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市啟動49條支流整治 力爭6月底前完成
記者昨日獲悉,隨著“卷地毯”施工掃尾攻堅有效推進,城區86條主幹河道已陸續完工、開放。我市日前已啟動49條支流整治,力爭6月底前完成。
據了解,此次列入水系治理的除了規劃的107條主幹河道外,我市還摸排出49條現狀支流,至此城區共摸排出內河156條。其中,91條主幹河道(其中5條此前已按照規劃填埋)和49條支流納入四城區水系治理PPP項目中實施治理,剩餘的如晉安河、光明港、浦下河、螺洲河、義序河等16條內河單獨實施整治。
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工程總量上看,截至去年11月底,86條內河截污管道已埋設223公里,完成總量90%;截流井完成715個,完成總量78%;6座分散式污水處理廠已建成3座,餘下的2019年春節前陸續建成。
針對49條支流(臺江區1條、倉山區38條、晉安區10條),我市計劃6月底前全部完成治理。此後,城區全部內河將基本完成整治並納入正常管養。
上述負責人表示,水系綜合治理還包含內澇治理。為了提高城區防洪防澇能力,我市提出了“上截、中疏、下排”的思路,推行高水高排、晉安河擴河、晉安河“直排”閩江、城區新挖擴挖7個湖等項目。目前,這些項目正在全力推進建設。
“上截”,指的是江北城區山洪防治及生態補水工程(又稱“高水高排”工程)。福州地勢北高南低,城區北部三面環山,汛期時山上來水匯入晉安河。針對這種情況,福州市在北面山中,修建一條29公里的主隧洞,沿線設5個補水支洞、12座截洪壩、6座控制閘。汛期時,可以泄洪,緩解福州城區內澇;枯水季時,可以抽取閩江的水補給內河。項目將於2020年完工。
“中疏”包括晉安河擴河項目,以及在城區新挖、擴挖7個湖,建設3個滯洪公園、2個調蓄池,可增加調蓄庫容200萬立方米以上。目前這些項目也在推進建設。
“下排”指的是晉安河“直排”閩江工程,該工程完工後晉安河水進入閩江,將比現有借道光明港的路線縮短5300多米,時間從現有的2小時縮短為45分鐘。工程預計6月通水。(福州晚報記者 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