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境外商品廈門發貨 廈門跨境電商産業有新突破
廈門網  2019-02-28 10:45:11

【要聞】【廈門】【移動版】【滾動新聞】【Chinanews帶圖】境外商品廈門發貨 廈門跨境電商産業有新突破

  海關工作人員正在檢查跨境電商産品。(本報記者何炳進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崔昊 通訊員 鄭伯堅 鄭宗鑽) 昨日下午,廈門海關順利驗放首單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貨物。這意味著跨境電商貨物可以直接從廈門的跨境電商保稅倉發貨,消費者下單後可享受更快捷的購物體驗,廈門跨境電商産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模式(海關監管方式1210),是指境外電商企業根據市場預測和消費者需求,將境外商品集中運輸到國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隨後根據每個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上的交易訂單以個人物品方式出區配送到客戶手上。

  昨日“嘗鮮”的首單業務是在廈門本地電商平臺企業“廈門海易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線上交易平臺完成的,主要商品是來自韓國的膳食纖維營養劑。“這批訂貨主要是來自廈門本地的消費者,粗略算來,從他們下單到簽收整個環節將不超過6小時。”廈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海投跨境通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永告訴記者,在新模式下,通關效率提升了30%,物流成本節約了15%左右,廈門本地消費者將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

  去年11月2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從今年1月1日起延續實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現行監管政策,並將政策適用範圍從之前的杭州等15個城市擴大到廈門、武漢、西安等22個城市。備受期待的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模式落地廈門。

  近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把跨境電商作為加快培育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市商務局等相關部門積極推進跨境電商“兩平臺”建設,不斷完善線上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2019年1月份,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研究出臺了跨境電商産業發展的相關舉措。

  “網購保稅進口模式對廈門來講是一種全新的跨境電商模式,將帶來新的集聚效應。”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片區將進一步發揮政策優勢,加快引進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培育壯大跨境電商主體,助力區域産業轉型升級。

  作為監管部門,海滄海關保稅監管科副科長蘇羽表示,海關將持續完善政策功能和監管鏈條,提升貿易便利化水準,加速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建設,推動跨境貿易業態和規模雙突破。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