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南平延平:學習“千萬工程”經驗 下好鄉村人才振興“先手棋”
2023-09-08 09:48:18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姚鹿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延平:學習“千萬工程”經驗 下好鄉村人才振興“先手棋”

  近日,南平市延平區精心選派的首支政治過硬、經驗豐富、善於攻堅的鄉村振興服務隊10名隊員,“出征”駐點10個重點村,助力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人才是打開鄉村振興的‘金鑰匙’,鄉村人才的數量和品質決定著鄉村振興的成色和效果。”延平區委書記黃桂誠表示,延平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充分發揮全國科特派制度發源地優勢,下好鄉村人才振興“先手棋”,通過科特派團隊、駐村第一書記、流通和金融助理、返鄉創業大學生、台灣鄉建鄉創團隊等隊伍,聚焦當地的産業鏈、創業鏈、民生鏈,積極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匯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

  科技賦能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延平區鄉村振興示範村聚焦做強“一枝花”特色産業,與福建省農科院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深度合作,探索以百合花振興鄉村“小切口”,有效降低了種植成本1.5~2元/粒,促進畝産增收1萬元以上。目前,依託科特派百合種球國産化技術,僅溪後村就種植百合花1100畝、産值5500萬元。

  聚焦産業鏈,充分發揮本地産業優勢,拓寬“黨建+人才”路徑,與閩北職業技術學院成立“延平鄉村振興學院”,開展28個鄉村五大振興培訓課目和8個職業技能工種培訓;依託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閩北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開展“村幹部(高素質農民)‘學歷+技能’雙提升工程”培訓。

  今年來組織開展鄉村振興異地教學班、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訓班、高素質農民培訓班等各類專題培訓13場次1300余人次,舉辦鄉村振興政策解讀及項目策劃輔導講座5場185人次。

  政策支撐

  廣闊天地大可作為

  地處茫蕩山深處的三樓村曾是省級貧困村,如今成了婚慶網紅村,連帶著村裏的大米、筍幹、板栗等農産品也有不錯銷路。這離不開引進的閩臺鄉創(鄉村創業)團隊的攜手合作。

  “三樓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擁有鳳凰梯田、千年古樟、龍鳳瀑布、紅河谷等自然風光,蘊藏著百年好合、比翼連理、龍鳳呈祥等美好寓意。” 台灣見學館團隊的成員詹竣傑説,他們已在三樓村建成10多個網紅打卡點。

  用其所長、拓其所能,讓人才在鄉村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從2月開工建設生態茶果觀光園基地,到3月註冊成立福建峽韻生態茶業有限公司,延平區峽陽鎮進步街一處400余畝的山地在鄉村振興服務專員侯平的幫助下正在華麗“轉身”。

  “峽陽曆來就是福建的歷史文化名鎮與商貿重鎮,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文旅資源優勢,十分適合走一條‘文商旅’融合的綠色振興之路。”侯平擁有長期從事市場監管與5年任職峽陽工商所所長的經歷,在提升綠色生態産業知名度上具有獨到見解。

  優質服務

  不拘一格拴心留人

  6月25日,延平區首屆電商直播大賽完美收官,吸引超100支隊伍300余人參賽。大賽舉辦方區商務局通過舉辦線上線下培訓,以專業培訓指導選手直播帶貨技巧方法,引領選手精確切入賽道,快速成長,一批直播帶貨能手脫穎而出……

  青年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今年來,延平區先後組織策劃“劍州英才零距離”系列活動5場,搭建雙向溝通橋梁,引導返鄉學子了解家鄉、認同家鄉、留在家鄉、服務家鄉。

  曾燕是黃墩街道的回鄉大學生,回鄉前都在外打拼,深感其中滋味。她在街道相關部門的鼓勵支持下,投資200萬元引進8000頭種兔創辦吉祥兔業,從事規範化生兔養殖,還聘用10多名村民員工,每名員工年收入近6萬元。

  今年以來,延平區開展各類人才評選表彰活動,通過“劍州工匠”“延攬英才·平你精彩”等活動評選出優秀人才110余名實用型人才助力鄉村振興。(陳茂軍 葉維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