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座海洋産業新城、兩岸最短客運航線、三大國家中心漁港 連江黃岐半島“幸福蝶變”
美麗的連江黃岐。資料圖
福州晚報記者 鄭瑞洋/文 連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連江黃岐半島,地處福建東部海岸,有羅源灣、定海灣、黃岐灣環繞,與馬祖列島一衣帶水,擁有黃岐、苔菉等多個濱海鄉鎮,面積約135平方公里。
作為馬祖澳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黃岐半島近年來發生了可喜的變化,迎來了“幸福蝶變”——一座海洋産業新城,兩岸最短客運航線,三大國家中心漁港,福州繞城高速(福州“四環”)。
對接“海上福州”建設,連江正在整合黃岐半島、可門港區等資源,完善環馬祖澳旅遊區的水、電、氣、路、橋等基礎設施。根據今年的連江縣政府工作報告,連江將打造全國海洋經濟特色産業示範基地,推動黃岐半島漁港經濟區以及13個漁港建設,推進黃岐港區口岸開放驗收工作,設立台灣青年創業就業基地。
一座海洋産業新城加速崛起
對接“海上福州”,連江正在積極打造五大基地——全省重要的海洋工業基地、全省最大的散貨港口海運基地、全省最大的現代漁業基地、全國知名的濱海旅遊基地、全省重要的對臺經貿合作基地。
連江可門港,風生水起:港口物流産業、能源電力産業、新材料産業“三箭齊發”,26家企業孕育著超過1000億元規模的臨港産業集群;福建申遠新材料項目一期順利投産,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産基地;港區可建萬噸碼頭50多個,年吞吐能力將超過億噸——“千億園區、億噸大港”正從藍圖變為現實。
黃岐半島各鄉鎮大力發展水産育苗養殖、遠洋捕撈等産業。連江是全國水産第二大縣、福建水産第一大縣,遠洋漁業産值突破12億元,鮑魚産量約佔全國市場的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連江正以環馬祖澳旅遊區建設為重點,加強與馬祖的深度旅遊合作;發揮連江區位優勢和臺商投資區(大官坂墾區片區)的平臺優勢,全力加強連江馬祖經貿合作。
兩岸最短客運航線 實現“一日生活圈”
“4.8海裏,航程25分鐘!”連江“黃岐—馬祖”航線,自2015年開通至今,已輸送兩岸旅客15萬人次,僅去年就有5萬人次,是兩岸之間最短的客運航線。
連江黃岐是祖國大陸距離馬祖最近的地方,最近處僅8000米。黃岐古稱裏山,馬祖古稱外山,一水之隔。
“上世紀70年代,馬祖親戚到黃岐探親,要花上好幾天。現在,只要25分鐘,不僅便捷,而且實惠。”連江黨史專家吳用耕感慨頗深。
如今,這條航線已是兩岸經貿往來的熱門航線,被馬祖鄉親親切地稱為“海上巴士”。連江馬祖兩地也從“一水之隔”駛向“一水相連”,兩地遊客實現了“一日生活圈”。
記者從連江縣政府了解到,連江將與馬祖共同發佈航線票種等優惠政策,“黃岐—馬祖”的客運航線有望更密集、便捷,向20萬人次的目標邁進,共同助力打造環馬祖澳旅遊區。
三大國家中心漁港 打造漁港經濟區
根據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福建省要建設15個漁港經濟區,福州將建黃岐半島漁港經濟區。
黃岐半島漁港經濟區,將依託黃岐、苔菉、筱埕中心漁港等,形成集水産品精深加工、漁業休閒、對台貿易、旅遊觀光等為特色的漁港經濟區。
這三個漁港均位於黃岐半島:黃岐中心漁港,是福州第一個國家中心漁港,已于2010年建成投用;苔菉中心漁港,是福州第二個國家中心漁港,已于2017年啟動建設;筱埕中心漁港,是福州第三個國家中心漁港,即將動建。
根據黃岐鎮規劃,黃岐將打造漁港經濟區,包括“四區兩港”——中心漁港及商貿旅遊區、長赤漁港精深加工區、水上運動與濱海度假旅遊區、濱海漁業休閒體驗區和中心漁港、長赤漁港,同時建設赤澳濱海公園、望鄉亭公園、煙囪頂生態公園、環中心漁港步行棧道和風情漁村民宿等。
根據苔菉鎮規劃,苔菉中心漁港計劃2020年前建成,與現有的黃岐中心漁港形成南北呼應之勢,既是避風港,也是貿易港,將造福連江、馬祖兩地數萬群眾。
依託福州“四環” 連江融入市區
目前,溫福鐵路、沈海高速等多條通道貫穿連江全境。濱海大通道、福州繞城高速、通港大道和104國道連江至晉安段改線工程等路網,將進一步構建連江“大交通”,快速銜接黃岐半島。
濱海大通道係福州新區交通主動脈,連江段總長約70公里,途經下宮、安凱、浦口等沿海鄉鎮,北至羅源,南連馬尾,目前已基本貫通。
通港大道向西匯入沈海高速、福州繞城高速等路網,向東接入可門港碼頭,並連接濱海大通道,成為連江縣發展海洋經濟的大動脈。
福州“四環”今年將實現全線閉合,總長約160公里,串起連江、馬尾、長樂、閩侯等地。屆時,福州“四環”將構建連江半小時經濟圈的“大動脈”——融入福州市區,銜接長樂機場,暢通可門港區。連江飛石互通工程已於今年動建,未來連江將形成9個高速互通口,成為全省高速互通口最多的縣。
此外,104國道連江至晉安段改線工程將通車,成為連江進出福州的免費快速通道。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