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完成1180畝補充耕地任務,落實耕地佔補平衡、進出平衡,今年,福建省寧化縣在全域開展“耕地保護責任落實年”行動,重點推動九項任務和計劃落實。
寧化縣自然資源局局長潘良珍介紹,寧化縣今年出臺《寧化縣耕地保護責任落實年攻堅方案》。方案圍繞整體目標,部署了九大工作任務,包括建立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制度;開展永久基本農田成果核實和“上墻”行動;積極開展耕地復墾復耕;嚴格落實耕地佔補平衡、進出平衡;加快往年補充耕地補錄和違法用地解凍;全力以赴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面落實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加強補充耕地品質提升和後續管護;加強動態監管、嚴厲查處亂佔耕地行為。
實行“一票否決”和終身追責
規章建制,打好政策“組合拳”。寧化縣制定完善耕地保護考核和監督機制,縣、鄉、村層層傳導壓力,將具體目標任務分解到各鄉(鎮),逐級簽訂黨政同責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壓緊壓實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加快耕地流入,今年以來,寧化縣開展耕地補錄項目入庫30個,實施補充耕地項目40個,可新增耕地1500畝;遏制耕地流出,該縣開展撂荒地治理和復墾1.4萬畝,落實耕地恢復0.3萬畝,建立機制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用地,恢復耕地396畝。
形成考核指標。寧化縣充分銜接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自然資源督察、衛片執法監督檢查等工作,建立健全精細化考核指標體系。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對成績突出的鄉(鎮)進行表揚,對落實不力的通報約談;考核結果與對鄉(鎮)的項目資金安排掛鉤;考核結果與班子、幹部綜合考核評價掛鉤,列入部門協審內容,作為評先評優、晉級晉職、培養使用、縣級“兩代表一委員”推薦的重要參考;對耕地保護工作實行“一票否決”和終身追責。
動態監測監管。寧化縣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立體監控網,將鎮村幹部(含各級派駐幹部)分佈至各網格作為耕地保護監管責任人。此外,該縣強化耕地監管,重抓執法巡察監督,健全土地執法聯動協作機制和耕地執法長效機制,完善向司法機關和紀檢監察機關移送問題線索機制,推廣應用自然資源執法綜合監管平臺,強化執法工作全鏈條管理,提升監管能力和水準。
出臺激勵獎補
激勵獎補,建立耕地保護新格局。按照“誰保護,誰受益”原則,寧化縣對基本農田保護有力、監管嚴格,年度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不低於劃定面積的鄉(鎮),依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分別給予10萬元至30萬元的資金獎勵。同時,該縣對超額完成補充耕地任務且成效突出的鄉(鎮),也有相應的獎勵政策。
為強化項目後續管護,確保“良田種糧”,寧化縣印發《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監督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為確保新增耕地不改變地類,按項目驗收後新增耕地面積在補助資金中一次性提取每畝7500元的管護資金,用於項目驗收後5年的管護補助。管護內容包括水源工程設施、灌排設施、水土保持設施、田坎護坡及道路設施、耕地種植屬性、地力培肥等。
此外,寧化縣還設立專項激勵獎補資金,充分調動基層保護耕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文 陳洪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