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它們不是“絆腳石”
平潭島,平潭島,光長石頭不長草。”這是出自平潭耳熟能詳的歌謠裏的頭兩句,給人的感覺就是:平潭的石頭很多,但石頭又被平潭人嫌棄。
平潭的石頭的確很多,也和平潭人的生産生活密切相關。如果不是就地取材,平潭人民怎麼能夠建起遍佈城鄉的石頭厝?平潭人還用石頭鋪路築堤磊碼頭,搭橋架渠護坡岸,更神奇的是,平潭先民發明瞭“石石戶”,竟然可以用來捕魚。可以説,鐵骨錚錚的石頭,支撐起了平潭人的生産生活,支撐起了平潭的歷史,支撐起了平潭的文化,也支撐起了平潭精神。
迄今為止,平潭最著名的石頭,仍然還是屹立在海壇海峽洋面上,被稱為“半洋石帆”的那兩塊石頭。和武夷山的玉女峰一樣,這兩塊石頭是平潭的“代言石”“封面石”,給平潭帶來了許多榮光,也吸引了不少外界好奇的目光。
眾所週知,許多風景名勝區都有名石,不必一一列舉。武夷山的天遊峰就是一整塊大石頭,每天都有遊客接踵而來,登頂覽勝。武夷山人所説的“一塊石頭玩半天”,指的就是天遊峰。我省的東山,也是一個海島,自然風貌和平潭很相似。他們有一塊風動石,揚名天下,給東山的旅遊增添了無限魅力。
對平潭比較了解的人士説,其實平潭的奇岩怪石非常多,可以説“別人有的,平潭都有;別人沒有的,平潭還有”。平潭的駱駝峰,筆者就覺得比桂林的象形多了,可惜名氣遠不如對方。有人説,平潭也有風動石,但具體在哪,大多數人又説不清楚。據縣誌記載,平潭還有一塊神奇的指動石,用手指推,它就能輕輕晃動。只可惜,前些年被人推到山下去了。
歷史上,平潭的奇岩怪石被破壞了不少,除了生産生活需要,被就地取材之外,卻有那麼一部分人,不知道是不是覺得它們是礙手礙腳的絆腳石,莫名其妙地故意實施破壞。這樣的行為,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這些年,平潭基礎設施大建設,的確遇到了一些奇岩怪石“攔路”“絆腳”的問題。是請它們“讓路”,還是我們為它們“繞路”,成了輿論場上關注的焦點。令人欣喜的是,絕大多數人呼籲和贊成要為它們“繞路”。這説明,平潭人的保護意識已經覺醒,大家已經清醒地知道,奇岩怪石是上天賦予平潭不可多得、不可再得的寶貴財富,是有利當代、福澤後人的真寶貝,我們不能再隨意破壞它,不能成為歷史的罪人。
從嫌棄到保護,這是一大進步。但還不夠,我們還要對奇岩怪石進行開發、包裝、利用,要讓它們從蔽日障目的樹林草叢中走出來,重洗仙顏;要讓它們從人跡罕至的山隅澳角中醒過來,再展神姿。
它們不是“絆腳石”,不是“攔路石”,它們是“聚寶石”,是“吸金石”。不要再捧著金元寶受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