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福建平潭:探南島語族之源 尋千年文明之根
2023-10-16 09:59:49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姚鹿責編:尹小兵

  原標題:平潭:探南島語族之源尋千年文明之根

福建平潭:探南島語族之源尋千年文明之根_fororder_dca0f6d3-9c98-4e81-8bdd-f5960c4122f1

平潭長江澳 林君斌 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

  中華民族是人類海洋文化的主要締造者之一。20世紀50年代,就有學者將中國文化分成西部華夏的“大陸文化”和東部沿海蠻夷的“海洋文化”兩大類,前者的代表是“金玉、車馬、衣冠”,後者的代表是“珠貝、舟楫、文身”。

  五千年前,正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時期,一批批福建先民駕駛著木帆舟,攜帶著印紋陶器、有段石錛、稻種、芋頭、豬、雞、樹皮布和巢居(幹欄式建築)習俗,勇敢地航向南方熱帶島嶼,將中國大陸南方的新石器文化傳播到太平洋的無數島嶼。

  千萬年間,滄海桑田,閩人緊隨大海的腳步,搏擊風浪,覽盡甘苦與沉浮。他們是中國的“世界人”,穿越古今,闖蕩天下,生生不息。

  (一)

  在遼闊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散佈著數以萬計的大小島嶼。16世紀的西方探險家發現,這些相隔萬里的島上生活著不同的族群,彼此也不來往;但他們有著相似的外貌,製作風格相近的陶器和小船,用同樣的音調稱呼香蕉、稻米、鯊魚和烏賊。語言學家把這些相近語言,統稱為南島語系。

  所謂南島語族,就是説南島語系的族群,分佈地區東起太平洋東部的復活節島,西接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北抵夏威夷和中國台灣,南至新西蘭,人口超過3億。

  那麼,南島語族的發源地在哪?是怎麼擴散的?是怎麼走向太平洋深處的?

  關於南島語族先民的源起,專家學者們從語言學、考古學、民族學等角度,提出了多種不同的起源地及擴散模式。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將南島語族先民的起源指向了中國東南沿海。

  平潭島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是中國第五大島,距台灣最近處僅68海裏,是祖國大陸距台灣本島最近的地方。

  殼丘頭遺址群,位於平潭南壟村東北,地處山麓坡地,東距大海約3公里,北距大海不及1公里,是福建沿海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閩臺史前文化之源,2019年被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福建博物院派出考古隊,對殼丘頭遺址進行首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共清理出21個貝殼堆積坑和一座墓葬,出土石器、骨器、貝器、陶器等遺物200多件。根據碳十四測年結果,殼丘頭遺址距今約6500年。

  可以想像,距今6500多年前,殼丘頭先民們選擇島上背風向陽坡地為居住點,以漁獵和採集為主要生活方式,而出土石器的銳利、陶器紋飾的繁麗、貝殼上的原始雕琢,無不勾勒出福建海洋文明的早期樣態。

  在出土的石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梯形小石錛。石錛是殼丘頭先民常用的一種多功能的生産工具,這種工具很可能跟製作航海工具獨木舟有關。因為可運用於舟楫的製造和生産,石錛成為早期人類跨越大洋,進行遷移的重要實物證據。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有學者根據石錛的類型,推測中國是太平洋地區“有段石錛”的發源地,並進而認為南島語族的祖先應該在東南亞和中國東南沿海一帶。

  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陶器的發明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人類首次通過化學變化將一種物質轉變成另外一種物質的創造性活動,是新石器時代開始的重要標誌之一。

  殼丘頭出土的陶器中,最具特點的是貝齒紋陶器,標誌著先民審美的覺醒。那時,生活在海島上的先民們,就地取材,利用蚶類貝殼邊緣的自然紋路,直接壓印在陶坯上形成“貝齒紋”,然後進行燒制,形成具有鮮明海洋文化特徵的生活器皿。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紋飾、器型的比對,我們發現殼丘頭文化跟台灣的大坌坑文化有很多共性。兩地出土的陶器都以粗繩紋、夾砂陶為主要特徵,很多都印有相似的波浪紋、貝齒紋、指甲紋和刻劃紋等,反映出兩岸先民對大海的熱愛與崇拜,是兩岸先民共同的文化符號。

  著名華裔考古學家張光直指出,殼丘頭文化是台灣大坌坑文化的源頭或源頭之一,並很有可能是南島語族的源頭。他指出,台灣島和澎湖群島上所有的大坌坑文化遺址的校正年代都在距今5000至4000年之間,明顯晚于殼丘頭遺址,兩者之間具有淵源和傳承關係。由此可見,從遠古時代開始,閩臺兩地就同根相連。

  通過對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的考古發掘,專家學者們推斷,平潭極有可能是南島語族海上遷徙的第一塊踏板。

  (二)

  1492年,哥倫布駕著他的三桅船橫渡大西洋,開啟了人類大航海時代,而南島語族的祖先早他幾千年就開啟了駛向太平洋的偉大航程。

  在那個海上交通工具極不發達的時期,面對波濤洶湧的浩瀚海洋,南島語族創造了航海奇跡。他們駕馭木舟,從閩江口、平潭島出發,穿越台灣海峽,追逐著太陽和星辰,駛向了太平洋深處。他們傾聽著大海的心跳和脈動,季風將他們送往了一個個孤懸海上的小島。他們定居其上,傳承和發展著自己的文化。西方學者將這隨風飄蕩、隨波逐流的漫長旅程形象地稱為“風之路”。

  2010年7月,一場特殊的“尋根之旅”展開。6名來自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南島語族後人登上倣古木舟,從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啟程,借助星象、季風和洋流,一路北上,途經庫克群島、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等地,遠航1.6萬海裏,歷時4個月後,抵達祖先當年出發的地方——中國福建,在殼丘頭遺址,他們種下了一棵象徵鄉愁的榕樹。

  此趟回溯祖先遷徙路線的旅程,佐證了從中國乘木舟漂到南太平洋諸島的可能性。法屬波利尼西亞獨木舟協會會長凱達布説:“雖然我們的宗教信仰來自歐洲,但從人類學來講,我們的根在中國,這是一次回顧歷史的歷程。”

  近些年,隨著分子人類學等多學科的快速發展,利用DNA測序和分析等技術,科學家們從來自幾千年前的人骨DNA中,追蹤到了南島語族基因的發源地。

  2014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團隊從位於福建閩江口外馬祖群島亮島上的人骨提取DNA,並以單倍體E為示蹤指標,結果清楚地表明,生活在東南亞群島和近大洋洲地區的南島語族的基因發源地就在福建沿海。

  2020年,全世界最權威學術期刊之一——《科學》發表一項重磅科研成果: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付巧妹團隊成功在福建的奇和洞、曇石山和溪頭遺址的史前人骨中提取了DNA,其研究結果確證,最早的南島語系人群起源於中國南方的福建及其毗鄰地區,且首次明確將時間追溯到8400年前。

  來自世界各地、多種學科交織的研究,讓我們描繪南島語族祖先遠征海洋、探索未知的路徑也逐漸清晰:距今大約6000年前,居住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先民開始有組織、有規模地駕舟出海、逐浪而徙,第一站抵達台灣登島而居,距今5000年左右擴散到菲律賓,之後繼續向東向南遷徙,將文明的火種撒向廣袤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形成了現在分佈于南太平洋及印度洋島嶼的南島語族族群。

  海洋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古的福建,是一個哺育和輸出海洋文明的地區,是南島語族的原鄉,是史前大航海的搖籃。平潭將開展以殼丘頭遺址群為代表的相關考古研究,大力建設殼丘頭考古遺址公園,為全面認識海峽兩岸的文化淵源,展現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演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推薦單位:平潭綜合實驗區宣傳與影視發展部,作者:馮之餘)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