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古田會議會址景區 馬悅 林斯乾 攝
11.3萬困難群眾基本脫貧,長汀、武平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龍岩取得脫貧攻堅戰役的決定性進展
脫貧攻堅,紅土地上譜新篇
東南網12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傑 劉必然 通訊員 陳耿)
隆冬時節,古田會議會址景區遊人如織,紅色研學遊熱度不減。在古田遊客中心商業街醒目位置,紅古田扶貧愛心超市人氣火爆。店內貨架前人頭攢動,紅菇、貴妃雞、烏兔等特色農産品供不應求;門口快遞收發點忙碌不停,閩西老區的特産隨物流發往全國各地。
這家愛心超市於今年5月開業迎客。作為龍岩市首家扶貧愛心超市,它融合供銷電商實體直銷和網上商城渠道,一頭連著貧困戶,一頭連著市場。
“這幾年紅色旅遊方興未艾。我們借助古田會議會址區位優勢和人氣規模,為貧困戶提供集中展銷平臺。針對偏遠地區,我們還負責上門收購。”紅古田扶貧愛心超市負責人謝啟明介紹,超市已入駐展銷貧困戶及福欣牧業、川隆兔場、富康農林等經營主體扶貧農産品200多種,帶動貧困戶68戶,輻射古田鎮及周邊鄉鎮,半年內銷售額近百萬元。
貴妃雞是其主打産品之一。貴妃雞養殖也是當地重要的激勵性扶貧項目。這只“扶貧雞”,從古田鎮蘇家坡村“飛”出。
“2017年開始,我們發動村裏的龍頭企業福欣牧業走出去,探索政府+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輻射周邊鄉鎮。”蘇家坡村支書雷煥龍説,養殖技術由公司派人手把手教會,養殖週期結束後,貧困戶可選擇自行銷售或由合作社統一保價收購,已有周邊7個鄉鎮共計406戶貧困戶受益。
閩西紅色資源豐富,蘇家坡人數十年如一日地守護著眾多紅色遺址:毛澤東同志休養和讀書的圳背岩、中共閩西特委機關舊址樹槐堂、閩粵贛三省幹部訓練班舊址鴻玉堂等。
當年,紅軍還創辦了蘇家坡第一所小學——平民小學。今年102歲的老人雷耀庚是當年平民小學的學生,他見證了老區數十載的滄桑巨變。“老區面貌大變樣,但幹部為群眾著想的心沒有變,所以我們都願意跟黨走。”雷老由衷感慨。
“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從古田出發,傳承古田會議精神,脫貧攻堅戰役在閩西紅土地上全面打響。如今,習近平總書記“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的囑託在閩西老區成為現實。全市累計11.3萬困難群眾基本脫貧,實現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長汀、武平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脫貧奔小康不落一人一戶。上杭步雲鄉深藏于梅花山南麓之中,多年前的一次中風讓馬坊村村民羅江煒落下殘疾,因病致貧。“從前出不了遠門,就摘不下窮帽。沒想到2017年有了轉機,政府鼓勵大家報名參加激勵性扶貧項目。我也借助小額信貸、技術扶持養起貴妃雞,吃上‘生態飯’。”羅江煒説,自己已掌握養殖技術和穩定的銷售渠道,現存欄貴妃雞300多只,年銷售額十多萬元。通過政府補貼,老兩口搬進了二層新居,日子紅紅火火。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立足閩西老區生態優勢,讓産業扶貧落地生根,真正變‘輸血’為‘造血’。”龍岩市脫貧辦常務副主任張木生説,當地在推廣長汀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和武平林改經驗的過程中,大力扶持林下種植養殖的綠色産業、閩西“八大珍八大鮮”名特優産品發展,讓貧困戶分享農業全産業鏈中的附加值,全面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截至目前,全市已實施激勵性産業扶貧項目1813個,參與貧困戶23887戶76476人。
臨近長汀火車南站、稀土工業園區的黃金地段上,坐落著全省最大的純貧困戶安置小區——南站幸福小區,集中安置貧困戶394戶1598人,主要為因病、因學、因災致貧的困難群眾。小區配套幼兒園等基礎設施,方便群眾生活。
“精準幫扶讓我們安居樂業!”南站幸福小區的住戶劉春生原本是長汀古城鎮馬頭山村人,因病致貧,日子緊巴。2016年受益於安居工程,一家老小搬進100多平方米的新房。他在老家馬頭山村裏養了30多箱蜜蜂,在掛鉤幫扶幹部幫扶下,一年光靠賣蜂蜜就收入2萬多元。
劉春生現在的鄰居們,更多的是經過技能培訓,進入稀土工業園區或者被安排在小區裏的扶貧車間務工,每月至少可獲得2000元工資,實現穩定脫貧。
發力民生短板,實現高品質脫貧。近年來,龍岩全面解決貧困人口住房問題,逐戶核實,確保應搬盡搬、能改盡改,強化搬遷後的産業發展和轉移就業服務,通過配好設施、搞好服務、加強培訓、促進就業、推進資産性增收等多種舉措,做到安居與樂業並重,讓搬遷對象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群眾住得心安,醫療保障更好。目前,龍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保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達87.87%、患30種重特大疾病報銷比例為95.87%,全市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基本解決。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閩西紅土地上,一代代幹群傳承紅色基因,脫貧攻堅戰正酣,甩掉窮帽奔小康。下一步,龍岩將建立起貧困識別防漏和因病返貧防範長效機制,保衛脫貧成果,當地將緊盯難中之難,緊盯脫貧品質,讓老區群眾和全省群眾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今日的老區,煥發全新活力;明天的老區,更美的生活可期。
古田紅軍橋賴志昌 林斯乾 攝
旅遊熱了 人氣旺了 腰包鼓了
東南網12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戴敏 通訊員 林斯乾)
近日,走進上杭縣古田鎮五龍村的五龍溪餐廳,來此開展研學活動的200多名小學生正圍坐在餐桌前,吃著紅軍飯,喝著南瓜湯,體驗那段紅軍歷史。如今的古田,自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召開後,一撥撥遊客紛至遝來,紅色旅遊、紅色培訓等産業日益興旺的同時,小鎮居民在經濟生活中也享受到越來越多的紅利。
“再來古田比之前又有明顯變化,舊址整修過了,吃住行也比以前好多了。”21日,來自漳州的遊客王健清趁著週末帶孩子來到古田感受紅色文化。
王健清的感受,折射出了近年來古田的蛻變。如今,古田旅遊區已晉陞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以紅色旅遊為主導,依託紅色資源的紅色教育培訓、文化創意、生態休閒等産業在當地蓬勃發展。
“我算是最早從事紅色培訓行業的一批人了。”張日生是土生土長的古田人,看好培訓産業前景的他2015年就加入其中,對外聯繫團隊帶團到古田進行紅色培訓,“我們主要承接外地的企事業單位團隊,多的時候一年接待了兩千多人”。
五年來,在古田,紅色培訓發展迅猛,市場化運作培訓機構從2014年的3家發展到如今的20多家,有力帶動了老區群眾脫貧奔小康。
今年8月,張日生又在五龍村租下一棟民房開起了五龍溪餐廳。“面積400多平方米,最多能容納下四五十桌客人。”張日生笑道,這兩個月光接待研學團隊就有兩三千人。
在距離古田會議舊址100米處,彬賓之家在這已經開了24年,總經理廖永忠對古田的變化更有著深刻感受,“來古田的人真是與日俱增”。從原來的單棟樓餐館,每天接待幾桌遊客,到如今三棟樓,提供餐飲住宿服務,每天接待幾十桌客人,廖永忠見證了家鄉旅遊業的火熱。“現在規模已經不夠了,目前已計劃新建一個集吃住玩于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廖永忠説。
像廖永忠和張日生一樣,古田從事餐飲業的越來越多。今年成立的上杭縣古田餐飲協會,有45家會員單位加入。“近年來,古田的飯店、農家樂數量翻了一番,成立這個協會的目的就是提升餐飲行業服務品質,打造古田餐飲品牌。”擔任了協會會長的廖永忠介紹説。
農家樂數量的增加,也讓當地農戶受益。“接下來,我們計劃以訂單生産的基地模式與農戶長期合作。”廖永忠説。
修繕革命舊址 留存歷史風貌
東南網12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賴志昌 通訊員 許兆山 黃金耀 林煥華)
隆冬時節,陽光明媚。上杭古田,修葺一新的古田會議會址敞開懷抱,迎接一撥又一撥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到訪。
探尋紅色古跡,緬懷革命初心。如今的古田,已成為紅色旅遊聖地,遊客數量呈井噴式增長。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古田旅遊景區旅遊人數3461177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累計約為20.9億元。
數字增長背後,部分得益於近年來古田對革命舊址的保護性修繕與景區周邊環境改造提升帶來的遊客新體驗。
古田地處梅花山南麓,這裡終年氣候濕冷,部分革命舊址年代久遠、日曬雨淋,出現損壞、開裂等現象。為了盡可能地保存與延續革命舊址的歷史風貌,傳承紅色基因,2017年,古田會議舊址群啟動新一輪修繕,包括古田會議會址、紅四軍司令部舊址(中興堂)、紅四軍政治部舊址(松萌堂)等12處革命舊址。這其中有5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次是十餘年來最大規模的修繕,我們不僅保質保量完成,還超前完成了任務。”古田紀念館舊址保護科原科長張福坤介紹説,從2017年9月動工,到2018年1月結束,其間克服了不良天氣等因素,修繕工程比原計劃提前了三個月。以古田會議會址為例,從開工到完工到重新對外開放,僅用時20余天。
修繕過程中,本著“修舊如舊”“最少干預”的原則,工作人員最大限度地保存與還原歷史風貌。此外,修繕還對景區周邊環境進一步改造提升。
古田賴坊協成店,這裡曾是毛澤東寫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地方。過去,協成店遊客寥寥,巷道僅有一兩米寬,觀光車進出連掉頭都困難。如今,協成店及周邊環境修葺一新,十幾米寬的青石板路從入口一路延伸至景區,上百平方米寬闊整潔的廣場,粉刷一新的房屋立面,帶給遊客全新的旅遊體驗。
文物得到修繕,周邊環境得到提升,當地老百姓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村民楊笑花的小店緊鄰協成店,去年隨著協成店景區環境提升改造,來的遊客越來越多,她索性將自家小屋改成了門店,賣起了土特産、旅遊紀念品等特色産品。“一年賺個三五萬元不成問題,比出門打工強多了!”楊笑花開心地説。
古田派出所女警巡邏服務隊在景區巡邏。 馬悅 林斯乾 攝
心聲
“繼承和發揚古田會議精神就是要聽黨的話、跟黨走”
上杭縣才溪鎮的林攀隆今年100歲了。14歲那年,他跟著家鄉的年輕人一起來到長汀參加紅軍。後來在一次戰鬥中,隊伍被打散了,林攀隆回到家鄉,兩次逃避國民黨軍隊的徵召。“當時的毛委員跟我們説,我們是工農子弟兵,是救窮人的兵,我是聽到心裏去了,所以我寧肯餓死也不給國民黨當兵。”儘管沒有參加過古田會議,但林攀隆至今清楚地記得當初在長汀參加紅軍時毛主席的教誨。更令他自豪的是,作為老紅軍,他在2014年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期間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在黨和政府支持下,才溪這些年的變化很大,房子都建得很好,人口也增加了很多。”在林攀隆看來,在新時代,“繼承和發揚古田會議精神就是要聽黨的話、跟黨走”,按照國家的大政方針去做事。
“弘揚古田會議精神,就是要不忘建黨建軍之心,牢記使命”
龍岩學院中央蘇區研究院執行院長張雪英教授説,弘揚古田會議精神,就是要不忘建黨建軍之心,牢記使命,為新時代條件下更好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近年來,龍岩學院中央蘇區研究院充分發揮中共黨史和革命精神研究的高地、革命傳統教育宣傳的陣地和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以及服務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庫的作用,大力開展對古田會議相關問題的挖掘、整理、研究、宣傳。2016年,張雪英主持執筆撰寫了“古田會議列入部編中學歷史教材的建議”,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教育部審定的2017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已將古田會議列入教材之中,有效地擴大了古田會議的影響。
“讓後代永遠銘記先輩的光榮故事和諄諄教誨”
在古田鎮大源村,84歲的官先達少時被過繼給烈士官覲瑤,而其生父官覲玖曾以連城地方代表的身份參加古田會議。官先達從小就愛聽父親講述當年的戰鬥故事,從父親那裏,他了解到因為支援紅軍,自己的村子曾被反動勢力放火焚燒、瘋狂屠戮的慘烈歷史,而父親那堅定的信念“共産黨人不怕死,越是危險的地方就越要去!”更讓他難以忘懷。官先達把村裏的紅色故事寫下來交給兒子,希望以這種方式讓後代永遠銘記先輩的光榮故事和諄諄教誨。
“努力把古田會議精神內化於心、外化于行”
隨著紅色旅遊的興起,上杭縣古田會議會址景區的遊客逐年遞增。2010年,古田派出所成立了女警巡邏服務隊。9年來,服務隊共服務群眾10萬餘人次,今年,這支服務隊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巾幗獎”,被中宣部評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新時代下,古田會議精神煥發著新光彩,我將努力把古田會議精神內化於心、外化于行,在古田會議光芒的照耀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當好作風的傳承人,回顧革命歷史,重振革命精神。”在古田會議90週年來臨之際,古田派出所女警巡邏服務隊隊長楊柳表示,“群眾的需要在哪,為民服務就跟進到哪,真正做到紅心向黨、一心為民,以新擔當新作為展現紅土地上紅軍式警隊的良好巾幗形象。”
“古田會議精神至今仍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去年,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理論和形勢政策教育,上杭縣委在原業餘講師團的基礎上組建“中共上杭縣委星火講師團”。今年以來,“星火講師團”召開了4次集體備課會,積極弘揚古田會議精神,深入研究分析《古田會議決議》。在此過程中,作為“星火講師團”團長的羅世遠對古田會議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們深感其‘紅軍宣傳工作問題’‘紅軍宣傳工作的意義’‘紅軍宣傳工作的現狀’及‘糾正的路線’彪炳史冊,至今仍有強大的指導意義。”羅世遠表示,今後將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維護核心、增強定力;凝聚民心、形成合力”的宣講宗旨,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開展倡導鄉風文明、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生態文明、開展掃黑除惡等工作。
(李淩生 馬悅 整理)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