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多部新片集中亮相,題材類型豐富,滿足觀眾多樣化期待和需求,電影市場再次呈現火熱態勢。根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25年國慶檔電影總票房為18.35億元,觀影人次為5007萬,國産影片票房佔比為98.93%,票房前5名影片分別為:《志願軍:浴血和平》《731》《刺殺小説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聾》。
在熱門新作與口碑老片的共同加持下,2025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還在國慶檔期間迅速超越2024年的全年票房成績,達到437.89億,同比增長18.98%,累計觀影人次也突破10億大關,影市熱度持續強勁。
作為系列三部曲的終章,《志願軍:浴血和平》憑藉前作積累下的口碑及受眾,從上映首日開始便牢牢佔據每日票房頭名,實現連續9天登頂,當前票房已超4.8億,《志願軍》系列的總票房也來到了25億+。
《刺殺小説家2》時隔4年回歸,奇幻元素與特效升級滿足了許多觀眾的期待。上映首日,該片以超6300萬票房拿下單日亞軍,檔期最終票房報收近3億。
《731》在國慶檔期間延續著不俗的市場表現。在除去新片集體開畫日的多數時間,影片依舊穩定佔據著票房榜次席之位,經過這個黃金檔期後,《731》的總票房已經超越18.6億,暫居2025年票房總榜第4位。
《浪浪人生》《震耳欲聾》《三國的星空第一部》《風林火山》《畢證明的證明》《豬豬俠·一隻老豬的逆襲》6部國慶檔新片依次位列檔期票房榜四到九位。
這當中,聚焦聽障群體的《震耳欲聾》于10月4日最晚開畫,目前已取得超1.7億票房。
電影市場勢頭迅猛,檔期內“電影+”聯動消費規模更是在票房數據基礎上疊加升級,成為假期消費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
“電影+文旅”“電影+衍生周邊”“電影+美食”等多元消費關鍵詞不僅為社會經濟持續注入活力,更見證著中國電影産業破圈的高品質發展。
通過影視IP+城市特色的結合,許多非傳統熱門旅遊點位借助電影熱度,實現客流量激增。展現家國情懷的《志願軍:浴血和平》,吸引到一批觀眾走進了取景地江西。據悉,國慶假期期間,位於上饒的影視基地日均客流量增幅超過50%。
《浪浪人生》使得福建泉州、晉江梧林成為遊客首選,而《刺殺小説家2》則用奇幻而腦洞大開的世界觀再次帶火了電影創作熱土重慶。此前中宣部電影局主辦的“跟著電影去旅遊”推介活動,也在持續將電影取景地納入到全國旅遊線路當中。
各類IP衍生及快閃則更加貼近年輕主流觀眾群體的消費習慣。院線新片當中《浪浪山小妖怪》推出超800款衍生單品,《羅小黑戰記2》更是吸引大量客流走進線下快閃店消費。
電影産業正從單一的票房經濟向多元消費生態轉型,要探索電影IP的多元化開發與新形態表達,鞏固電影在文化消費中的重要地位。
如今,電影充分將“票根經濟”核心紐帶拓展開來,觀眾單一觀影行為和僅依靠票房盈利的傳統模式已經轉化為全場景消費模式。
從國慶檔的影市與電影+表現不難看出,在電影作為文化産品為社會經濟注入新增長極的同時,優質的電影內容也在通過與多元消費的融合,助推電影市場持續形成自我優化升級的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