有共鳴。
對於張建峰而言,這是一個很具挑戰性的角色,不僅要展示文武老生的技巧,幾段重要的唱腔也很見功底,比如,當顏真卿悲切悼念顏杲卿、顏季明時,一段反西皮二六如泣如訴,頗有“四大鬚生”之一奚嘯伯演唱《哭靈牌》的神韻,也把張建峰作為奚派傳人的特質發揮得相當盡興;全劇結尾部分的反二黃則變化莫測,突然間一個高潮,感覺要結束了又來一個,層層激蕩間,顏真卿的複雜心緒被演繹得一唱三嘆,充滿感染力。
總的來説,“《顏真卿》是一部行當相當豐富的作品。”國家大劇院副院長張堯評價,主創團隊分別以老生、青衣、老旦來塑造顏真卿、王倩兒、韋夫人,再加上武花臉、小花臉等,“既讓觀眾耳目一新,也守住了京劇藝術的本體特色。”
除首演陣容外,《顏真卿》在本輪演出中還設置了9月18日的馬博通、王茜、崔冉及9月20日的裘識、張梓溪、王中女兩組主演陣容,多位演員將展現京劇藝術多個流派的魅力。在北京京劇院院長秦艷看來,創排《顏真卿》的一層重要意義,正是聚焦于梯隊建設和薪火相傳,通過不同演員配組、多樣化藝術風格組合,實現精品劇目打造與人才隊伍培塑的雙向推動。(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