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安佔石村:挖掘紅色資源 打造生態環保品牌
東南網  2019-05-15 14:51:20

  原標題:南安佔石村:紅色基因引領綠色崛起

  從南安金淘高速互通口出來,沿村道蜿蜒向上,滿眼是綠,金淘鎮佔石村就坐落在半山腰。

  佔石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也是開國上將葉飛將軍的故鄉,保留有中共金淘工委會、紅二軍遊擊隊隊部、葉飛故居、葉忠烈士故居、葉老洗烈士故居、紅軍洞、紅軍埔等眾多紅色革命遺址,2017年獲評全國50個“紅色基因名村”之一。

  “五一”小長假,來佔石村瞻仰紅色革命史跡的遊客絡繹不絕。其中,泉州市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成為周邊學生的最愛。

  “館內共展出包括葉飛上將在內的200多位泉州籍華僑的革命事跡,一件件展品吸引學生們駐足觀看。”館長王少芳説。

  “革命年代,村裏27位烈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的就是實現國強民富的樸素願望。近年來,村裏不斷挖掘紅色資源內涵,積極打造生態環保品牌,以紅色基因引領綠色崛起,村民去年人均收入近2萬元。”村黨支部書記葉志勇説。

  70年來,佔石人傳承紅色基因,在群山環抱中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走進村子,處處鳥語花香,一座座小洋樓很是別致,很多村民還開上了小轎車。

  可多年前,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

  因交通閉塞,村裏直到1983年才開通一條3米寬的機耕路。後來,黨員幹部帶領村民大力發展經濟,硬化環村公路17公里。

  上世紀70年代,山上本就不多的草木,還被村民砍去賣掉換油鹽或做柴火,樹木毀了,種田都沒水用。

  痛定思痛。1995年,佔石村村民代表大會一致決定,村民未經允許不準擅自砍樹,名貴的樹木只能買進不能賣出。同時,為保護植被,建房子所需石頭只能從外面買進,不準在村裏的山上開採。

  “當時村裏一戶人家有一棵桂花樹,別人開價幾萬塊都沒賣。”葉志勇説,村民漸漸認同了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化為自覺的行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村裏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種植桂花、香樟等幾十種觀光植物,綠化率保持在80%以上。

  生態美了,怎麼才能讓村民從中受益?遵循綠色崛起的思路,村裏盤活山地150畝,其中100畝種植海南降香黃檀等珍稀樹種,50畝用於建造由53種奇花異木植物組成的觀賞園。僅海南降香黃檀等珍稀樹種一項,就讓村集體增加數百萬元資産。在開發過程中,全體村民都獲得實惠。

  葉志勇説,購進樹苗時,村裏給每戶村民免費發放10株海南降香黃檀樹苗,收益歸自己所有。村裏牽頭種植的樹木,收益按村委會佔股80%、村農戶佔股20%的比例進行利潤分配。

  村裏背靠的朝天山,海拔928米,景色壯觀,空氣清新,山頂峰的朝天泉水質優良。其中,依朝天山建起的“僑心園”,已成為佔石村生態旅遊的一部分,每天都有遊客來此遊賞。

  三年前,村裏凝聚各方力量,持續開發朝天山生態公園。“村兩委研究後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決定投資250萬元開發建設這個項目。去年,在朝天山半山腰開發自然採摘園,按規劃有310畝,將建設休閒綜合體。”葉志勇説。

  如今,佔石村傳承發揮好“紅色”“綠色”兩大資源,山更綠、水更美、民更富,村民日子越來越有奔頭。(福建日報記者 劉益清 通訊員 黃瑜鵬 陳鑫煒)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