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南國牡丹”的守望鳥

2019-09-23 10:15:15|來源:東南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7月21日至8月2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19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在江蘇蘇州昆山市舉行,來自全國20個省(區、市)的112個劇種、118個劇目輪番亮相,龍岩市漢劇傳習中心受邀參演。期間,63歲的伍銀蓮登臺獻藝,在經典劇目《打洞結拜》中飾演“年芳十六”的趙京娘,技驚四座!

“南國牡丹”的守望鳥

  63歲的伍銀蓮登臺獻藝,在經典劇目《打洞結拜》中飾演“年芳十六”的趙京娘。龍岩市閩西漢劇傳習中心供圖

  作為國家二級演員,從藝已近50年的伍銀蓮從未真正離開過深愛的漢劇舞臺。自1972年正式入編龍岩漢劇團以來,她潛心鑽研表演藝術,所獲獎盃和榮譽無數。退休以後,她積極投身於對年輕演員的傳、幫、帶工作,同時以文化志願者的身份奔走于藝校與老年大學。2010年,伍銀蓮被授予“福建省級非遺項目閩西漢劇代表性傳承人”稱號;2018年,她被文化和旅遊部評為全國非遺保護先進個人。

  “漢劇皇后”親傳弟子

  閩西漢劇脫胎于外來劇種,舊稱亂彈、外江戲,是福建六大劇種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代乾隆年間,亂彈流入閩西後,不斷吸收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于嘉慶年間逐步衍化成閩西本地的地方戲曲劇種,上世紀30年代初定名為漢劇,50年代末為與湖北漢劇相區別,正式改稱閩西漢劇。2006年,這個被譽為“南國牡丹”的古老劇種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小時候根本不懂什麼叫漢劇。”伍銀蓮並非出身戲曲世家,但從小愛唱歌跳舞的她對文藝有著特別的天賦和愛好。16歲那年,龍岩地區漢劇團到連城招選演員,伍銀蓮在全縣600多個女生中脫穎而出,從此成為一名專業的漢劇演員。閩西漢劇的腳色行當分生、旦、醜、公、婆、凈六大類,表演程式各行當不同,即使是同一行當也有差異。“小生、青衣、花旦、正旦用假嗓。”伍銀蓮正是因為“天生一副亮麗自然的好假嗓”被劇團看中,後來在團裏工青衣、花旦。

  “住的是架子床,一個房間6個人,練功房是木頭搭建的。”伍銀蓮至今記得剛入劇團時面臨的艱苦條件。年齡最小、又缺乏舞臺經驗,作為劇團裏的群眾演員,伍銀蓮刻苦而勤奮。為防打擾別人,每天早上5點半,她就獨自跑到烈士陵園,在紀念碑前練功、吊嗓子。每當老演員在排練或演出時,她總在臺角認真觀看,將他們的一招一式默默記下,而後在私下反復模倣、練習。

“南國牡丹”的守望鳥

  伍銀蓮早期《打洞結拜》劇照。 龍岩市閩西漢劇傳習中心供圖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年的堅持為伍銀蓮贏得了機會。1978年,憑藉過硬的基本功,首次擔綱《打洞結拜》主演的她得到“漢劇皇后”鄧玉璇親自教導並收而為徒。正是由於在此劇中的出色表現,伍銀蓮獲得自己從藝以來第一個大獎——福建省優秀青年演員。

  “她是我古裝戲的啟蒙老師和引路人。”談到老師鄧玉璇,伍銀蓮滿是崇敬和感激。她説,舊時的許多老藝人在傳藝時常常對徒弟有所保留,但鄧玉璇不同,“只要肯學,她就會傾囊相授”。在鄧玉璇的指導下,伍銀蓮的演藝水準有了長足的進步。從此以後,伍銀蓮逐漸成為劇團的“臺柱子”,並在各項演出、比賽中頻頻獲獎,成為閩西戲劇界的“獲獎專業戶”。

  1997年,由伍銀蓮主演的《俏俏嫂》入選“97福建劇展”晉京演出,受到專家們的一致肯定,獲得二等獎的佳績。而這次演出,也填補了閩西有史以來沒有漢劇團體晉京演出的空白。

  (本網記者 李淩生 通訊員 溫連光 何東明)7月21日至8月2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19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在江蘇蘇州昆山市舉行,來自全國20個省(區、市)的112個劇種、118個劇目輪番亮相,龍岩市漢劇傳習中心受邀參演。期間,63歲的伍銀蓮登臺獻藝,在經典劇目《打洞結拜》中飾演“年芳十六”的趙京娘,技驚四座!

“南國牡丹”的守望鳥

  63歲的伍銀蓮登臺獻藝,在經典劇目《打洞結拜》中飾演“年芳十六”的趙京娘。龍岩市閩西漢劇傳習中心供圖

  作為國家二級演員,從藝已近50年的伍銀蓮從未真正離開過深愛的漢劇舞臺。自1972年正式入編龍岩漢劇團以來,她潛心鑽研表演藝術,所獲獎盃和榮譽無數。退休以後,她積極投身於對年輕演員的傳、幫、帶工作,同時以文化志願者的身份奔走于藝校與老年大學。2010年,伍銀蓮被授予“福建省級非遺項目閩西漢劇代表性傳承人”稱號;2018年,她被文化和旅遊部評為全國非遺保護先進個人。

  “漢劇皇后”親傳弟子

  閩西漢劇脫胎于外來劇種,舊稱亂彈、外江戲,是福建六大劇種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代乾隆年間,亂彈流入閩西後,不斷吸收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于嘉慶年間逐步衍化成閩西本地的地方戲曲劇種,上世紀30年代初定名為漢劇,50年代末為與湖北漢劇相區別,正式改稱閩西漢劇。2006年,這個被譽為“南國牡丹”的古老劇種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小時候根本不懂什麼叫漢劇。”伍銀蓮並非出身戲曲世家,但從小愛唱歌跳舞的她對文藝有著特別的天賦和愛好。16歲那年,龍岩地區漢劇團到連城招選演員,伍銀蓮在全縣600多個女生中脫穎而出,從此成為一名專業的漢劇演員。閩西漢劇的腳色行當分生、旦、醜、公、婆、凈六大類,表演程式各行當不同,即使是同一行當也有差異。“小生、青衣、花旦、正旦用假嗓。”伍銀蓮正是因為“天生一副亮麗自然的好假嗓”被劇團看中,後來在團裏工青衣、花旦。

  “住的是架子床,一個房間6個人,練功房是木頭搭建的。”伍銀蓮至今記得剛入劇團時面臨的艱苦條件。年齡最小、又缺乏舞臺經驗,作為劇團裏的群眾演員,伍銀蓮刻苦而勤奮。為防打擾別人,每天早上5點半,她就獨自跑到烈士陵園,在紀念碑前練功、吊嗓子。每當老演員在排練或演出時,她總在臺角認真觀看,將他們的一招一式默默記下,而後在私下反復模倣、練習。

“南國牡丹”的守望鳥

  伍銀蓮早期《打洞結拜》劇照。 龍岩市閩西漢劇傳習中心供圖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年的堅持為伍銀蓮贏得了機會。1978年,憑藉過硬的基本功,首次擔綱《打洞結拜》主演的她得到“漢劇皇后”鄧玉璇親自教導並收而為徒。正是由於在此劇中的出色表現,伍銀蓮獲得自己從藝以來第一個大獎——福建省優秀青年演員。

  “她是我古裝戲的啟蒙老師和引路人。”談到老師鄧玉璇,伍銀蓮滿是崇敬和感激。她説,舊時的許多老藝人在傳藝時常常對徒弟有所保留,但鄧玉璇不同,“只要肯學,她就會傾囊相授”。在鄧玉璇的指導下,伍銀蓮的演藝水準有了長足的進步。從此以後,伍銀蓮逐漸成為劇團的“臺柱子”,並在各項演出、比賽中頻頻獲獎,成為閩西戲劇界的“獲獎專業戶”。

  1997年,由伍銀蓮主演的《俏俏嫂》入選“97福建劇展”晉京演出,受到專家們的一致肯定,獲得二等獎的佳績。而這次演出,也填補了閩西有史以來沒有漢劇團體晉京演出的空白。(李淩生 通訊員 溫連光 何東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