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9月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張旭/文 陳建國/攝)記者從市建委獲悉,梅峰河、陸莊河、文藻河、屏東河、五四河、紅星河等6條首批鼓台中心水系“卷地毯”施工河道已基本完成,陸續對市民開放。
陸莊河上的古橋有望國慶節前完成修繕。
陸莊河:多處古跡有望國慶前修繕
昨日上午,記者走訪了陸莊河,只見人們悠閒地在內河旁、涼亭下納涼。
陸莊河連接白馬河和新西河,全長1.02公里,曾因淤積而黑臭。經過近一年的整治,陸莊河變了模樣。“整治內容包括河底清淤削減內源污染,新建截污系統加強外源控制,新建泵閘提升水動力,加固生態駁岸提升河道防洪行洪能力,鋪設河底石頭改善水生生物環境,修建怡山境串珠公園、沿河景觀步道等。”福州北控鼓臺水環境有限公司工程師吳凡説,為了讓步道寬度達到6米,他們沿河拆除了約200個雜物間。如今人們順著陸莊河兩岸,可以走到白馬河。
記者注意到,目前陸莊河的整治重點已部分轉移到歷史古跡修繕提升方面。“陸莊橋上的涼亭,是城區少有的風雨廊橋。通過此次修復,將重現陸莊河沿線舊時風貌,留住歷史古韻和榕城記憶。”吳凡介紹,陸莊橋、高峰橋、高將軍亭等古跡修繕工作有望國慶節前完成。
文藻河:每天補水步道或今天開放
蓊鬱蒼翠,垂柳依依,是如今文藻河的景象。
這條長約330米的安泰河支流,整治前,河道上游雨污水混接現象嚴重,污水直排入河。同時它又是一條斷頭河,自凈能力差,淤泥一點點沉澱,逐漸造成黑臭。
“針對暗涵段入河污水,在文藻河上游與西湖連接處設置鋼壩攔截合流暗溝內的污水,並設置一座小型污水提升泵站。”福州北控鼓臺水環境有限公司工程師鄭錦飛説,還將新建補水泵站,每天可將5000噸白馬河水補至文藻河,增加水動力。補水泵站將在省文化廳宿舍地塊拆遷完成後開工建設。
“在景觀提升上,不僅建有倣古圍墻,還有懸挑步道、親水棧道等,保證文藻河有連續的親水空間。在景觀小品設計上,結合林則徐的生平事跡,用厚重內斂的古典園林表現形式,讓文藻河的景觀風貌和故居相統一。”鄭錦飛説,目前正在進行步道鋪設及景觀綠化收尾及場地清理工作,預計景觀步道今天對外開放。
紅星河整治一新,市民行走在步道上。
紅星河:新建河道活絡光明港水系
打通一條道,活絡一片水,這是紅星河整治的最大亮點。
紅星河西南起于長樂南路,東北至光明港,總長406米。原河道是斷頭河,治理之初河道兩側有大片老舊村落,雨污水收集系統較差,部分河道被建築物及菜地侵佔,河道污泥垃圾淤積嚴重,無綠化水生植物,水體喪失自凈能力。
“開挖120多米長的新河道,使紅星河和光明港二支河連接光明港,打通光明港片區所有河道。這是決定光明港水系命運的關鍵一招。”市水務集團紅星河河長陳平説,為了實現水多水動,在紅星河上游、下游均設置了鋼壩和排水泵,讓它可以採用自然潮水和補水泵兩種方式進行補水,確保內河水質。
記者沿河步行,只見臨水區種著垂柳,步道兩側栽種秋楓,還有小葉紫薇、三角梅等。在紅星河一端,不僅有砌石駁岸,還有生態駁岸,而且建了龍舟下河平臺。
梅峰河:全長1430米步道基本建成
前幾天,記者就已經走訪首批“卷地毯”施工的14條內河中的6條,分別是竹欖河、林浦河、崇福寺溪、竹嶼河、新厝河、琴亭河。
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五四河、梅峰河、屏東河、飛鳳河、馬洲支河等5條內河也基本完成整治。其中,五四河主打“簡約、時尚、休閒”的沿岸景觀;梅峰河全長1430米,按掃尾攻堅節點,目前沿線綠化和景觀步道基本建成;屏東河改變逢雨必澇的情景,沿岸有生態美景;馬洲支河的河道整治工程基本完成;飛鳳河基本建成開放,沿岸種植喬木260余棵,綠化面積達1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