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改造大提升 有關愛無障礙——漳州市持續推進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
升降晾衣架、升降淋浴器、洗浴椅、低位灶臺、加裝扶手的坐式馬桶……這些定制設施,不僅是殘疾人生活更舒適便利的保障,也是漳州持續推進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的生動注腳。
“十三五”時期,漳州累計投入934.7萬元,幫助2452戶殘疾人家庭裝上了無障礙設施;“十四五”以來,市殘聯採取“政府採購、整鎮推進”新模式,持續推動改造範圍擴大化、改造項目智慧化、改造標準靈活化,共幫助1649戶殘疾家庭享受到無障礙改造惠民成果,進一步提升殘障人士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漳州繼續精準對接殘疾人需求,年底前計劃完成對1100戶家庭的改造,讓殘疾人感受到生活實實在在的變化。
更貼心 “一戶一案”定制
今年67歲的陳阿珍,因不慎摔倒導致雙腳骨頭斷裂,被鑒定為肢體殘疾。她的老伴也有一定的視力障礙,且視力每況愈下。“這戶家庭屬於一戶多殘的情況,我們按照肢體殘疾的標準對她家進行改造。”鐘俊傑是薌城區浦南鎮的殘疾人聯絡員,從今年5月起到8月底的改造期間,他是陳阿珍家的常客。
無障礙改造前需對每戶殘疾人家庭進行入戶調查,確認殘疾人家庭是否符合改造標準,適合哪些改造項目。聯絡員按照手中的改造項目清單,根據每戶家庭的需求進行勾選,再結合施工團隊的實地勘察,實行“一戶一案”定制式改造。
“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大多分佈在家中不同的位置,改造條件、項目、尺寸都不一樣,方案都要單獨定制。”據薌城區改造項目的施工方負責人楊志毅介紹,方便殘疾人出行的坡道就有不同的設計,如古城中的老房子不能改變外觀,需要使用可以移動的鋼架斜坡;村鎮裏的自建房就可以用水泥對門檻進行坡化改造。
“改造一戶殘疾人的家至少要跑三趟,改造過程中他們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我們也會隨時溝通和調整,將‘一戶一案’貫徹落實下去,才能滿足殘疾人朋友個性化的需求。”薌城區殘聯辦公室負責人陳國民説。
更暖心 改造突出智慧化
8月的一個下午,暴雨驟至,天空霎時暗了下來。“天貓精靈,關閉空調,打開客廳燈。”李英梅話音一落,燈光便照亮了房間。
9年前,李英梅因過度勞累摔倒,左側手臂與左腿都失去力量,只能拄拐行動。殘聯工作人員了解到情況後,決定在她的新家裝修的同時進行無障礙改造,為她安裝了升降晾衣桿、升降淋浴器和智慧設備。
“智慧化改造也是今年的一個重點,包括智慧音箱、智慧插座、智慧燈控設備等。”據陳國民介紹,對於視障人士和肢殘人士,智慧設備更方便安全。
小小的智慧化設備,可以為生活插上“隱形的翅膀”。語音控制的系統讓殘疾人可以獨立操控許多設備,不必再麻煩他人。“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不僅讓殘疾人及其家人享有更多的便利,更高的生活品質,也讓他們在能獨立完成的生活小事中建立自信,更好地融入家庭、融入社會。”市殘聯維權科負責人楊藝明説,讓殘疾人生活得更有尊嚴、更加幸福,正是漳州市推動殘疾人工作不懈的追求。
更放心 全流程品質監督
“過去一下雨,門口的坡路就變成泥巴路,人走起來都費勁。鋪了水泥路之後,我們帶著孩子出門就方便多了。”2003年出生的黃藍雨,兩歲多時確診了小腦萎縮和癲癇症,每隔一段時間家人會騎摩托車載著她去醫院。殘聯了解到這一情況後,便提出平整門口土路並進行坡化處理,方便黃藍雨一家人出行。此外,還在她家中二樓的所有窗戶安裝了防護欄,樓梯都安裝了扶手,防止家中的其他孩子出現意外。
大面積的坡化改造和扶手安裝,需要的費用遠超每戶家庭4800元的改造預算,這成了黃藍雨一家擔心的問題。“今年與往年不同,不僅每戶改造標準從1100元提升到了4800元,資金更加充足,使用也更靈活。有些家庭改造項目少,就可以把資金節約下來給更有需要的家庭。”楊藝明的回應讓黃藍雨一家放了心。
經過統籌調配,今年薌城區預計改造完成110戶,實際改造完成123戶,惠及更多殘疾人家庭。西橋街道與芝山街道更是作為“整鎮推進”模式的試點街道,實現了應改盡改。
解決了資金問題,工程的品質問題也是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改造是為了方便殘疾人,絕不能給他們增加維修負擔、造成安全隱患。”陳國民説,還在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的全流程中嚴把品質,不僅對改造項目所使用的産品、設備一一進行質檢,還對改造過程進行全程跟蹤監督。陳國民説:“改造完成後有一年的質保期,這期間出現任何品質問題都可以隨時聯繫殘聯解決。”
小改造服務大提升,小細節觸動大民生。一戶戶推進,一項項落實,切實解決特殊群體急難愁盼的現實問題,彰顯政策溫度,關乎人民幸福。方便的扶手、平緩的坡道、智慧化的家居設備……從居住到出行,這些全方位、人性化的無障礙生活設施逐漸走進殘疾人家庭,打通關愛與服務殘疾人的“最後一公里”。“‘十四五’規劃的前三年,我們預計完成改造2749戶,實現改造全覆蓋,讓殘疾人朋友更幸福、更自由地生活。”市殘聯維權科負責人楊藝明説。(文中殘疾人及家屬均為化名)(記者 蔡柳楠 見習記者 黃天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