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莆田市人民檢察院等單位聯合簽署並印發《關於在辦理生態環境刑事犯罪和公益訴訟案件中適用林業碳匯賠償機制開展生態修復的工作指引(試行)》,進一步明確林業碳匯賠償機制適用的犯罪行為、適用流程,打破部門職責局限,摒棄就案論案、零敲碎打思維定式,融合各部門力量,助推林業碳匯賠償工作制度化、常態化發展。
2022年10月初至11月底,陳某超出許可範圍將伐區內未購買審批的福建柏一併採伐,並運到其經營的加工場出售。經鑒定,該山場被採伐的福建柏共有304株,蓄積量55.6784立方米。陳某到案後,經仙遊縣檢察院釋法説理,充分認識到自身行為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自願認罪認罰並承擔生態修復責任。
然而,傳統的生態修復模式,如補種復綠更多的是實現有形修復,不足以補償受損生態系統的全部價值。
“我們因案施策,探索嘗試碳匯生態賠償制度,以犯罪嫌疑人自願認購林業碳匯方式替代傳統生態復綠管護的做法。”仙遊縣檢察院辦案檢察官説。
為了對固碳損失等生態服務功能損失有更科學合理的價值量化,仙遊縣檢察院邀請專家進行評估,確認該案被伐林木地塊的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損失費用為人民幣23333.01元。今年6月1日,在檢察機關引導下,陳某簽訂林業碳匯採購與核銷服務協議,自願委託福建海峽資源環境交易中心代為購買林業碳匯441噸(合計費用23373元)並予以登出,彌補其行為造成的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損失。
機制源於司法實踐。莆田地處東南沿海,山海資源得天獨厚,河流水系縱橫密布,全市森林覆蓋率超過60%,是國家森林城市。為更好守護住莆田荔林水鄉風貌,呵護好這裡的一草一木,莆田市檢察機關以司法辦案為基礎,通過借鑒外地先進經驗、組織工作專班、邀請專家授課、開展專項法律監督活動、組建專業辦案團隊等方式,將“檢察+碳匯”生態檢察機制引入司法實踐,對受損的生態以認購碳匯方式進行替代性修復,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莆田市檢察機關還引入“外腦”,通過邀請林業專家、聘請鑒定機構,解決碳匯損失如何計算的專業問題,確保“碳匯修復”從理念走入實踐。今年以來,該院先後探索辦理公益訴訟碳匯補償案件3件,案件當事人認購碳匯1278噸,支付碳匯資金6萬餘元,用於種植碳匯林和基地建設。
莆田市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將立足強化司法護航生態效用,大膽進行生態修復理念的探索和創新,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為實現“雙碳”目標、服務保障綠色莆田現代化建設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記者 陳盛鐘 通訊員 沈莉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