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江上游新羅白沙段
“來來來,聽我説,聽我講,河湖保護要做好……”日前,在龍岩新羅區東肖鎮鄧厝村,一場宣講活動正熱鬧舉行。鄧厝村下村工作隊隊長鄧愛芹用方言“順口溜”講起河長制,讓群眾對河湖保護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了解。
大家聽得津津有味,也進一步堅定了共同守護碧水清波的決心和信心。“村裏很多像我一樣的老年人,平時都不説普通話。今天聽了這幾年新羅區河湖治理帶來的變化,大家都拍手叫好!”村民老鄧直言收穫滿滿。
近年來,新羅區河長制辦公室創新宣傳形式,厚植“每個人都是河湖保護當家人”意識,鼓勵每個人從一點一滴做起,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形成良好的生産和生活方式,讓青山綠水的每個“細胞”都清潔乾淨。
水是一個城市的血脈。去年以來,新羅區充分發動公眾參與河湖保護與管理,鞏固河湖治理成果,提升公眾生態文明意識。全區累計開展河長制宣傳活動120多場次,組織巾幗護河員、姜公護河員、“河小禹”、黨員志願者、青年志願者、社會志願者、新時代生態文明河湖健康志願服務隊等共計2000多人次參與河湖治理。
持續在項目上下功夫。近年來,新羅全面推動九龍江流域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9個總投資10.88億元的項目,涉及水環境綜合治理與生態廊道建設、森林生態保護修復、農地生態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面源污染治理、廢棄礦山修復、煤矸石整治、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個生態保護領域。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5.53億元,完成生態保護修復總面積50.4平方公里,修復礦山4處、土地整治54公頃、水土流失治理255公頃、森林修復2507公頃。
日前,在蓮東濱河花海公園,志願者們對河道亂墾亂圍、違規種植進行清除整治,並對公園內的垃圾進行拾撿和分類投放。河岸邊,不少市民正在座椅上休息。
説起河道整治,家住附近的劉先生深有體會地説:“這裡沒整治以前,河水臭烘烘的。治理後,水變清了、空氣新鮮了,早晚來河邊散步玩耍的人都多了,這樣的河湖治理我們全力支持。”
如今,整治後的小溪河道清水長流,水體環境品質提升,生態修復功能改善,在汛期洪水亦可快速宣泄,真正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治理效果。
生態“顏值”變現,已成為新羅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
5月23日,象山村鰻魚養殖項目一期正式投産。“鰻魚養殖對水質的要求極高,但凡差一點魚就活不了。這邊水資源好,植被也不錯,我們才選址新羅做鰻魚養殖。”融源鰻業相關負責人郭賢平説,對於新羅的生態環境治理成果保持,他很有信心,目前二期項目也已開工建設。
“公眾參與河長制工作,能更好地反映群眾對優美河湖生態環境方面的訴求。”新羅區河長制辦公室主任黃斯明表示,河長辦引導和鼓勵公眾參與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聽取群眾對河湖生態環境方面的需求和相關建議,圍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開展工作,既能更好地推進河長制各項任務落地生根,也能有效促進社會治理水準提升。
今年來,新羅轄區內3條主要流域16個國、省控斷面以及16條省控小流域優良水質比例100%。(溫連光 張銳暢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