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寬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辦的“新時代首都劇本孵化項目”劇本推介會在北京舉辦。本次推介會上,7位專家對66部入選儲備孵化庫的劇本進行了專業推介。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藝術處處長劉元霞介紹,新時代首都劇本孵化項目實施多年來,始終聚焦三方面:在選題源頭幫創作者找思路、定方向、接地氣;在劇本打磨中助作品抓主題、優結構、升質感;在人才培育上為青年人搭平臺、給機會、拓路徑,以實際行動守護首都舞臺藝術的“源頭活水”。2025年,項目徵集共收到404部有效作品,題材多元,視角豐富。經初評、復評兩輪專家評審,最終遴選出66部劇本進入儲備孵化庫。入選作品涵蓋話劇、戲曲、音樂劇、兒童劇等多個藝術門類,既有對歷史的深情追溯,也有對現實的敏銳捕捉,全方位展現了當下藝術創作的豐富性與蓬勃生命力。
往屆作品有力印證了項目的孵化價值。2023年孵化作品、音樂劇《此生必駕》導演柯魯在會上分享,該劇經過打磨提升,現已由譚維維工作室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聯合出品,計劃於今年12月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並開啟全國巡演。他表示:“項目不僅為作品提升提供了專業建議,也在運營製作過程中提供了豐富的行業資源。”
本屆作品在藝術探索上兼具廣度與深度。話劇創作以當代都市為畫布,用先鋒筆觸勾勒都市生活百態,同時依託經典文學創新改編,傳遞對現實與人性的深度關懷;戲曲創作堅持守正創新,既嘗試新編西方經典童話,也深情回望過往歲月,在傳統程式中融入當代審美;音樂劇創作聚焦家國情懷,借歷史人物命運起伏引發觀眾共鳴;兒童劇創作想像力豐富,既呈現童趣寓言故事,也關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對兒童成長的影響;雜技、舞劇等則大膽跨界,將經典傳説與科技元素、肢體語匯巧妙融合,拓展了舞臺表現邊界。
評審專家也對本屆入圍作品品質給予了肯定。連續多屆參與項目評審的戲劇評論家姜彤林指出,今年的戲曲類作品表現突出。他強調,該項目為行業發掘人才與作品提供了重要平臺,有效推動了多部優質原創劇本走向舞臺,實現了資源整合與專業支持的雙贏。
據悉,本屆“新時代首都劇本孵化項目”計劃將不少於10部作品投入孵化,並根據各劇本特點量身打造孵化方案。本次推介會上,7位推介專家圍繞選題立意、藝術水準、孵化潛力三大核心維度,對話劇、戲曲、兒童劇、綜合四大組別入選作品展開深度點評。專家們的點評既肯定了各組別作品的鮮明特色與創新突破,也為作品後續打磨提供了明確路徑,充分彰顯了對舞臺藝術創作的專業引領與深度關懷。
未來,項目將持續搭建服務平臺,組織創作者與文藝院團、出品機構深度對接,推動更多精品力作誕生於北京、走向全國,共同描繪首都舞臺藝術的繁榮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