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永春蘇坑:規模項目“當年”結碩果
東南網  2019-01-31 14:58:31

  東南網1月3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楓 通訊員 蘇福彬)在永春縣蘇坑鎮,規模項目從前期立項到開工一年內就可完成,最短的只用了8個月。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蘇坑工業園的福建科萊德玻璃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兩條智慧化生産線上只有20多名工人在操作。原玻經切割、磨邊、清洗、打孔、鋼化,全程通過MES(生産信息化管理系統)監控,並與企業ERP(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對接。

  科萊德是一家生産建築用鋼化玻璃企業,2018年初經招商進駐工業園。該項目陸續完成規劃設計、土地平整、廠房及科研綜合大樓建設,並投産了兩條智慧化生産線。2018年8月初,第一片鋼化玻璃出爐,項目一期預計可實現年産值6000多萬元。“從招商到投産,僅用了8個月,這速度以前真想不到!”科萊德董事長李少強説。

  科萊德等項目實現快速投産,得益於蘇坑鎮從2017年初開始實施的“五個當年”目標,即當年招商、落地、建設、投産、納稅。為實現這一目標,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企業實行“同步走”,一方面提升、提效前期各項審批服務,另一方面引導企業提前設計廠房、預訂設備。

  “比如,以往立項流程為土地聯席會過會、土地報批、土地拍賣、企業獲牌、聘請設計、報送住建審批等,這原本最快要半年時間。為加快前期進度,我們鎮在諮詢縣國土、住建、發改、環保等相關主管部門後,經同意提前將初步紅線圖提供給意向企業,讓企業提前設計廠房並可同步隨審批意見及時優化。企業獲牌後可立即進場施工、可儘快預訂設備,這樣至少能節省3個月時間。”蘇坑鎮黨委書記潘雙貴説。

  依靠“五個當年”,蘇坑鎮去年以來已成功引入、投産規模企業4家,總投資2.1億元。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