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龍岩市第二屆文旅“客家美食宴”大賽圓滿落下帷幕。經過激烈競逐,新羅區“新新向龍全魚宴”獲全宴獎金獎,連城縣“價值連城·白鶩鴨宴”、永定區“土樓大福宴”獲全宴獎銀獎。
這是一場美食嘉年華,也是一場文化盛宴,美食和文化在交流碰撞中綻放芳華。僅賽前舉辦的“客家美食宴”大賽網絡投票活動,三天時間就吸引了49萬人參加投票。大賽當天直播觀看量達1368萬人次,點讚達35萬人次。
魯菜、川菜、粵菜、江蘇菜、閩菜、浙江菜、湘菜、徽菜,這是家喻戶曉的“中國八大菜係”,在本屆大賽中,雄心勃勃的龍岩首次提出“將客家菜打造成‘中國第九大菜係’”的目標。龍岩,是一塊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地,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和紅色文化在這裡相互融合、競放異彩,形成豐富多彩而又獨具風格的美食文化,將客家菜打造成“中國第九大菜係”有助於全面打響龍岩文旅“客家美食宴”品牌,助力龍岩文旅經濟高品質發展。
2022年11月7日,龍岩成功舉辦首屆文旅“客家美食宴”大賽,並引發廣泛關注。在全面總結首屆大賽的基礎上,龍岩市對該活動繼續進行深化提升,打造一場有高度、有層次、有品位的美食大賽。
一方水土,一方食味,龍岩客家美食獨具特色,許多菜都有相關的典故,內容是基礎,品味是靈魂,文化就是它的根。和首屆大賽相比,本屆大賽在食材選擇方面,更加突出地方特色、更加注重菜品文化內涵、更加優化文化評審程式。具體來説,今年比賽要求各參賽隊,以一種食材為主製作一桌具有文化故事的特色菜;提高了全宴、單菜的文化分佔比,參賽隊需要更加注重立足當地歷史、人文優勢;重新設計了上菜儀式的文化評審環節,採取以模擬宴請的形式逐個上菜。
作為非傳統客家縣的新羅區,在此次大賽中脫穎而出,成功斬獲全宴獎金獎、特色獎(主食類)金獎等,這讓不少人頗感驚訝和意外。
新羅自古“山通龍竅,水接仙緣”,創造了開放包容的龍岩閩南文化和龍文化,新羅代表隊以九龍江源頭産出的河鮮作為本次參賽主食材,以新羅“龍文化”和歷史典故點綴美食。講好故事、深度挖掘文化內涵,是“新新向龍全魚宴”的一大亮點,該區將“龍文化”貫穿一桌宴席,結合《龍岩縣誌》、龍岩洞文化故事,在保留原汁原味菜肴的同時,注重菜品與文化融合,用“色、香、味、文”留住鄉愁記憶。
連城白鶩鴨是我國優良的地方鴨種,素有“中國唯一藥用鴨”“鴨中國粹”的美譽,可一直以來,白鶩鴨的做法大多為清蒸燉湯,相對單一。“這次大賽過後,不少人感嘆,原來白鶩鴨還可以這樣做、還能做這麼多菜!”連城代表隊主廚饒鑫程告訴記者,此次大賽,連城以白鶩鴨為主食材,團隊攜手對“白鶩鴨宴”進行創意創新,創作了群英薈萃的“白鶩鴨宴”,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張傑 岩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