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陽·花》:在戲劇性與真實性之間搖擺不定
      趙麗穎在電影《向陽·花》飾演女主角高月香馮小剛執導的電影《向陽·花》上映後,圍繞其主題呈現的評價,有明顯兩極分化的趨勢。有觀眾認為,這部電影真實再現了底層女性的生存困境與自強不息,以及有前科人員所面對的就業歧視、經濟壓力與社會偏見;也有評價認為,電影對於底層女性生存艱難的呈現是一種刻板敘事,存在消費苦難的嫌疑。這種兩極評價,也許是因為電影沒有處理好戲劇性與真實性的共生與平衡。這涉及到現實主義與戲劇性之間複雜動態的辯證關係,也是文學與藝術理論中極具爭議性的核心命題之一。《向陽·花》改編自蟲安《教改往事》中的一個短故事《女監裏的向陽花,開出高墻外》,講述了有犯罪前科的底層女性,回歸社會後艱辛奮鬥的故事。原作的故事和題材有著天然的改編優勢,使電影在人性、情感、社會現實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電影在原作的人物與故事框架之上,增加了大量情節以使整個故事更加完整。不過,對比原作和改編,我們很容易就能辨識,什麼是真實複雜的好情節,什麼是虛假刻板的平庸情節。導演馮小剛在訪談中説,這是一部溫暖的現實主義電影,但從改編策略來看,他顯然更傾向於創作一部現實題材的類型電影。正是這種搖擺不定的創作態度和改編思路,破壞了原作故事的真實性和複雜性。現實主義與類型之間的動態張力現實主義電影和現實題材的類型電影,是兩種不同的敘事策略,在創作理念、美學訴求和社會功能上存在本質差異。在敘事層面,這種差異體現為鬆散的因果鏈/強因果關係,彌散性衝突/單一性衝突,開放性困境/假定性解決等。而兩者在美學訴求上的深層矛盾,是真實性與戲劇性的對峙。在當下的電影創作中,兩者常呈現交叉融合的態勢。現實題材的商業電影,經常既需要類型電影的情節結構與戲劇強度,又企望借助現實主義美學精神完成對社會的深度思考。但這種融合涉及到現實主義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內在矛盾性——客觀與主觀、真實與虛構。詹姆遜認為,現實主義的本質矛盾源於其認知性與審美性的不可調和。一方面,現實主義追求對社會現實的客觀再現(認知功能),另一方面,它又必須通過藝術形式進行主觀加工(審美功能)。這種雙重性導致現實主義始終處於“既要求真實又必須虛構”的悖論之中。當代的敘事實踐,其實已經在某種意義上解決了現實主義的這一內在矛盾,也突破了“現實主義與戲劇性”的簡單對立,兩者可以既存在張力又相互成就。因為現實主義也需要發展出更加複雜的戲劇語法,借助戲劇性完成對社會的觀察與解剖。比如《我不是藥神》《寄生蟲》都是用類型的方式切入社會現實、捕捉社會熱點,實現了現實題材類型片的範式突破,就是融合的典範。其中關鍵在於,現實題材的類型電影,需要讓真實性與戲劇性相互成就,否則兩者之間的矛盾很容易在題材與形式間製造出一個巨大的裂痕。現實本身就有非常強烈的戲劇性,只是需要警惕那種脫離社會肌理的虛假戲劇衝突。戲劇性是解剖現實的工具抑或脫離社會的奇觀商業類型電影中,缺乏現實依據的戲劇性難免退化成廉價的敘事工具。好的戲劇性情節,既要符合現實生活的邏輯,又要能夠表現社會現實的多樣性、人性的複雜性,深化主題和人物塑造,有助於增強現實主義的效果。《向陽·花》中,主角高月香和黑妹嘗試各種工作,均因有前科被解雇。改編加了一個情節:兩人跳舞推銷賣酒時被猥瑣的老闆剋扣薪資,高月香想要回薪水,卻差點被老闆性侵,最終兩人被打得傷痕纍纍。然後是原作中的一個精彩情節:她倆穿上買來的假警服,鋌而走險去前獄友胡萍家騙錢,當看到胡萍爺爺奶奶的家家徒四壁,奶奶還臥病在床,心有不忍,反而倒貼了500塊送給獄友奶奶。對比“跳舞推銷-被性侵犯未遂”和“騙錢-送錢”這兩個情節,高下立見。這兩個戲劇性情節,都是為了表現主角的生存困境,但在呈現社會現實、塑造人物、揭示人性上,都有相當差距。“騙錢變送錢”這一情節的立體性和複雜性體現在多個方面。主角的矛盾行為,不僅揭示她們的生存困境,以及由此生發的人性之惡與道德瑕疵,又展現了底層群體在絕境中依然保留的人性溫度與善意良知,塑造了“不完美但可信”的複雜形象。送錢的行為不僅是幫助他人,更是自我救贖。人物也通過自主選擇,完成從依循生存本能的“茍活者”到內在成長的“覺醒者”的轉變。這其中,我們既能看到如刑滿釋放人員再就業困難、貧困的代際傳遞這類社會結構性問題,也能看到弱者互助所包含的個人能動性力量,用困境中的人性微光體現出影片“向陽而生”的主題。與此相對,銷售受辱是一個刻板陳舊、包含性暴力奇觀的橋段,即便真實反映了職場壓榨、性別暴力等社會現象,卻流於淺層的揭露。性暴力場面,僅停留在展示暴力衝突的層面,以“被侵犯未遂”作為戲劇衝突的高潮,通過視覺衝擊製造緊張感,但缺乏對女性受害者心理創傷的深入刻畫,與主線劇情也關聯薄弱,幾乎是“為衝突而衝突”,於是,就淪為一种女性苦難的背景板,有某種奇觀化嫌疑。被剋扣工資、被侵犯未遂的主角的“受害者”身份被不斷強化,觀眾看到的是苦難的疊加,而非人物性格的成長,人物淪為一個“苦難符號”。同時,這種設定把對於有案底人員的普遍性社會偏見,簡化為一個惡人的個體加害行為,使得複雜的結構性困境變成一個相對簡單的善惡對立。無論現實主義電影或者現實題材的類型電影,戲劇性都是一種催化劑——過量則扭曲現實本質,適量則激活認知潛能與情感力量。真正有效的評判標準,在於這些情節是否能通過戲劇性引爆現實的多重矛盾,這些高度戲劇化的場景之所以成立,正是因其在虛構中達到了比現實更本質的真實。真實性是對現實的機械複製還是對社會的本質思考現實生活中的戲劇性事件天然存在,但當它們被移植到藝術作品時,往往需要經歷藝術真實性的轉化。判斷一個戲劇性的情節夠不夠有力量,是否真實只是第一步,戲劇性的合法性不在於其“真實性”本身,而在於其能否成為特定社會認知邏輯的審美載體。現實主義的核心並非是對現實的機械複製,而是通過藝術加工揭示社會本質。判斷虛構作品的戲劇性是否合理,本質上是在檢驗創作者是否完成了從生活真實到藝術真實的飛躍。電影為了表現主角的艱難處境,在改編時加入了幾個類似的戲劇性強烈的情節:黑妹的錢被保安搶、高月香當服務員被冤枉羞辱、兩人當推銷遭遇性騷擾和暴力傷害。這些看似真實的情節,被機械地堆砌在一起,幾乎無一例外地被簡單化、刻板化,成為人物苦難的背景板,喪失了這些情節本來蘊含的敘事潛能。改編還添加了一些有明確指向的功能性情節。比如,添加了高月香為給弟弟交換娶親嫁給瘸子丈夫,女兒聾啞要人工耳蝸,女兒被拋棄到福利院。這些情節設定有一定的現實依據,在敘事層面合理化了人物的動機,在主題層面使性別議題顯性化,將個體悲劇轉變為性別困境,因此有改編的合理性和進步性。但是,當多重悲劇被疊加在一個人物身上,當苦難僅僅是堆砌卻缺少豐富的細節和人物心理,苦難在某種程度上就被景觀化了,成為剝削性的煽情工具。影片的高潮是高月香孤身入賊窩救黑妹,之後黑妹的手被砸廢、月香砸老爹頭,都是改編添加的,在原作中是警察消滅了賊窩。與此相對,電影中是獄警鄧虹給她們介紹了開鎖賣鎖的工作,原作中是她們自己找到賣鎖這個工作。這兩處改編,對於警察的作用進行了互換,也體現出創作者的改編傾向。原作中警察是“制度正義”的執行者——剿滅犯罪,而底層女性是“自我覺醒”的實踐者——自力謀生,形成一種“體制保障+個體奮鬥”的平衡敘事。電影改編中警察從“執法者”變為提供工作的“拯救者”,底層女性從“覺醒者”變為依賴體制資源的“被拯救對象”。這種互換,實質上將對有案底人員的社會歧視這一“結構性問題”轉化為“個體道德救贖”。這一改編在戲劇性層面是有效的,通過強化女性暴烈反抗,製造了更密集的戲劇衝突和情感衝擊,符合商業類型片的邏輯。但從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層面來看,這種改編也存在某種問題:將社會問題解決方案寄託于個體道德,消解了底層生存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將她們塑造成等待拯救的被動群體。這種改編在某種程度上是用戲劇性置換了真實性,放大了現實題材與類型電影結合時可能出現的割裂感。電影創作者的價值觀念會影響他捕捉現實的方式。在過往影視作品中,刑滿釋放人員這一群體長期處於被遮蔽的敘事盲區,《向陽·花》選擇深入觀照她們的生存困境與精神重生,其選題視角本身具有突破性的社會意義,也能看到創作者想要呈現底層女性困境的努力和社會責任感。然而,在構思改編過程中,創作者有時為了故事性和觀賞性,用戲劇性情節沖淡了影片的現實質感,多少有些可惜。如何通過有效合理的戲劇性情節,展現極端情境和複雜人性,揭示出被日常遮蔽的現實本質,使電影能夠折射或反映社會無意識的不同方面,這成為創作者們必須面對的課題。(作者劉起,電影學博士、傳播學博士後,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副研究員)
    2025-04-16 09:41:54趙麗穎
  • 《向陽·花》曝特輯 趙麗穎、蘭西雅演繹過命姐妹
    近日,由馮小剛執導,趙麗穎領銜主演,蘭西雅特別介紹出演,啜妮、王菊、程瀟主演的電影《向陽·花》發佈“肩並肩”角色特輯。電影聚焦一群掙紮在底層仍奮力求生的角色:高月香(趙麗穎 飾)無懼命運的千瘡百孔,懷揣著為女兒裝一個人工耳蝸的執念與生活搏鬥;黑妹(蘭西雅 飾)出身賊窩,出獄後哪怕拼盡一切也要掙脫枷鎖、重新生活;鄧虹(啜妮 飾)作為監獄管教從未停止幫他人遮風擋雨;以及有過前科但依然向陽而生的胡萍(王菊 飾)和郭愛美(程瀟 飾)。她們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組成了不服輸、不認慫、不信命的向陽花!特輯中,導演馮小剛分享:“作為一個母親,高月香第一次見到黑妹,就對她有天然的親近感。”這源於高月香的女兒和黑妹一樣,都是只能用手語交流的聾啞人。兩人朝夕相處,高月香漸漸將對女兒的情感投射在黑妹身上,在無意中得知黑妹想吃糖後,高月香費盡心思為她搞來“生活裏的一點甜”。“母親”的柔情、姐妹的幫助,給黑妹帶來莫大的溫暖,也是從小被迫偷盜的她從未體會過的安全感。出獄後兩人搭夥求生,面對欺負揮刀向惡人、大雨滂沱共撐一把傘,高月香給黑妹的溫暖有千鈞之力,給了她擺脫賊窩的勇氣,也給了她向陽重生的底氣。為了塑造出更加飽滿的角色,演員們在片場下足功夫。在拍攝高月香為保護黑妹拔刀向惡人的重場戲時,導演已經達到滿意的效果,趙麗穎主動要求再來一遍,反復打磨。蘭西雅在拍攝被煙頭燙手背的情節時眼神戲動人,在導演的指導下傳達出心中的痛苦和離開的決心,誓要開始新的人生。電影《向陽·花》將於2025年4月4日全國上映,火熱預售中!
    2025-04-02 16:56:22趙麗穎
  • 《向陽·花》曝終極預告 趙麗穎領銜打響生存反擊戰
    近日,由馮小剛執導,趙麗穎領銜主演,蘭西雅特別介紹出演,啜妮、王菊、程瀟、王嘯宇、錢漪主演的電影《向陽·花》官宣預售開啟,同時發佈“硬碰硬”版終極預告。預告中高月香(趙麗穎 飾)和黑妹(蘭西雅 飾)深陷多重生存困境:高月香的聾啞女兒流落福利院無錢治病,黑妹出身卑微被迫成賊,出獄後二人的生活也屢屢碰壁,無良老闆的惡意侵犯、犯罪集團的暴力威脅......當命運的拳頭如雨點般落下,兩人皆以硬碰硬的姿態迎頭反擊。高月香和黑妹的生活經歷反映了底層小人物在命運絞索中掙扎求生的真實圖景。面對“就我們誰都能欺負”的現狀,她們始終秉持著以善待人“不惹事”、受到欺負“不怕事”的處事原則。終極預告中,黑妹深陷賊窩無法逃離,高月香隻身勇闖賊窩,手持象徵罪惡的 “金元寶”重創賊首;遭遇不良老闆的侵犯,黑妹抄起酒瓶砸向施暴者。她們直面惡意迎頭反擊,用行動詮釋著“可以受傷,但絕不低頭”的強悍態度。而在這場“生存反擊戰”中,高月香、黑妹也缺不了鄧虹(啜妮 飾)、胡萍(王菊 飾)、郭愛美(程瀟 飾)這群好姐妹的幫助與關照。五人並肩攜手,才能一起打破困境,奔赴新生活。影片在呈現邊緣群體的生存困境時並不著墨于苦難,而是通過一次次強烈的反擊體現出小人物堅韌頑強的生命力。不少網友表示:“高月香豁出去、不低頭、不認輸的生活態度讓人熱血沸騰!” 電影將於4月4日全國上映。
    2025-03-31 17:59:47趙麗穎
  • 《向陽·花》定檔清明 馮小剛趙麗穎首次合作
    3月3日,由馮小剛執導,趙麗穎領銜主演,蘭西雅特別介紹出演,啜妮、王菊、程瀟主演的電影《向陽·花》官宣定檔4月4日清明節。影片講述刑滿釋放的高月香(趙麗穎 飾)和她的姐妹們一起回歸社會,掙脫命運的泥沼,向陽重生的故事。在今日釋出的“別惹我”定檔海報中,趙麗穎以“狠人”之姿亮相,其他一眾角色也隨之霸氣曝光。海報畫面紅黑撞色間力量感呼之欲出,各角色神情或倔強果敢,或閃爍淚光,她們皆昂首以示“絕不低頭,與生活硬碰硬”的態度,直面每一次命運的挑戰。一貫擅長展現小人物命運的馮小剛導演再度聚焦現實主義題材,《向陽·花》是馮小剛和趙麗穎相識19年後首次合作的電影作品。此外,青年演員蘭西雅的實力加入,演員啜妮、王菊、程瀟的驚喜加盟也將給“小人物”故事帶來新的魅力。
    2025-03-03 11:29:28趙麗穎
  • 2023年北京臺春晚代言人揭曉 趙麗穎和兔小蕊邀你共赴春日之約
    1月9日,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正式官宣趙麗穎為2023年春晚代言人。雖然是第一次參加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但趙麗穎與北京衛視的淵源卻不淺。2022年,趙麗穎參演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幸福到萬家》就是在北京衛視首播,並贏得收視口碑雙豐收。不僅讓全國觀眾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何幸福,也讓大眾看到了演員趙麗穎身上的拼搏精神與溫暖力量。這一點,也正與本屆春晚“守望、陪伴”的總基調深度契合。大年初一,趙麗穎將繼續與北京廣播電視臺牽手,通過2023年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將幸福與歡樂送往千家萬戶。選擇符合晚會調性與北京城市氣質的明星嘉賓作為代言人,是往屆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的傳統。為全方位展現首都新風貌,2023年北京廣播電視臺首次開發設計年輕化吉祥物形象——代表著生機與活力的兔小蕊。值得一提的是,兔小蕊一經官宣便憑藉可愛造型,受到了廣大網友的喜愛。在本屆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中,兔小蕊也將與趙麗穎攜手,陪伴觀眾一路生花、迎接春日暖陽。據悉,趙麗穎還將參加2023年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主宣傳片拍攝,片中她向觀眾發出誠摯邀請。趙麗穎屆時將為觀眾獻上怎樣一封新年信函?她又將與調皮的兔小蕊上演哪些有愛互動?2023年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將繼續堅守溫暖向上的主旋律,于大年初一(1月22日)19:30,在北京衛視、北京文藝頻道、北京時間同步播出。
    2023-01-09 14:28:04趙麗穎
  • 《向陽·花》:在戲劇性與真實性之間搖擺不定
      趙麗穎在電影《向陽·花》飾演女主角高月香馮小剛執導的電影《向陽·花》上映後,圍繞其主題呈現的評價,有明顯兩極分化的趨勢。有觀眾認為,這部電影真實再現了底層女性的生存困境與自強不息,以及有前科人員所面對的就業歧視、經濟壓力與社會偏見;也有評價認為,電影對於底層女性生存艱難的呈現是一種刻板敘事,存在消費苦難的嫌疑。這種兩極評價,也許是因為電影沒有處理好戲劇性與真實性的共生與平衡。這涉及到現實主義與戲劇性之間複雜動態的辯證關係,也是文學與藝術理論中極具爭議性的核心命題之一。《向陽·花》改編自蟲安《教改往事》中的一個短故事《女監裏的向陽花,開出高墻外》,講述了有犯罪前科的底層女性,回歸社會後艱辛奮鬥的故事。原作的故事和題材有著天然的改編優勢,使電影在人性、情感、社會現實多方面都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電影在原作的人物與故事框架之上,增加了大量情節以使整個故事更加完整。不過,對比原作和改編,我們很容易就能辨識,什麼是真實複雜的好情節,什麼是虛假刻板的平庸情節。導演馮小剛在訪談中説,這是一部溫暖的現實主義電影,但從改編策略來看,他顯然更傾向於創作一部現實題材的類型電影。正是這種搖擺不定的創作態度和改編思路,破壞了原作故事的真實性和複雜性。現實主義與類型之間的動態張力現實主義電影和現實題材的類型電影,是兩種不同的敘事策略,在創作理念、美學訴求和社會功能上存在本質差異。在敘事層面,這種差異體現為鬆散的因果鏈/強因果關係,彌散性衝突/單一性衝突,開放性困境/假定性解決等。而兩者在美學訴求上的深層矛盾,是真實性與戲劇性的對峙。在當下的電影創作中,兩者常呈現交叉融合的態勢。現實題材的商業電影,經常既需要類型電影的情節結構與戲劇強度,又企望借助現實主義美學精神完成對社會的深度思考。但這種融合涉及到現實主義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內在矛盾性——客觀與主觀、真實與虛構。詹姆遜認為,現實主義的本質矛盾源於其認知性與審美性的不可調和。一方面,現實主義追求對社會現實的客觀再現(認知功能),另一方面,它又必須通過藝術形式進行主觀加工(審美功能)。這種雙重性導致現實主義始終處於“既要求真實又必須虛構”的悖論之中。當代的敘事實踐,其實已經在某種意義上解決了現實主義的這一內在矛盾,也突破了“現實主義與戲劇性”的簡單對立,兩者可以既存在張力又相互成就。因為現實主義也需要發展出更加複雜的戲劇語法,借助戲劇性完成對社會的觀察與解剖。比如《我不是藥神》《寄生蟲》都是用類型的方式切入社會現實、捕捉社會熱點,實現了現實題材類型片的範式突破,就是融合的典範。其中關鍵在於,現實題材的類型電影,需要讓真實性與戲劇性相互成就,否則兩者之間的矛盾很容易在題材與形式間製造出一個巨大的裂痕。現實本身就有非常強烈的戲劇性,只是需要警惕那種脫離社會肌理的虛假戲劇衝突。戲劇性是解剖現實的工具抑或脫離社會的奇觀商業類型電影中,缺乏現實依據的戲劇性難免退化成廉價的敘事工具。好的戲劇性情節,既要符合現實生活的邏輯,又要能夠表現社會現實的多樣性、人性的複雜性,深化主題和人物塑造,有助於增強現實主義的效果。《向陽·花》中,主角高月香和黑妹嘗試各種工作,均因有前科被解雇。改編加了一個情節:兩人跳舞推銷賣酒時被猥瑣的老闆剋扣薪資,高月香想要回薪水,卻差點被老闆性侵,最終兩人被打得傷痕纍纍。然後是原作中的一個精彩情節:她倆穿上買來的假警服,鋌而走險去前獄友胡萍家騙錢,當看到胡萍爺爺奶奶的家家徒四壁,奶奶還臥病在床,心有不忍,反而倒貼了500塊送給獄友奶奶。對比“跳舞推銷-被性侵犯未遂”和“騙錢-送錢”這兩個情節,高下立見。這兩個戲劇性情節,都是為了表現主角的生存困境,但在呈現社會現實、塑造人物、揭示人性上,都有相當差距。“騙錢變送錢”這一情節的立體性和複雜性體現在多個方面。主角的矛盾行為,不僅揭示她們的生存困境,以及由此生發的人性之惡與道德瑕疵,又展現了底層群體在絕境中依然保留的人性溫度與善意良知,塑造了“不完美但可信”的複雜形象。送錢的行為不僅是幫助他人,更是自我救贖。人物也通過自主選擇,完成從依循生存本能的“茍活者”到內在成長的“覺醒者”的轉變。這其中,我們既能看到如刑滿釋放人員再就業困難、貧困的代際傳遞這類社會結構性問題,也能看到弱者互助所包含的個人能動性力量,用困境中的人性微光體現出影片“向陽而生”的主題。與此相對,銷售受辱是一個刻板陳舊、包含性暴力奇觀的橋段,即便真實反映了職場壓榨、性別暴力等社會現象,卻流於淺層的揭露。性暴力場面,僅停留在展示暴力衝突的層面,以“被侵犯未遂”作為戲劇衝突的高潮,通過視覺衝擊製造緊張感,但缺乏對女性受害者心理創傷的深入刻畫,與主線劇情也關聯薄弱,幾乎是“為衝突而衝突”,於是,就淪為一种女性苦難的背景板,有某種奇觀化嫌疑。被剋扣工資、被侵犯未遂的主角的“受害者”身份被不斷強化,觀眾看到的是苦難的疊加,而非人物性格的成長,人物淪為一個“苦難符號”。同時,這種設定把對於有案底人員的普遍性社會偏見,簡化為一個惡人的個體加害行為,使得複雜的結構性困境變成一個相對簡單的善惡對立。無論現實主義電影或者現實題材的類型電影,戲劇性都是一種催化劑——過量則扭曲現實本質,適量則激活認知潛能與情感力量。真正有效的評判標準,在於這些情節是否能通過戲劇性引爆現實的多重矛盾,這些高度戲劇化的場景之所以成立,正是因其在虛構中達到了比現實更本質的真實。真實性是對現實的機械複製還是對社會的本質思考現實生活中的戲劇性事件天然存在,但當它們被移植到藝術作品時,往往需要經歷藝術真實性的轉化。判斷一個戲劇性的情節夠不夠有力量,是否真實只是第一步,戲劇性的合法性不在於其“真實性”本身,而在於其能否成為特定社會認知邏輯的審美載體。現實主義的核心並非是對現實的機械複製,而是通過藝術加工揭示社會本質。判斷虛構作品的戲劇性是否合理,本質上是在檢驗創作者是否完成了從生活真實到藝術真實的飛躍。電影為了表現主角的艱難處境,在改編時加入了幾個類似的戲劇性強烈的情節:黑妹的錢被保安搶、高月香當服務員被冤枉羞辱、兩人當推銷遭遇性騷擾和暴力傷害。這些看似真實的情節,被機械地堆砌在一起,幾乎無一例外地被簡單化、刻板化,成為人物苦難的背景板,喪失了這些情節本來蘊含的敘事潛能。改編還添加了一些有明確指向的功能性情節。比如,添加了高月香為給弟弟交換娶親嫁給瘸子丈夫,女兒聾啞要人工耳蝸,女兒被拋棄到福利院。這些情節設定有一定的現實依據,在敘事層面合理化了人物的動機,在主題層面使性別議題顯性化,將個體悲劇轉變為性別困境,因此有改編的合理性和進步性。但是,當多重悲劇被疊加在一個人物身上,當苦難僅僅是堆砌卻缺少豐富的細節和人物心理,苦難在某種程度上就被景觀化了,成為剝削性的煽情工具。影片的高潮是高月香孤身入賊窩救黑妹,之後黑妹的手被砸廢、月香砸老爹頭,都是改編添加的,在原作中是警察消滅了賊窩。與此相對,電影中是獄警鄧虹給她們介紹了開鎖賣鎖的工作,原作中是她們自己找到賣鎖這個工作。這兩處改編,對於警察的作用進行了互換,也體現出創作者的改編傾向。原作中警察是“制度正義”的執行者——剿滅犯罪,而底層女性是“自我覺醒”的實踐者——自力謀生,形成一種“體制保障+個體奮鬥”的平衡敘事。電影改編中警察從“執法者”變為提供工作的“拯救者”,底層女性從“覺醒者”變為依賴體制資源的“被拯救對象”。這種互換,實質上將對有案底人員的社會歧視這一“結構性問題”轉化為“個體道德救贖”。這一改編在戲劇性層面是有效的,通過強化女性暴烈反抗,製造了更密集的戲劇衝突和情感衝擊,符合商業類型片的邏輯。但從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層面來看,這種改編也存在某種問題:將社會問題解決方案寄託于個體道德,消解了底層生存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將她們塑造成等待拯救的被動群體。這種改編在某種程度上是用戲劇性置換了真實性,放大了現實題材與類型電影結合時可能出現的割裂感。電影創作者的價值觀念會影響他捕捉現實的方式。在過往影視作品中,刑滿釋放人員這一群體長期處於被遮蔽的敘事盲區,《向陽·花》選擇深入觀照她們的生存困境與精神重生,其選題視角本身具有突破性的社會意義,也能看到創作者想要呈現底層女性困境的努力和社會責任感。然而,在構思改編過程中,創作者有時為了故事性和觀賞性,用戲劇性情節沖淡了影片的現實質感,多少有些可惜。如何通過有效合理的戲劇性情節,展現極端情境和複雜人性,揭示出被日常遮蔽的現實本質,使電影能夠折射或反映社會無意識的不同方面,這成為創作者們必須面對的課題。(作者劉起,電影學博士、傳播學博士後,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副研究員)
    2025-04-16 09:41:54趙麗穎
  • 《向陽·花》曝特輯 趙麗穎、蘭西雅演繹過命姐妹
    近日,由馮小剛執導,趙麗穎領銜主演,蘭西雅特別介紹出演,啜妮、王菊、程瀟主演的電影《向陽·花》發佈“肩並肩”角色特輯。電影聚焦一群掙紮在底層仍奮力求生的角色:高月香(趙麗穎 飾)無懼命運的千瘡百孔,懷揣著為女兒裝一個人工耳蝸的執念與生活搏鬥;黑妹(蘭西雅 飾)出身賊窩,出獄後哪怕拼盡一切也要掙脫枷鎖、重新生活;鄧虹(啜妮 飾)作為監獄管教從未停止幫他人遮風擋雨;以及有過前科但依然向陽而生的胡萍(王菊 飾)和郭愛美(程瀟 飾)。她們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組成了不服輸、不認慫、不信命的向陽花!特輯中,導演馮小剛分享:“作為一個母親,高月香第一次見到黑妹,就對她有天然的親近感。”這源於高月香的女兒和黑妹一樣,都是只能用手語交流的聾啞人。兩人朝夕相處,高月香漸漸將對女兒的情感投射在黑妹身上,在無意中得知黑妹想吃糖後,高月香費盡心思為她搞來“生活裏的一點甜”。“母親”的柔情、姐妹的幫助,給黑妹帶來莫大的溫暖,也是從小被迫偷盜的她從未體會過的安全感。出獄後兩人搭夥求生,面對欺負揮刀向惡人、大雨滂沱共撐一把傘,高月香給黑妹的溫暖有千鈞之力,給了她擺脫賊窩的勇氣,也給了她向陽重生的底氣。為了塑造出更加飽滿的角色,演員們在片場下足功夫。在拍攝高月香為保護黑妹拔刀向惡人的重場戲時,導演已經達到滿意的效果,趙麗穎主動要求再來一遍,反復打磨。蘭西雅在拍攝被煙頭燙手背的情節時眼神戲動人,在導演的指導下傳達出心中的痛苦和離開的決心,誓要開始新的人生。電影《向陽·花》將於2025年4月4日全國上映,火熱預售中!
    2025-04-02 16:56:22趙麗穎
  • 《向陽·花》曝終極預告 趙麗穎領銜打響生存反擊戰
    近日,由馮小剛執導,趙麗穎領銜主演,蘭西雅特別介紹出演,啜妮、王菊、程瀟、王嘯宇、錢漪主演的電影《向陽·花》官宣預售開啟,同時發佈“硬碰硬”版終極預告。預告中高月香(趙麗穎 飾)和黑妹(蘭西雅 飾)深陷多重生存困境:高月香的聾啞女兒流落福利院無錢治病,黑妹出身卑微被迫成賊,出獄後二人的生活也屢屢碰壁,無良老闆的惡意侵犯、犯罪集團的暴力威脅......當命運的拳頭如雨點般落下,兩人皆以硬碰硬的姿態迎頭反擊。高月香和黑妹的生活經歷反映了底層小人物在命運絞索中掙扎求生的真實圖景。面對“就我們誰都能欺負”的現狀,她們始終秉持著以善待人“不惹事”、受到欺負“不怕事”的處事原則。終極預告中,黑妹深陷賊窩無法逃離,高月香隻身勇闖賊窩,手持象徵罪惡的 “金元寶”重創賊首;遭遇不良老闆的侵犯,黑妹抄起酒瓶砸向施暴者。她們直面惡意迎頭反擊,用行動詮釋著“可以受傷,但絕不低頭”的強悍態度。而在這場“生存反擊戰”中,高月香、黑妹也缺不了鄧虹(啜妮 飾)、胡萍(王菊 飾)、郭愛美(程瀟 飾)這群好姐妹的幫助與關照。五人並肩攜手,才能一起打破困境,奔赴新生活。影片在呈現邊緣群體的生存困境時並不著墨于苦難,而是通過一次次強烈的反擊體現出小人物堅韌頑強的生命力。不少網友表示:“高月香豁出去、不低頭、不認輸的生活態度讓人熱血沸騰!” 電影將於4月4日全國上映。
    2025-03-31 17:59:47趙麗穎
  • 《向陽·花》定檔清明 馮小剛趙麗穎首次合作
    3月3日,由馮小剛執導,趙麗穎領銜主演,蘭西雅特別介紹出演,啜妮、王菊、程瀟主演的電影《向陽·花》官宣定檔4月4日清明節。影片講述刑滿釋放的高月香(趙麗穎 飾)和她的姐妹們一起回歸社會,掙脫命運的泥沼,向陽重生的故事。在今日釋出的“別惹我”定檔海報中,趙麗穎以“狠人”之姿亮相,其他一眾角色也隨之霸氣曝光。海報畫面紅黑撞色間力量感呼之欲出,各角色神情或倔強果敢,或閃爍淚光,她們皆昂首以示“絕不低頭,與生活硬碰硬”的態度,直面每一次命運的挑戰。一貫擅長展現小人物命運的馮小剛導演再度聚焦現實主義題材,《向陽·花》是馮小剛和趙麗穎相識19年後首次合作的電影作品。此外,青年演員蘭西雅的實力加入,演員啜妮、王菊、程瀟的驚喜加盟也將給“小人物”故事帶來新的魅力。
    2025-03-03 11:29:28趙麗穎
  • 2023年北京臺春晚代言人揭曉 趙麗穎和兔小蕊邀你共赴春日之約
    1月9日,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正式官宣趙麗穎為2023年春晚代言人。雖然是第一次參加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但趙麗穎與北京衛視的淵源卻不淺。2022年,趙麗穎參演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幸福到萬家》就是在北京衛視首播,並贏得收視口碑雙豐收。不僅讓全國觀眾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何幸福,也讓大眾看到了演員趙麗穎身上的拼搏精神與溫暖力量。這一點,也正與本屆春晚“守望、陪伴”的總基調深度契合。大年初一,趙麗穎將繼續與北京廣播電視臺牽手,通過2023年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將幸福與歡樂送往千家萬戶。選擇符合晚會調性與北京城市氣質的明星嘉賓作為代言人,是往屆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的傳統。為全方位展現首都新風貌,2023年北京廣播電視臺首次開發設計年輕化吉祥物形象——代表著生機與活力的兔小蕊。值得一提的是,兔小蕊一經官宣便憑藉可愛造型,受到了廣大網友的喜愛。在本屆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中,兔小蕊也將與趙麗穎攜手,陪伴觀眾一路生花、迎接春日暖陽。據悉,趙麗穎還將參加2023年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主宣傳片拍攝,片中她向觀眾發出誠摯邀請。趙麗穎屆時將為觀眾獻上怎樣一封新年信函?她又將與調皮的兔小蕊上演哪些有愛互動?2023年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將繼續堅守溫暖向上的主旋律,于大年初一(1月22日)19:30,在北京衛視、北京文藝頻道、北京時間同步播出。
    2023-01-09 14:28:04趙麗穎
趙麗穎

趙麗穎,1987年10月16日出生於河北省廊坊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