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福建頻道消息(林芷汐):國際在線福建頻道8月14日從福州市教育局了解到,日前,《福州市人民政府關於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正式發佈。據悉,從2019年起,福州市將採取積分制辦法安排隨遷子女入學;到2020年,福州市51人至55人班額比例將控制在8%以內,比福建省平均比例低2個百分點。
據了解,《實施意見》以“確保2020年福州市中心城區範圍內實現基本均衡發展,有條件的縣(市)區基本達到國家優質均衡發展要求”為總體目標,從學校規劃建設、教師隊伍、素質教育、特殊群體、相關保障等方面全面施策,發佈了24個方面的具體舉措,形成重點項目清單附表,共包含13項任務。
《實施意見》共提出有創新或突破的18項舉措,主要內容包括:
科學規劃城鄉學校佈局。提出“規劃先行、適度超前”的原則;建立義務教育學校建設的規劃、設計和驗收等環節的會商機制;將配套學校建設納入周邊住宅建設項目的規劃條件及土地出讓要求,確保配套學校與住宅首期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優化城鄉學校建設和管理。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提升改造工程,通過提高新建標準、改造不達標學校、分流生源等措施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以教育信息化建設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著力構建網絡化、數字化、智慧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開展以學科測評、網絡閱卷為基礎的學業監測評估系統建設試點,為中小學教學進行品質抽測考評與精準診斷服務;加強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推進“網格化+平安校園”工作,全面排查校園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
加強城鄉教師隊伍建設。結合學校工作特點貫徹一線考察幹部要求,探索建立更加精準的校級領導幹部考核選拔制度。改革名優骨幹教師的考核方式,以教學業績為主要指標定期對省、市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進行考核;強化教師培訓項目過程性管理,完善課程設計、學員考核和師資評價方式,提高高層次人才培訓品質;支持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依託教師進修校開展縣域內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試點;合理提高邊遠山區、海島教師待遇水準;並把各類評比表彰向一線教師、鄉村教師和班主任傾斜。
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在抓好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育的基礎上,強化中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普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通過送教、走教和推送數字化課程資源等方式,支持鄉村小規模學校開好國家課程;調整優質普高定向生分配辦法,按不低於50%的比例,將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合理分配到初中校,並向農村初中和無選擇生源的城區初中傾斜。
有關保障方面,福州將加大市級統籌力度,建立市縣兩級聯席會商制度,積極探索市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分步推進的規劃與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