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泉州惠安不斷健全組織領導,創新普法方式手段,加強法治宣傳教育,著力提升普法工作力度、精度、熱度、厚度、深度,著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與法治同行 為青春護航”法治教育走進小岞中學
強統籌 描繪普法工作“工筆畫”
惠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法治建設,主要領導帶頭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各級各部門履職盡責、協調配合,全面落實普法責任制,凝聚起實施“八五”普法規劃的強大合力。
普法,一直在路上。惠安高度重視普法工作,全面推動普法責任“包産到戶”。同時,惠安對普法工作優先予以財政保障,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目標責任考核體系,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內容,納入鎮村和部門平安建設考評、精神文明創建、綜合績效考核內容,讓“軟任務”變成“硬指標”,切實保障“八五”普法工作有效開展。
同時,惠安法院聯合多部門共同打造“七彩螺”——法惠“未”來工程,實施全域化、沉浸式、穿透式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全力打造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法治宣傳“惠安樣本”。“海螺凸顯惠安海洋地域特徵和海洋文化特性,中央嵌入醒目的法槌圖案,表達‘心中有法’理念。七色彩虹螺旋上升舒展的形態,象徵少年時代的蓬勃色彩和青春朝氣,寓意在七大法治教育項目護航下,未成年人的成長之路越走越寬。”惠安縣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七彩螺”——法惠“未”來工程啟動儀式現場
緊扣“八五”普法總體規劃,惠安突出不同群體普法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形成全民學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抓住“關鍵少數”。惠安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建立健全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法治培訓等制度,不定期舉辦法治講座及旁聽庭審等活動。
緊扣青少年普法。惠安以青少年維權崗、警示教育基地、模擬法庭等為依託,開展法治講座、線上直播、“學憲法·講憲法”競賽等活動200余場次,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0多個,配備各類學校法治副校長218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實現了教材、師資、課時“三落實”。
“青春與法同行 守護少年的你”線上直播
聚焦法治鄉村建設。惠安組織廣大法律服務工作者和“蒲公英”普法志願者、“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等基層普法力量,進村入戶宣傳法律,走街串巷服務群眾,引導和促進群眾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2021年以來,累計培養“法律明白人”4520人、“法治帶頭人”2283人,組織參與糾紛調解、法律諮詢6500余場次。
強創新 描繪普法宣傳“水彩畫”
“合法權益受侵害,遇事找法是硬核。”在輞川鎮輞川村老年人活動中心,“蒲公英”普法志願者組成的宣傳隊為老年人帶去了一節精心準備的普法小課堂。
“聽了法官的解答後,我心中的疙瘩徹底解開了。這次活動我沒白來,受益匪淺。”參加活動的陳老伯如是説。在凈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凈峰人民法庭法官開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主題的宣講活動,對有關老年人贍養、婚姻自由與財産權益、繼承等常見法律糾紛作了詳細講解,引導群眾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突出普法工作宣傳重點,惠安精心策劃憲法、民法典系列專題宣傳活動,使法治宣傳更加有溫度有熱度、更加深入人心。
禁毒教育走進校園
突出“多形式”。惠安採取標語橫幅、法治遊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民法典宣傳生動鮮活,真正走進人民群眾心中。截至目前,惠安累計開展相關專題講座、贈書、諮詢解答活動160余場;在縣城中心區域7個點位開展集中亮燈亮屏;《“典”亮夜空 惠安“惠”安》視頻獲得市競賽三等獎。
突出“多時段”。惠安充分利用“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12·4”國家憲法日、“憲法宣傳周”等節點,開展擺攤宣傳、法治文藝匯演、知識競賽、禮敬憲法等活動,推動普法工作進機關、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進部隊,全方位開展宣傳活動100余場。
突出“多渠道”。惠安深度融合惠女、惠雕、惠建“三惠”元素,大力推行法治文化陣地“一地一品”工程建設,積極打造具有惠安特色品牌的公園、廣場、長廊、文化街、景觀帶等精品陣地126個,各村(社區)實現了法治文化陣地全覆蓋;實施“新媒體法雨行動”,充分運用“互聯網+法治宣傳”模式,在縣域主流媒體開設專欄,及時播發各類法治資訊;創作《一生守護——民法典公益普法微視頻》《安平路10號》《跟著安安·學新安法》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文藝作品,開展普法活動,有效提高普法趣味性。
強融合 描繪普治並舉“寫意畫”
日前,惠安螺陽鎮綜合行政執法隊、鎮消防工作站人員檢查洋坑村一餐飲店消防安全時,發現店記憶體在防火門的閉門器被擅自拆除的違法行為。執法人員隨即拍照取證,開出《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店主立即改正。這是惠安縣行政執法賦權工作開展以來,由鎮綜合行政執法隊直接開出的首張罰單,意味著全縣執法賦權工作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惠安堅持把普法與依法治理有機銜接,著力提高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水準。
理順縣鎮權責清單。惠安編制縣鎮兩級“權責總清單”,囊括省賦權事項、縣鎮“屬地管理”責任事項、縣直部門權責事項、縣直部門委託下放權責事項、縣直部門派駐鄉鎮機構權責事項、鄉鎮權責事項等6張清單,厘清縣鎮權責關係,有效破解基層“看得到、做不了”的堵點痛點問題。
惠女調解員、“蒲公英”普法志願者和鎮幹部參與庭審旁聽活動
探索基層“善治”模式。惠安創新矛盾糾紛“調解共同體”模式,進一步提高基層矛盾糾紛化解能力,2021年以來,全縣民間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9%以上;創新打造集接待群眾、化解矛盾、法律諮詢、社會服務於一體的“黨建+”鄰裡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構建“惠女調解+”家風、民俗、夕陽紅、法官律師網格員的工作體系;深化“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活動,嚴格實行動態管理,提高創建品質水準,目前共有國家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1個、省級7個、市級23個、縣級218個,創建率達到100%。
加強和規範行政復議應訴工作。惠安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實行“集中受理、集中審理、集中決定、集中送達”有序銜接,確保工作不斷檔;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規定,群眾“告官不見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不出聲”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文/圖 陳秋紅 曾少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