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廈門綠地系統最新規劃出爐 後年公園數量將增至342個
廈門網  2018-10-12 10:11:17

廈門綠地系統最新規劃出爐 後年公園數量將增至342個

  -五通燈塔公園。劉東華攝

  核心提示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 記者 林依文)新建公園,利用綠道、水系串聯城市點狀綠地。未來幾年,廈門這座“海上花園城市”的“綠意”將更濃。

  近日,《廈門市綠地系統規劃修編和綠線劃定(2017-2020)》已經市政府批復正式實施。根據規劃,至2020年我市將有公園綠地8368.06公頃,防護綠地4051.99公頃,各類公園將達到342個(目前已有約130個)。其中,重點加強綜合公園及社區公園的規劃布點,保證滿足社區公園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

  利用城市綠道和水系,串聯起分散的點狀綠地

  據了解,此次規劃的主要內容是結合各相關規劃及近十年來綠地建設的實際情況,對原綠地系統規劃進行調整,並確定至2020年公園綠地的詳細範圍,進行綠地系統結構佈局。

  規劃指出,將利用區域性城市綠道、城市水系,規劃帶狀公園,串聯點狀綠地,把目前全市一些比較分散孤立的點狀綠地串聯起來,形成城市公園綠地網絡體系。

  社區公園數量最多,滿足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

  此次規劃還提出,要重點加強綜合公園及社區公園的規劃布點,保證每區至少有一個區域性綜合公園,同時對現狀及規劃居住用地集中片區,滿足社區公園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

  在本次規劃的342個公園中,社區公園所佔數量最多,達到180個。社區公園雖然面積小,但具備公園的主要功能,可以滿足市民需求,而且所需的地塊不用很大,建設成本更低,又能改變社區周邊的環境。目前,我市的許多社區公園都建設得有品質、有特色,比如美仁園中紅磚砌成的景墻上,印著大量廈門的老照片,帶市民回望歷史;湖裏的佛祖山公園,鋪設紅磚,頗具閩南建築特色;中山路老劇場文化公園把電影文化融入其中。

  一區一環兩帶多廊道

  此次規劃確定了廈門市域生態與綠地系統佈局結構為:“一區一環兩帶多廊道”指狀放射網絡。

  -一區

  指的是由規劃城市建設區週邊山體林地形成的大生態背景林,包括風景名勝區、風景區、郊野公園、水源保護地、森林公園、農林生産用地等形成的大生態背景林。

  -一環

  即本島濱海休閒綠環。

  -兩帶

  指的是沿福廈鐵路、廈漳泉高速公路兩側的市政防護綠帶以及沿海灣的濱海綠化帶。

  -多廊道

  指的是從生態背景林中延伸出的多條由山體、農田、溪流、濱水綠帶公園組成的綠色廊道,以及城市組團之間隔離綠帶。

  342個公園

  ●綜合公園54個

  3005.46公頃

  ●專類公園51個

  1741.6公頃

  ●帶狀公園57個

  1721.43公頃

  ●社區公園180個

  334.29公頃

  10條廊道

  至2020年,我市將擁有10條廊道。

  五緣灣生態廊道

  萬石山生態廊道

  蔡尖尾山生態廊道

  馬鑾灣生態廊道

  杏林灣生態廊道

  美人山生態廊道

  同安灣生態廊道

  下潭尾生態廊道

  東坑灣生態廊道

  九溪生態廊道

編輯:顏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