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福建:強化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教育 守護群眾“錢袋子”
2023-03-16 16:40:4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洪亮責編:石悅

福建:金融惠民生 守護“錢袋子”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0316154043

發佈會現場

  3月16日上午,福建召開“金融惠民生 守護‘錢袋子’”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方法和政策。

  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許加銀介紹,近年來,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外匯管理局福建省分局聚焦人民群眾對金融知識的迫切需求,強化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教育,保障人民群眾財産安全和合法權益。

  遏制假幣違法犯罪,提升公眾識假防詐能力。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深化警銀協作,聯合福建省公安廳開展打擊整治假幣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出臺假幣犯罪舉報獎勵辦法;每年9月開展反假幣專題宣傳,通過有線電視、公交地鐵廣告牌、網絡直播平臺等渠道,重點向農民、老年人和學生等易受假幣侵害群體宣傳識假知識。近三年來,共開展線下宣傳1.09萬場次、網絡宣傳592.24萬次,惠及群眾近1500萬人次。銀行機構假幣收繳量年均降幅達27.3%。此外,為保障公眾合法權益,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積極指導省內數字人民幣運營機構完善風險防控體系,2022年協助公安機關破獲利用數字人民幣轉移非法資金案件2起、金額1.3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26名。

  提升徵信為民服務質效,保障信息主體合法權益。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始終把優化徵信服務、維護徵信信息安全、保障信息主體權益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在全省布設個人信用報告自助查詢機403台,引導316個銀行網點提供個人自助查詢服務,推動“雲閃付”APP和14家金融機構開通線上查詢渠道。另一方面,針對群眾的徵信異議和投訴,暢通諮詢渠道,做好糾紛協調。2022年全省人行系統受理登記異議事項1046筆,處理投訴、群眾來信等72件。同時,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聯合省發改等部門建立“徵信修復”亂象治理長效協作機制,排查整治涉徵信亂象。2022年推動211家企業主動變更工商信息、72家企業登出營業執照;向市場監管部門移送323家企業違規線索,推動工商管理部門將30家機構納入異常經營名錄。全省清除違法廣告1199條。

  推進電信網絡詐騙治理,阻斷涉詐資金鏈條。2022年12月1日,《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正式實施,為推動形成全鏈條、全行業、全社會打防管控格局提供了全面法治保障。該法最突出的特點是強化電信、金融、互聯網三大領域的行業治理,清晰界定各部門反詐職責。就金融行業而言,《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為“資金鏈”治理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例如,要求金融行業加強新業務涉詐風險安全評估、建立跨機構開戶數量核驗機制,建立健全“風險監測—及時處理—有效反饋—持續優化”風險防控體系,為保障百姓銀行賬戶安全提供更科學、精準、有效的防控手段,最大限度阻斷涉詐資金轉移。2023年1至2月,福建全省涉案個人賬戶數3159戶,同比下降51.4%,降幅居全國第三位。

  持續提升國民金融素養,金融消保護航美好生活。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每年3、6、9月聯合多部門開展金融知識集中宣傳,構建省市縣多層次、參與機構多元化、重點人群全覆蓋的“大宣教”格局;與省高院等部門開展金融糾紛訴調對接合作,形成區域金融糾紛調解合力;指導省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與17家金融機構簽訂小額糾紛快速解決機製備忘錄,與9家金融機構簽訂投訴調解對接協議,暢通權益保障渠道。2022年,全省57家金融糾紛調解組織共完成調解案件14554件。

  完善匯率風險管理服務,共築誠信外匯市場。閩商閩企是福建外向型經濟的亮點。外匯局福建省分局依託“誠信興商宣傳月”,近5年來累計開展進園區、入企業等線下宣傳近1000場、覆蓋約40萬人;運用互聯網平臺舉辦“外匯政策雲課堂”,為涉外企業輸送外匯政策知識,引導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用好各項外匯便利化政策,促進企業穩健發展。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日趨常態化,涉外企業經營者應當堅持以“保值”而非“增值”為核心的匯率風險管理目標,合理運用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等政策,使用遠期、掉期、期權以及各類匯率避險産品,降低匯率風險。(文/圖 吳雯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