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風起閩江口,引潮逐浪高。一直以來,福州城市沿江向海發展,堅定不移。1992年,時任中共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主持編制了《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科學謀劃了福州3年、8年、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步驟、佈局、重點,簡稱“3820”工程,提出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大格局。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設想應運而生。
時光流轉,2015年,註定是福州開放發展濃墨重彩的一年: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國家明確將福建列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全國第14個國家級新區——福州新區獲批……閩江口與國家戰略同脈動,福州開放發展氣象為之一新,格局為之大變。
福州城北,通江達海。素有“省垣海上門戶,閩浙路上咽喉”之稱的連江海灣,作為福州新區北翼發展主體、“海上福州”建設核心增長極和重要承載地,孜孜探索,先行先試。當區域發展焦點落點于閩江出海口之際,位於東海之濱的粗蘆島借勢崛起,奮起騰飛。
江海交互 托起開放發展大格局
記者 鄒家驊 攝
福州伴海而生,因海而興,拓海而榮,是一座參與締造海上絲綢之路光榮與夢想的輝煌港口城市。城市四週被群山峻嶺環抱,閩江穿城而過,形成“枕山、面海、襟江”的獨特格局。
“福州的優勢在於江海,福州的出路在於江海,福州的希望在於江海,福州的發展也在於江海。”基於對世界經濟發展格局和態勢的深刻洞察,早在1994年,福州就提出“東進南下”戰略構想,有力推動城市實現歷史性大發展。
浩蕩閩江,奔騰入海;江風海濤,千帆競發。近年來,以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為契機,福州持續深化“海上福州”建設,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市。在此基礎上得以建立的福州新區承載了沿江向海、外拓發展的全新使命。
攤開福州新區的宏偉藍圖,“一核兩翼、兩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躍然眼前:以福州主城區連通濱海新城為一個主要發展軸,分別向南北擴張發展連江、福清為兩個海洋發展側翼。
新區規劃下的連江,地位愈發突出。面對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大趨勢,面對兄弟城市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大格局,連江立足自身發展的新階段新特徵,沿著正確的方向,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全縣上下以寬廣視野、戰略思維謀劃新時期大開放、大開發的思路舉措,積極擁抱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核心區、示範區、先行區的發展風口。
閩江明珠 發揮資源優勢譜新篇
將經略福州的眼光投向北邊,距離福州城區約50公里,一片扼守閩江、東臨大海的要塞之地,就是連江縣館頭鎮粗蘆島。
粗蘆島位於連江縣南部、閩江口入海處,岸線長22.6公里,距大陸最近點500米,面積約14.4平方公里。同時,該島四面環水,具有十分便利的水運交通條件,位於福州一小時交通圈邊界。
馳騁海天間,激揚江海風。近年來,在“海上福州”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身處“海上福州”建設最前沿的連江縣,在福州市陸海統籌、合理佈局中,已搶先融入到城市規劃當中,在海洋開發、海洋産業、濱海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針對《對接國家戰略建設海上福州工作方案》,連江縣出臺實施方案,打造“海上福州”核心增長極和重要承載地。根據方案,至2020年,連江將進一步挖掘海洋文化資源、有效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初步建成在全國具有領先水準的“科技興海”示範基地。
政策利好下,擁有得天獨厚資源條件的粗蘆島也在發展建設上佔儘先機。海洋經濟建設方面,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粗蘆島核心區規劃已然成形,將依託閩江口內港區,全力打造面向東南亞、輻射太平洋的國際遠洋漁業母港。圍繞文旅建設,總投資百億元、目標建成國內度假勝地的世茂“印山海”項目已經動建,規劃在島上打造集文化休閒、旅居度假、運動探索為一體的7大居住度假系統。該項目待東部快速通道建好後,從福州市區開車僅需40分鐘就可到達。
記者 鄒家驊 攝
記者 鄒家驊 攝
景致豐富 塑造福州海鄉大福島
神島粗蘆祥日光,鄭和由此下西洋,雙龜鎖口形相望,五虎臨門威自強。粗蘆島的氣勢在於它一頭牽著閩江,另一頭握著海洋。
閩江是福建省的母親河,發源於武夷山脈,一路浩蕩,經連江縣琯頭鎮奔流入海。閩江口素有“江海鎖鑰,會城門戶”之稱,特別是位於琯頭鎮的長門村,已成為閩江口最為險要的地段。這裡江海相連,風帆片片,兩岸山阜雄偉,川石、壺江、粗蘆三島地處險要,承載著一段民族屈辱與奮爭的歷史,也流傳著一串美麗神奇的傳説。
置身粗蘆島,放眼碧波萬頃的閩江口,風帆片片,海鷗點點。兩岸山阜雄偉,山腳崖穴崢嶸,浪花飛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幅令人砰然心動的山海江島組合畫卷,自然、人文景觀薈萃輝映。島嶼周圍還有青芝山、長門古炮臺、壺江島等旖旎風景,紅色文化底蘊深厚,資源豐富。島上,龍沙濱海旅遊度假村已建設成集休閒度假、濱海觀光、漁業休閒、農業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度假區,積極助推拓展閩江口旅遊線路,打造福州市“閩江遊”知名品牌。
粗蘆島自然人文景觀獨特,同時身處閩江口生態養生區核心區、福州沿江旅遊經濟帶和藍色海絲生態旅遊經濟帶交匯點、海峽兩岸交流橋頭堡,正朝著以環馬祖澳旅遊為帶動的一線海濱旅遊勝地大踏步邁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