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屏南龍潭村:傳統村落煉成“網紅村”

2019-04-17 18:31:36|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是第二批省級傳統村落,經過保護髮展,既修繕了破損老宅保留村莊原有風貌,又發展起新興業態,正朝著産業興旺、生活富裕之路邁進 傳統村落煉成“網紅村”【焦點圖】【寧德】【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屏南龍潭村:傳統村落煉成“網紅村”

  龍潭村一角。李芮 攝

  仲春的一天中午,記者來到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一幅寧靜的鄉村畫卷展現眼前:村子裏夯土實木的兩三層民居佔四分之三以上,每棟老宅,外墻依然是夯土築的,屋內卻新配現代的生活設施;古廊下、老宅前,木工師傅正在修整古色古香的梁椽;老房子迎來許多“移民”,或開書屋,或建民宿,成為屋子的新主人;村俱樂部裏,四平戲悠揚曲聲隔窗而出……

  很難想像,兩年前,這個村莊的一座座老宅曾因年久失修,只余殘垣斷壁,戶籍人口1400多人的行政村僅剩不足200人常住;現在,古厝修復一新,常住人口已恢復至近600人,雨廊、公益畫室、美術館、四平戲博物館、黃酒博物館、幸福園、咖啡屋、圖書館……村裏的配套設施齊全,成為節假日遊客爆滿的“網紅村”。

  僅僅兩年,入列第二批省級傳統村落的龍潭村如何實現華麗轉變?

  “我們村原來有120多棟明清建築。然而由於貧困,這裡曾用舊村復墾置換土地補充指標,2010年前後有多棟古建築被拆除。”談起村落的過去,村支書陳孝鎮心酸地説。

  隨著屏南興起傳統村落保護,2017年5月,龍潭村實施文創計劃,開始全面復興。

  在屏南縣探索形成的“黨委政府+藝術家+村民+古村+互聯網”傳統村落文創發展模式的基礎上,龍潭村走出一條既簡單又省錢的路。

  “我們按縣裏要求,針對古宅大多為土木結構的特點,聘請老工匠藝人,採取傳統工藝進行修復。不僅注重保護好外觀,更在內涵的挖掘上下功夫,讓村莊‘活’起來。”村第一書記夏興勇説,這些修繕工作都是聘請村裏的工匠,材料也由村委統一採購,大大節省了開支。

  為了“活化”文化遺産,龍潭村在傳統村落保護開發時,也注重傳統文化的挖掘傳承。龍潭村保留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四平戲,這個劇種一直代代口傳,導致眾多劇本遺失,日益衰落。為此,龍潭建起四平戲博物館,復興“戲窩子”,戲班子重新開班;屏南紅曲製作與黃酒釀造技藝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其製作技藝全靠師徒傳承或族內世代相傳,如今也在村裏建起博物館,傳承酒文化。

  讓村莊更美麗,環境整治也納入重要一環。同時,村裏還建設了公益藝術教學中心、圖書館、美術館、音樂廳等一批文化休閒公共設施,搭建了古村的文化平臺。

  資金怎麼來?基礎設施政府投入,個人房子個人修繕。

  “認租15年!”夏興勇介紹,這一運作機制是個創舉,旨在吸引新移民出資修繕古民居。誰租房誰修繕,村委代租代建,簽訂15年合同,在15年內每年每平方米只收3元錢租金。目前,龍潭村有32棟古民居採取這種做法,吸引了來自英國、香港、北京、南京、重慶、上海、杭州、廈門等地的100多人落腳龍潭,承租修繕古民居,並長期定居。

  來自江西的曾偉第一眼見到龍潭村,就確定這裡是他想要找的地方。他在村裏租下一幢100多年曆史的老房子,改造成以讀書為主題的“自用+分享”生活空間。

  來自北京的何素珍放棄都市生活,來到龍潭村定居,將已經廢棄多年的老院落改造成有品位的文創空間——“悠然之家”。在村裏,何素珍和村民一起從零基礎開始學習油畫,邊畫畫邊經營文創空間。

  ……

  人來了,村活了,業興了。

  一座座荒廢的老宅被認領修繕後,既保存了村莊原有風貌,又發展起書吧、咖啡屋、民宿等新興業態。

  老時光裏的“新生活”悄然開啟。村裏休閒旅遊業火了——節假日遊客爆滿,週末常常一房難求;村民開的四個農家菜館門口經常排起長龍;農副産品賣得紅紅火火。

  龍潭村的這些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

  據了解,屏南對文創産業起到引領或重要影響的藝術家,給予資金、設備支持,對取得重大成效的給予獎勵;對長期在屏南駐村從事文化創意産業的藝術家、工作室,能産生一定帶動效應的,給予1至3年的租金補助或房租補貼。

  “我們先引精英再引資金。”夏興勇説,“我們對每個想入住的創客,都要嚴格考量,必須是年輕有活力、能相互融合共發展。這樣的人,才能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

  為了留住“新村民”,龍潭村兩委從小處入手,給他們發放居住證,讓其有歸屬感;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來自英國的定居者布萊恩感慨地説:“我去過世界許多地方,我覺得這裡的生活最和諧!”

  龍潭村,一個獨具韻味的古村落正煥發新魅力,初步實現了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目標,並朝著産業興旺、生活富裕之路邁進。(記者 吳宏雄)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