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三明尤溪:挖掘茶文化 發展茶産業
2023-06-27 10:04:53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姚鹿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朱子茶文化陳列館揭牌——尤溪:挖掘茶文化 發展茶産業

  茶是中國最古老最普通的飲品,衍生出的茶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一脈。了解茶文化、茶歷史最直接的渠道就是參觀茶文化藏品。

  日前,揭牌開館的尤溪縣“朱子茶文化陳列館”,展出了從新石器時代至近代的相關茶具、茶經等100多件茶文化藏品,是目前全縣品類最全、窯口最多的茶具展示陳列館,也是尤溪挖掘茶文化的一個重要抓手。

  “收藏茶具就像撿拾人生碎片,時不時拿出來泡泡茶,就像將自己的過去‘倒’出來品味一下。”吳錫葆從事茶葉茶具收藏已經有二十餘年,幾千年來,中國茶文化伴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通過茶具、茶書等相對容易保存的器物的收藏,來填補茶文化歷史記錄的空白,讓更多人能認識這些收藏品,了解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用茶器講述茶歷史茶文化

  走進朱子茶文化陳列館,讓人對“器為茶之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茶具在不斷發展變化中,引領了茶文化的潮流,同時也為我們解讀古人的飲茶生活提供了實物依據。

  尤溪是千年古縣,産茶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從唐朝陸羽《茶經·八之出》中找到依據:嶺南生福州、建州。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描述:福建路産茶僅限于建、劍兩州,劍州相當於今南平市區及順昌、沙縣、尤溪等縣,雖産量少,但品質特佳,常作為貢品。

  建炎四年(西元1130年),朱熹在尤溪誕生。降生第三天,其父朱松就用宋代貢茶“月團”為他“洗三旦”,並作《南溪洗兒》詩。元朝宰相脫脫在《宋史》裏寫道:“南劍州元豐茶産劍浦、將樂、順昌、沙縣、尤溪五縣。”可見,尤溪茶葉在宋代已有一定規模。

  明嘉靖《尤溪縣誌》記載:茶課鈔二十五錠一貫一佰六十文。“茶課”即茶稅,説明在明朝,尤溪茶葉已有相當規模了。明崇禎、清乾隆、民國時期的《尤溪縣誌》都有“茶産二十都、二十三都者佳”的記載,清代時年可産茶115噸,尤其“五口通商”後,尤溪茶葉出口興盛,在今新陽鎮葛竹村建有茶廠和成片的規模茶園,加工的茶葉裝箱銷往南洋一帶。

  民國期間,受社會動蕩的影響,與茶具生産走入低谷一樣,尤溪茶園也荒蕪嚴重,面積僅余3000畝,産量僅有50多噸。

  助力茶産業助推鄉村振興

  近現代以來,獨具地域特性的尤溪茶成為福建地方名茶的代表之一,全縣茶園總面積也達到9.27萬畝。

  目前,尤溪縣有1家省級龍頭茶葉企業、4家市級龍頭茶葉企業,企業註冊商標179個,4家福建省著名商標,1家福建省名牌農産品;1件茶葉地理標誌集體商標、1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個市級非遺項目、4個非遺傳承人。2022年,茶葉加工企業達215家,全年完成茶葉産量1.51萬噸,茶産業全産業鏈産值超過18億元。全縣涉茶人員達4.5萬人,人年均收入超3萬元,茶産業已成為尤溪主要特色産業之一,成為尤溪促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産業。

  近年來,尤溪也依託朱子文化,通過舉辦茶葉鑒評會、鬥茶賽、茶藝大賽,積極參加茶博會、林博會、綠博會等展示展銷活動,圍繞“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積極培育打造尤溪特色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先後被評為全國十大生態産茶縣、全國重點産茶縣和全國茶産業百強縣。

  “尤溪好山好水出好茶,又有千年的茶文化底蘊,我想讓尤溪的好茶和五千年的茶文化歷史相結合,讓尤溪的好茶能夠走出深山、驚艷八閩、紅遍天下!”吳錫葆在“朱子茶文化陳列館”開館時表示。

  尤溪天順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蔡宣順在參觀茶文化陳列館後深有感觸地説:“作為茶商,平時對茶文化接觸得比較少,今後要多鑽研茶文化,助推茶産業、茶文化、茶科技‘三茶’融合,讓尤溪茶産業走得更高更遠。”(吳振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