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演出 > 正文
2025當代小劇場戲曲展演季開幕 21部精品劇目輪番上演
2025-10-23 17:31:0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劉欣

  10月22日,2025當代小劇場戲曲展演季在繁星戲劇村盛大開幕,該活動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支持,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天藝同歌國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繁星戲劇村、戲外花園承辦,並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當日,繁星戲劇村全新打造的演藝消費場景“戲外花園”也正式開業。

2025當代小劇場戲曲展演季海報

  經典唱段拉開華彩序幕

  2025當代小劇場戲曲展演季開幕式啟幕前,繁星戲劇村劇場外已化為開放的藝術舞臺。嘉賓與觀眾流轉于崑曲、互動演出、器樂演奏及非遺漆扇等各展演點之間,或駐足欣賞,或深入體驗,充分感受戲曲藝術與當代生活的深度交融。

開幕儀式

  開幕儀式上,領導嘉賓手持象徵戲曲傳統的令箭,宣佈2025當代小劇場戲曲展演季開幕開幕儀式後,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特別策劃的“戲曲名家演唱會”隆重上演。北京市曲劇團演員許娣、國家京劇院演員王越、中國評劇院演員鄭嵐、北方崑曲劇院演員袁國良、北京京劇院演員翟墨、北京曲劇團演員胡優、中央戲劇學院演員馬力、北京京劇院演員王蓉蓉等八位藝術名家輪番登臺,以經典唱段拉開華彩序幕,最後又共同演唱了一曲磅薄激蕩的“今日痛飲慶功酒”,為開幕活動畫上圓滿句號。

  多元劇種打造戲曲盛宴

  自10月22日至12月31日,2025當代小劇場戲曲展演季將隆重推出為期兩個多月的戲曲盛宴,匯集21部精品劇目、超過60場精彩演出,全國18家頂尖院團與優秀藝術家齊聚一堂,涵蓋河北梆子、京劇、評劇、梨園戲、崑曲、呂劇、秦腔、高甲戲、提線木偶、越劇、蒲劇等多個劇種,並特別呈現實驗戲曲、多劇種創新融合劇與兒童京劇等新穎演出形式。

《漁樵歌》劇照

  2025當代小劇場戲曲展演季開幕活動河北梆子《西川圖》作為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與中國戲曲學院戲文係合作的首個原創項目,以“戲劇工作坊”形式孵化,在保留河北梆子高亢激昂的傳統唱腔與表演風格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小劇場元素,通過獨特的敘事方式,展現人性的複雜與深刻。小劇場評劇《漁樵歌》是中國評劇院首部聚焦三國題材的原創小劇場評劇,該劇打破傳統三國戲的英雄敘事,從小喬的視角切入,以小喬的人生命運為主線,借漁樵閒人的漫論鋪開既經典又頗具新意的亂世英雄美人圖,探討人性的弱點和人生的意義,具有深刻哲理意味。

  梨園戲《王魁》是宋元南戲早期劇目在梨園戲中的珍貴遺存,被譽為“南戲首本,宋元遺篇”,本次將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和藝術風格為觀眾呈現一段與眾不同的宋元遺篇。高甲戲《羅剎記》取材于清代蒲松齡的名作《羅剎海市》,通過詼諧幽默的丑角表演、誇張的肢體動作等,同時充分發揮高甲戲的藝術特色,給觀眾帶來歡樂與思考。

  小劇場昆劇《竹林三昧》改編自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小説《竹林中》,既保留原作精華敘事結構,又完成中國化故事的梳理再現與崑曲化曲牌寫作的重新鋪排,兼具當下實驗小劇場的現代意趣與東方美學精神的留白韻味。蒲劇《奧賽羅·疑心》則移植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奧賽羅》,進行本土化、戲曲化與現代化的創造性改編。

  多劇種《變形人來了!》是一部集合了京劇、崑曲、秦腔等劇種,一人分飾超過十個角色的小劇場實驗戲曲,以兩世變形串聯起古今荒誕。提線木偶戲《嫦娥奔月》以大家熟知的嫦娥奔月神話故事為藍本,是一齣集傳統與創新等元素相結合的舞臺劇,將呈現泉州提線木偶戲高超的技藝和獨特的音樂——傀儡調。

  《童戲社》作為繁星戲劇村出品的互動式京劇兒童劇場,包括《童戲社:臉譜戲三絕》《童戲社2:超級小英雄》《童戲社3:八戒變變變》三部作品,全面展示京劇“四功五法”精髓,展示國粹魅力,為孩子們打造“看得懂,聽得樂,玩得歡,有所得”的傳統文化第一課。

  “戲外花園”拓展藝術邊界

  當代小劇場戲曲展演季走過十二載,繁星戲劇村作為承辦地,已從“中國首家民營戲劇文化産業園”成為年輕人的“文藝生活新聚落”。如今,繁星戲劇村進一步拓展藝術與生活的邊界,全新打造演藝消費場景“戲外花園”,將對戲劇的觀照從舞臺延伸到院落、空間、露臺、展館、書店、餐桌以及咖啡的香氣中,為觀眾提供更為豐富多元的文藝生活享受。

  繁星戲劇村打造觀演藝消費場景“戲外花園”

  本屆展演季期間,繁星戲劇村將攜手“戲外花園”共同打造一系列公益戲曲體驗活動。從“戲韻驚鴻”戲曲快閃,到“一秒入戲”沉浸式互動工坊,再到戲曲主題講座、親子戲劇工坊、徽班進京235週年暨王成宇戲曲人物油畫展,以多元形式共同構築立體化的戲曲體驗場域,引導觀眾零距離觸摸戲曲藝術的溫度,感受戲曲在當代煥發的蓬勃生機與動人光彩。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