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建甌市東遊鎮黨城村村民葉性琴一家並沒按當地習俗擺喬遷喜宴。去年底,她家蓋了一幢四層的洋房,本應在今年正月大擺宴席,熱鬧三天。
“村規民約對移風易俗有規定,我們應遵守,不辦宴席,省錢又省力。”她説。
葉性琴家這一做法是建甌鄉村文明行動的一個縮影。
去年以來,建甌把推動移風易俗列入農業農村工作重點,緊抓黨員幹部這個“關鍵”,大力督促黨員幹部帶頭,並出臺文件作出具體要求,由市、鄉(鎮)、村分別制定參考標準,各村均成立紅白理事會,並在此基礎上組織村民討論,形成一村一策,將紅白事標準納入村規民約。
東遊鎮上范村村支書黃福生是建甌市利用村規民約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首倡者。“剛開始推行時,比較困難,誰都不想當第一個。我們採取兩個辦法:一是村兩委和紅白理事會統一認識,強力推,不妥協;二是黨員幹部帶頭。”他説,如有違反規定的,以戶為單位,村兩委核實後,納入“黑名單”,全村900多戶戶代表簽下移風易俗承諾書。這樣,全村每年可節省吃酒錢500多萬元。
川石鄉徐布村村支書李進旺勸導親戚取消辦周歲酒,迪口鎮退休幹部黃桂生將原準備用於操辦喪事的5000元捐給鎮敬老院……
在黨員幹部的表率下,越來越多的群眾正加入到移風易俗的行列中來。
⊙魏劍生 葉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